黑蟲倉庫 X 熱血人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黑貓電台 PODCAST
  • 關於我
黑蟲倉庫 X 熱血人 > 新手

給菜雞的實況指南 feat. A JIE

2023 年 5 月 3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

雖然我因為眼睛壞掉,已經從全職的遊戲實況主畢業了,但是偶爾還是會開台陪黑貓小隊聊聊天。

這天,我看到 A Jie 在 twitter 打了一篇超詳細的新手包,一看驚為天人!

 

 A Jie 的這份指南一定可以幫到新手度過痛苦的前期,所以我馬上就去找A Jie 問這篇能不能收錄在《騙讚筆記》,他也很大方地說好,真是太帥了:

 

很多人都以為開台直播很爽,但真正有開台過的人都知道:「錢真他媽的難賺~ 😂」

 

為了讓這件事情變簡單一點,甚至還能多賺一點錢錢,大家趕快來看這篇 A Jie 的《給菜雞的實況指南》吧!

章節傳送門:

    1. 序
    2. 自我介紹
    3. 平台選擇
    4. 經營
    5. 變現
    6. 心態
    7. 遊戲選擇
    8. 基本練習
    9. 結語

 


給菜雞的實況指南 1.1版

更新日期:2023/4/10

【序】

我正在趕工作 。

但想逃避工作所以來寫這篇廢文。

就跟讀書時會特別想做家事一樣。

 

此文是給實況菜雞看的。

因為剛好在訓練新助理怎麼經營頻道 ,我就把想教他的內容寫出來 ,結果越寫越多,乾脆分享出來。

 

如果你開台隨手都破千人,工商接爆,斗內滿滿,那別浪費時間看下去,不如滑個抖音都比較爽。

 

內容 7 成是我的經驗, 3 成是我向業界頂尖實況主、Youtuber 親自請教或聽他們的講座後覺得優質的內容。

 

這是一篇樸實無華且枯燥,給凡人看的實況指南。

 

看完覺得有幫助的話 … 最後有斗內連結,可以抖給我,讚讚!


Shout out to 懶貓 ( https://www.twitch.tv/failverde )

前陣子有機會跟他聊天,他很無私的跟我分享實況的經驗。

讓我驗證了許多自己觀察的想法不是閉門造車,以及補充了我沒想到的細節。

此文章如有任何錯誤 皆為A Jie本人之責任

 


【自我介紹】

我是A Jie,一個做了8年,沒特別厲害,但也沒被淘汰的全職Youtuber 。

https://www.youtube.com/@AJie1125

 

因為私人原因,必須開始經營我的實況副頻道。

這副頻道創立很久,但主要都是用來放實況記錄 + 偶爾遊戲實況。

從 2022 年初,開始認真經營這個頻道前,當下大概是四萬多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AJIElive

(請順手訂閱一下)

 

不過現在YT演算法的訂閱數其實不太重要,尤其是老頻道的訂閱數更廢。

同時觀看人數(同接)、影片觀看次數更為重要。

下圖是我 2022/1/28 玩【寶可夢 阿爾宙斯】的同接數據,同接不過就63人:

  

這已經是當下熱門遊戲了,而且是第一次遊玩 (通常初次遊玩觀看人數會最高再遞減)

所以可見我的頻道跟一個剛起步的頻道沒兩樣,甚至更爛,因為新頻道比較容易有演算法眷顧 (應該啦) 

老頻道還會被一些無效訂閱拖累 (訂閱但已經不看、不用Youtube的帳號)

 

下面這是 2023/3/4 我玩【臥龍】的數據 就比年初提高了不少,因為玩了 7 小時到半夜 ,所以數據滑坡就很嚴重 ,但整體來說還是好了不少:

接著是我目前的主力實況節目「手遊快篩」取近期比較爛的、跟比較好的:

差不多落在400~600之間,雖然不是頂尖流量,但能常態維持這個數字就夠當正職了。

 

那為什麼要聽我一個 8 年不上不下的小咖教你呢?

因為更大的咖會把這個變成課程賣給你,我只是寫爽免費的,愛看不看隨你。

 

以及一堆老屁股,他們早就忘了怎麼從新手期重頭來過,就像你問我FGO 新手期該做些什麼,抱歉,我早忘了。

 

我自己的觀念是:剛脫離新手期的人,比老鳥更適合帶新手 ,因為我們才剛跑完所有教學任務。

 

我這一年來才剛把這個「放實況記錄的廢頻道」,重新經營到現在有產值、有營利,剛好是處於最適合教人的時候。

所以如果你是處於剛開始經營、經營不起來、準備踏入這圈子,看看這篇心得 也許能有一些幫助。

 

不過先強調:

實況紅不紅的因素非常非常多。

通常都不是單一原因。

個人特質不強的人,不一定失敗。

個人特質很強的人,走錯方向也會紅不起來。

所以我也不是給你必勝法則,就只是我認真經營這一年的心得。

一切「僅供參考」沒成效也別來靠妖我,又沒收你錢。

另外如果你是開爽的 、開身體健康的,那你也別浪費時間看這篇,去玩你想玩的就好了。

 

這篇文是給「想把實況當工作」但跟我一樣「沒天分需要找套路」的人。


一、【平台選擇】

在台灣通常是Twitch跟Youtube二選一。

過去通常只會選Twitch,但這幾年Youtube直播也發展相當好,我個人又是以經營Youtute為主 對演算法也比較熟悉,所以我是以Youtube為主要實況平台。

但其實我是用OBS雙開 所以Twitch也是有同時開台,所以多少能感受到兩邊的不同。

 

接著分析兩個平台:

Twitch:比較吃重「陪伴感」 需要長期開台維持

優點:看遊戲的觀眾比較多、黏著度較高

想以遊戲經營實況的話是比 Youtube 更好的選擇

不用作封面

不用作封面

不用作封面

 

缺點:演算機制沒有 Youtube 好

認真做企劃也很難被推廣出去 非常依賴人脈

要長期爆肝台 生活沒有彈性

平台抽成很兇 這個應該眾所皆知

 

圖奇經營法則, 一個字:「肝」

頂尖雖然已經被佔據,但中間層還有發展的空間。

一直開一直開,總有天等到大咖關台,撈到他們流出來的觀眾。

每天10小時10小時的開就對了!

一點一滴努力,慢慢撈觀眾,慢慢累積。

 

多去其他台聯動

如果你本來就有認識一些實況主 。

能常跟他們聯動,常去別人的台刷臉就要盡力做。

聯動過的實況主關台時,他們的觀眾才有機會流到你這。

 

另外一種能成功的情況是「機運」

例如:突然大咖實況主引流給你。

但留不留的住通常是另一回事。 

有聽過一些美女實況主靠這樣翻身的案例。

 

當瘋子亂噴人也許是個方法 ,不過可能還沒賺到錢,頻道先沒了,因此不太推薦。

 

Twitch雖然很難經營。 

不過觀眾很鐵,也很願意長時間觀看,適合喜歡長時間玩各種遊戲的人,可以說是遊戲廢人實況主最適合的平台。

但在沒有人脈資源可以攀附的情況下不容易成長,而且只要稍微鬆懈 一段時間沒開台,觀眾就會嚴重流失。

所以能撐起來是一回事 能持續下去又是另一回事。

簡單來說,你是幾乎沒有休息的。

不過好處是,上面的大咖一放鬆,你就有機會接他們的觀眾。

還有抽成很兇也是問題。

 

建議去Twitch類型:

1. 有人脈關係的人

2. 敢露有料的妹子 通常比較有機會接住別人的引流

3. 職業電競選手這種特殊存在

4. 每天有時間+體力開台8小時以上的家裡蹲

 

建議工作分配:

一週五天:每次2小時開台規劃  8~10小時開台

 

Youtube:比較像是經營節目,注重固定時間、固定長度的播出。

建議要規劃出能長時間經營的節目 每週依照這個架構想新的內容。

 

優點:

超強的搜尋引擎、強大的演算法,只要題材對了就會幫你找觀眾。

數據超詳細,方便改善自己的缺點,找到優點。

 

缺點:

1. 用過才知道Twitch畫質根本黑科技,Youtube直播的畫質真的不太行 。

2. 要作封面、要作封面、要作封面、要作封面、要作封面 (封面很重要一定要認真做)

3. 純玩遊戲很難累積觀眾,通常都是在消耗觀眾。

4. 每天想節目想破頭 。

5. 數據超詳細,讓你數據焦慮。

 

因為我自己主力是經營Youtube實況,所以能給比較明確的規劃方向。

 

我建議直播節目的規劃一週至少兩次。

時間長度可以慢慢抓。

可以用「數據分析」回頭檢視自己直播。

大約播多久後人數會「開始下降」抓在那個點就差不多了。

這差不多就是你觀眾「持續」觀看的最長時間。

通常建議是一到兩小時。

這也有一個好處是,要剪精華生肉不會長到靠背,你丟一個4小時的生肉給剪片師 或自己剪也會很痛苦對吧?

我自己是規劃成一次直播兩小時:前1小時、後1小時分成兩集精華。

 

節目要有段落感

以我為案例:

手遊快篩節目的流程是=>開場閒聊、冷知識、手遊1、手遊2、手遊3

假設A環節不吸引人 但這一段只會持續15-20分鐘

進B環節可能就會改善這個情況 再不行還有C、D、E環節

而且段落轉換,可以重整觀眾的注意力 。

他們發現現在要做「新的事情」 就會注意看一下。

如果對某個環節特別有信心,可以把這段時間拉長。

總之段落感不論在剪精華還是直播,我認為都相當有幫助

 

固定時間的重要性在於「突破演算法」

讓你的鐵粉記住你什麼時候開台,主動來找你,不過渡依賴演算法推廣。

過於依賴演算法,如果大眾口味變化、演算機制改變,就容易導致流量崩盤。

只要保住鐵粉流量 你就有逆轉的基本盤,也能穩定你的數據焦慮。

 

為什麼 Youtube 要做節目 不玩遊戲?

因為 Youtube 本來就是看影片、節目的平台,上面的觀眾主體本來就是來看「節目」的客群。

以及遊戲實況方面Twitch在台灣扎根已久,遊戲觀眾必須跟Twitch瓜分,因此在Youtube經營遊戲實況是偏難的選擇。

 

而日本剛好反過來:

Twitch發展比較晚,近年才開始比較有起色,所以日本依然有大量的遊戲觀眾留在Youtube上,因此許多遊戲勢日 V 同接不輸其他企劃型日 V 。

 

如果真的想開遊戲,你可以稍微做點企劃。

 

例如:

玩《黑暗靈魂》死一次捐10元、每30分鐘讓觀眾票選一個負面條件。

幫遊戲實況增加一些段落感跟節目性。

 

Youtube最大的麻煩就是「封面」與「企劃」

「企劃」 就像是一台汽車,「封面」就像是燃料。

再好的車,沒有燃料都發不動;但給再好的燃料,一台破車也跑不快。

 

所以要拼命想封面、拼命想企劃。

 

國外頂尖 Youtuber Mr.Beast 一部片可能會換到「5張」封面。

 

對沒概念的人一定會覺得 「太扯了吧? 一個影片換那麼多封面幹嘛?」

 

一張好的封面可以幫你把流量翻倍。

 

我自己的經驗,翻兩倍到三倍流量都是家常便飯。

有時第一張封面可能不會抓到觀眾的胃口,所以通常都會多嘗試幾次。

 

直播的話我自己體感也是差很多,好的封面跟壞的封面 差不多會有 20%~40% 的同接漲幅。

 

每一張封面差不多都是花 1 小時以上在思考跟製作。

 

標題怎麼下、圖片怎麼選、怎麼排版、怎樣才吸引人?

 

這些都會榨乾你的腦袋。

 

如果你想擺爛封面,那乾脆不要選擇經營 Youtube

 

 

  • 封面:吸引人
  • 企劃:留住人 

 

就這麼簡單,但也就這麼難。


p.s. 

這裡有一個我常用的封面參考網站,大家可以看看:

thumbnail-gallery.net


 

企劃品質不能落差太多

Youtube 的命脈就是「演算法」

如果你丟一些爛企劃,很無聊,封面又不認真做,同接開始降低,你就會被「滾雪球下坡」:

 

企劃不好 => 流失觀眾 => 演算法知道觀眾不喜歡你 => 流量下降

 

「沒做好企劃 寧可不開台」

 

(相反的你一直推出好企劃 演算法也會幫你滾雪球衝上去)

 

最後提一個Youtube的缺點:

 

如果你是一個新的Youtube頻道你會需要「基礎流量」

 

你開了一個新的頻道 但「演算法不認識你」

 

如果你能從一些社團、FB、巴哈論壇等地方,找到第一批看你的觀眾,演算法才能開始從這些留下來的觀眾分析「他要幫你找哪些觀眾」

 

那這個基礎流量當然是越多越好。

 

所以一些日V企業勢這方面就很有優勢,剛推出的新人就能依靠品牌給足流量。

 

如果你是經營Vtuber 能找「有流量」的企業帶你開頭是最好,每間企業能給的資源不同,但我認為「能給流量」才是最重要的。

 

「企業勢Vtuber的起點是公司給的,終點是自己決定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起點 通常也很難往上爬,寧可砸多一點資源在開頭,有個好起頭

也不要後續拖著爛掉的演算法拼命砸錢求他變好。

 

可以考慮在出道時 找一些Youtuber業配 如:老查呆呆

 

雖然影片業配的費用 通常是要公司等級才會「考慮」承擔,但 FB、IG、Twitter 的貼文工商費,其實是「個人」就能負擔的起。

 

也許不會留下所有觀眾,但至少演算法能從被留下的觀眾,找到相近的觀眾推薦你給他們看看。

 

沒錯!

自我宣傳的時間到了!

 

只要跟我說 看了「給菜雞的實況指南」來找我業配!

 

FB、IG、Twitter業配 可享8折優惠! 台V限定

 

 


建議去Youtube的類型:

1. 企劃能力、美術能力、執行力兼具的人

2. 比起身體拼命 更喜歡腦袋拼命

3. 對時事、流行話題有敏銳度

4. 能規律安排工作 定時開台的人

 

建議工作分配:

每天:吸收資訊、寫企劃、執行企劃、作封面 共8-10小時

開台:一週2到4次 一次1~2小時 (開太多企劃品質會下降)

 

總結:

看你想要累死 (Twitch) 還是腦死 (Youtube)

 

不論Youtube跟Twitch在台灣競爭都相當激烈,依照自己期望發展的方向、擅長的領域來選擇平台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天天Apex 卻在 Youtube;如果你一週只開兩天,還去Twitch發展,那真的可以考慮調整一下經營策略了 …。

 

再次強調:「實況經營沒有絕對」

 

還是有少部分人 在 Youtube 玩遊戲依然表現得很好。

我的建議只是從個人觀察、經驗、請教 綜合分析出來的答案。

 

另外推薦各位,開完台「不要工作」

因為開台超級消耗「精神」

關台就是尻尻、洗洗、運動、耍廢、打電動、睡覺

 

理想的時間分配是:

工作=>開台=>休息

 

就算你開完台還有力氣工作 那品質也不會好。

 

p.s.

聊天室軟體推薦 OneComme

https://onecomme.com/

這家公司做了很多風格很棒的聊天室,例如我很愛的P5風格。

是我找到非常非常滿意的聊天室軟體,大推!

也能同時抓複數頻道的聊天室對話,如果用Pro版則能有各多聊天室可選 ,以及延遲更低。


二、經營

1. 實況就是吸跟吐

實況要做效果、要雜談。

你就要有談資 例如工作經歷、流行文化。

如果你從政過、混過黑道,那你能談的東西 屌甩一般人二十圈。

但你就是個一般學生,順著父母期待乖乖長大,目前是個社畜,你有什麼好跟人家聊的東西?

所以,去吸收新的東西,把你人生的所有東西 都轉化成聊天話題。

我買股票,沒賺錢,沒關係。

我跟大家聊股票 賠錢笑哈哈

整天看動畫,那就看更多資料,更深入與大家聊動畫有多好看。

一直開台,不去吸收新的東西。

談資很快就會消耗殆盡,你就會變得很無聊,就算你是在看抖音幹片、玩小黃遊、 刷手遊、看Dcard幻想文,都要思考怎麼轉化成「在實況上的聊天話題」或「做效果用」的梗。

總之不要只顧著一直開台,多享受喜歡的東西 ,並思考怎麼轉換成話題。

 

2. 選擇題材 + 剪精華

如果你是從零開始,沒人認識的小咖,你就必須依附在別的東西上,讓觀眾看到你。 

例如:熱門遊戲、介紹最新的3C產品

 

把這概念轉換到實況上也一樣。例如 FGO、神魔之塔 當紅時,不少實況主就順勢上來。

近年的原神也是,找一個你能發揮的的題材,分享抖音幹片、迷因也行、大談時事也好。

 

總之找個「題材」 吸引別人認識你。

 

如果經營Youtube的話,一定要把這個題材剪成精華,更容易觸及陌生觀眾。

 

以我來說 就是剪我的實況節目「手遊快篩」精華。

靠精華觸及觀眾,讓觀眾回流到實況上。

 

剪精華是最容易觸及陌生觀眾的方式,你要認識陌生的日 V 一定也是先從精華開始看,同樣的道理,也是應用在自己身上,這就是個長期投資,不是說做了就有用。

但不做,就很難成長。

 

3. 攻佔沒人開台的時段累積觀眾

這道理很簡單:某個時間段開台的人很少,你就有機會撈到這時間想看台的觀眾。

而當你養出一定的粉絲量 更多人認識你後,就有機會把這些人慢慢帶到其他時段。

 

4. 多看實況 多學習 多複製

沒別的。

這行所有表演都是免費攤在你眼前,這麼多東西能學,不學一下嗎?

多看你想成為的目標,分析他有趣之處,你是否能做到?

想想你能做的事,找到以此方法成功的實況台去學習。

 

例如:

你想開聊天台,就要找很會聊天的實況主,看他怎麼聊?怎麼跟粉絲互動?

 

他是一邊逛網頁嗎?一邊聽音樂嗎? 通通學起來。

 

別人現在都在玩艾爾登法環 超級大流行 不玩嗎?

 

實況就是他做什麼 你做什麼 跟跑步游泳一樣(X)

 

不要整天想著自己多獨一無二。

 

如果你是獨一無二的天選之子,你就不會看這篇文了。

 

總之把別人的實況方式拿到手上變成自己的風格,誰不是聊天、打遊戲的呢 ?作業乖乖抄起來吧。

 

5. 觀眾是喜新厭舊的

做完一個可以長期經營的節目。

恭喜!

那你該準備第二個長期節目了。

 

同類型節目會有邊際效應,簡單來說,觀看會遞減,觀眾會看膩,就算內容你一直求新求變。

 

但同樣的架構觀眾總是會膩。

這是正常的,不是誰的錯。

 

並不用馬上捨棄現有節目,但你必須在感受到邊際效應時,立即認真準備第二個長期節目,繼續接住你的觀眾,否則你就只能看流量慢慢凋零。

舉例:假設你是在家吃美食評測的節目

 

這個節目邊際效應開始了,你下一個可以變成外景美食節目或是變成料理節目 。

 

盡量以同質性不要差異過大的型態轉變

 

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要強調不要過於依賴少數粉絲,因為粉絲會看膩,粉絲不可控。

 

人對「娛樂」是喜新厭舊的

「並不是你不好」

因為實況是「娛樂」  並非生活必需品。

 

為了「健康」我願意吃難吃的水煮健康餐,但「娛樂」我不會勉強自己看一個看膩的實況主。

 

你的粉絲一定會看膩,這是必然的結果,所以持續出新節目、新企劃、新的內容、玩新遊戲,就是為了保持粉絲新鮮感、觸及新的粉絲

 

開頭有提到:

個人特質不強的人 不一定失敗。

個人特質很強的人 走錯方向也會紅不起來。

如果是走個人風格很強的路線。

觀眾開始看膩你之後,比起特質薄弱的人是更難轉型。

因為「個人特質」不是企劃 沒辦法說變就變。

而且就算你硬改了個人特質 但假設轉變後的特質沒打中觀眾。

你要轉第三次、第四次? 你是多重人格嗎?

個人特質弱可以用企劃、談資跟事前準備腳本來彌補。

我認為學好企劃能力 更能應對環境變化,而網路產業就是個變化飛快的環境,多的是紅極一時,但環境一變就被刷下去的人。

 

所以不論你個人特質強弱,學會企劃能力都能讓你再這行走的更穩,就算你實況經營失敗,也能靠這項能力找工作。

 

如果是走個人特質的路線。

建議是拼2~3年把錢賺個夠,未來就算沒那麼紅,只要能穩定賺生活費 ,靠前幾年累積的資產還是能過的比一般人好。

 

個人特質弱的人,成長期會比較長,但時間到了 也是有機會翻身,而且穩定性更高,有更長的職業生涯。

 

兩者各有優缺。


三、變現

現在流量變現比以前容易許多

過去廠商喜歡找1到5個大咖宣傳一個項目

但大咖相對小咖難以控制

畢竟大咖不缺你一個工商

所以他們可以更有脾氣、更有議價能力

因此這幾年多數公司更偏愛找大量的中小咖發業配

能穩定同接300以上應該就有機會接業配了

這是從零開始的小咖 要存活下去最容易的方式

我認為這也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

建議先以這個方向努力

 

另外就是賺取Youtube廣告收益

但必須說 真的難賺

直播的廣告收益超低 撇開不談

通常是剪精華才有機會達到比較高流量 賺到廣告收益

但能靠廣告收益賺錢的 大多都是已經紅了的人

才能達到 廣告收益 > 剪輯費

不然大多數都是 剪輯費 > 廣告收益 越剪越虧

但剪精華是為了推廣自己 所以該剪的還是要剪

經營Youtube不剪精華 會非常難成長

而接業配時 通常也會接到需要剪精華的合作 價格也會比較高

雖然廣告收益對小咖來說 相當難賺

但剪片依然必須做 至少請從Shorts開始

 

另外團購、斗內等形式我比較不熟 就不多談

但靠斗內 不接業配賺滿滿的人

流量看起來有夠低 但團購賺滿滿的人

這些我都見過 所以流量變現不是只有一種方法

但我還是鼓勵大家 這一行有流量就是王道

靠少數粉絲變現 承擔的風險相對高

因為粉絲是殘酷的 不可控的 喜新厭舊的

他可以一瞬間就不喜歡你 再也不看你

只要觀眾基數足夠 就算少一個大乾爹 少了一筆大訂單

你都還是能活下去

我是比較注重抗風險的人

有點老派 但至少不會輕易倒下

所以不論是依賴斗內 還是接業配賺錢

把流量做大一定要放在長期執行的目標上

 

如果你是追求拼一兩年內賺好賺滿退休的類型

確實可以拼ALL IN一個項目賺爆

收入結構崩盤後就收手

 

強調穩定、分散風險 是因為這行業本身就是不穩定的工作

賺得多的月份跟賺得少的月份可以差3~5倍

所以穩定性就會比一般行業更重要


四、心態

這行就是個吃心理狀態的行業

昨天同接500人 今天剩300人

上個月賺10萬 這個月剩3萬

心態就開始炸裂了

但這就是「業界常態」

起伏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商案的淡旺季

可能是你的粉絲看膩了 必須做出轉型

可能你的粉絲是學生居多 現在剛開學

 

你可能會經歷半年的低潮 再往上衝

但也可能爽半年 低潮兩年

這行非常容易得心裡疾病 我沒在開玩笑

 

網路產業就像走在透明的天橋上

你知道前面有路 但你會害怕

不知道下一步會不會走錯摔下去

每天在這份壓力下 很難不生病

 

所以我為什麼強調「穩定」

因為穩定 才能讓你低潮時也能確定自己可以活下去

不用擔心下個月有沒有錢繳房租

有穩定的心態 才能有穩定的產出

否則就是負面連鎖效應 

心態崩了=>企劃寫不出來=>實況不有趣=>人數下滑=>心態崩了

 

關於心態調整有以下幾個建議:

1. 劃分工作與休息的界線

固定休息時機 (包含但不僅限於睡覺)

這行工作時間本來就不固定 所以很難說「幾點~幾點:休息」

建議以「時機」來判斷什麼時候要休息

例如前面提過 「開完台」這時候精神早用完了 就好好休息吧

有固定的休息「時機」比較能讓心進入「休息狀態」

我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讓工作與休息的界線太過於模糊

導致疲勞與壓力一直累積 創作能量大幅下降

劃分好休息時間 真的非常重要 請務必注重

 

2. 穩定收入 就能穩定心理

 

收入穩定能減少心理極大的壓力

手上最好維持著3個月沒收入也能活下去的「現金」

這筆錢最好不要動

這就是你的定心丸

只要他存在 你就知道自己不會有事

當動到這筆錢時 你也可以提前產生危機感做應對

前面提到的 不要過渡依賴少部分群體的收益

因為這收入浮動過大 很影響心態

假設:你只靠少部分粉絲抖內

可以先把錢花在外包剪接上 觸及更多陌生客群增加粉絲

這樣就算原本的粉絲不抖內了

你也擴張了粉絲數 有更多的方式可以變現

並不是說靠斗內不好

而是這樣的收入結構很容易崩盤 太看少數人臉色

假設原本是 50位觀眾中有2人斗內你5萬

那把粉絲結構變成 100位觀眾 有40人斗內你2000

雖然賺比較少 但安定性就會高很多

簡單來說 我推崇的是不過度依賴「單一」項目

以我自己為例

我的收入結構差不多是:

主頻道業配40% 

副頻道業配40%

YT廣告收益15%

SNS業配5%

今天不論哪一個項目表現不好

我都能靠別的項目支撐

所以我經營Youtube8年 經營實況1年

除了頭1.2年稍微有收入壓力外 幾乎都沒這問題

 

3. 不要整天覺得自己很爛

誰誰誰 在Twitch都不認真開 但依然是超級大台

誰誰誰 明明是小台 但每年都有數幾百萬斗內

誰誰誰 就單純開台玩3A大作 就千人大台實況頂流

為什麼我做不到QQ

那些都叫做業界頂尖

業界頂尖 不是單純的天才

是又努力又天才又有機運

每個行業都有那1%的存在

大多數的人也都會只知道那1%的人

但一個行業一定有底層 中間層跟頂尖

實況跟一般行業不同

大多公司最底層還是會給你2萬5有飯吃

實況圈 抱歉底層一個月可能賺不到一萬 怎麼活下去自己想辦法

但到中間層的收入就有機會超過上班族

你的優先目標是進入中間層 存活下去

再看機運與磨練 有沒有機會成為頂尖

你必須認知到 上面那些人是頂尖的存在

以他們為目標去學習 沒問題

但不要看了他們後 覺得自己很爛

他們本來就是這行業的指標人物

學習、觀摩、崇拜 但不要拿來跟自己比較

也不要整天覺得沒人喜歡你

會幹這行的人 除了我以外腦袋多少都有點問題

想來幹這行 一定是因為你覺得 

大家會喜歡你的實況

大家會喜歡你 所以才做的吧

難道是你媽逼你大學填志願 填實況系嗎?

不可能吧 一定是你自己想幹的吧

所以請自戀一點 大家都喜歡你

順帶一題 我幹這行是為了逆轉家境 

我不覺得自己能成為1%的天才 但我相信一定能做起來

所以能做到現在 我完全不感到意外

我知道自己是什麼程度的小咖 但我自戀也自信

 

4.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這句話 可以應用在很多地方

但實況也是如此

現在紅艾爾登法環 你跑去玩獨立小遊戲

現在紅惡靈古堡4 你跑去玩日式RPG

在Youtube每天打5小時APEX

然後靠背說 嗚嗚嗚我努力好幾年都不紅

好了啦老哥

硬要走難走的路 就要承擔後果

我不會說 上面那些作法不可能成功

這圈子就是很多奇異的存在

但必須承認 這些逆著走也能成功的人

多數也都是有獨特的天賦 或過人的特殊能力

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 硬要這樣走

沒紅也只是剛好而已

還是選擇安全的路走

那些大台多學多看 紅什麼就乖乖照做

剩餘時間的你還是可以作自己

但該做的都不做 就別抱怨怎麼都紅不起來

該做的都做了 但還是沒紅

好 那你可以抱怨了

 

5. 兼職or全職

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我放在心態這一個項目討論是因為這確實跟心態有關

雖然過去許多前輩都是建議

先有正職工作 用剩餘時間開台

但像我前面說的 這行工作基本上都是10小時左右

如果你一天先上8小時正職的班 你要怎麼做另外10小時實況?

所以你經營實況的時間肯定只有5小時不到(包含開台)

那這對我來說就像是

你想當職業運動選手

但你每天只花別人一半的時間訓練

 

你想只靠一半的時間打敗其他人

憑什麼?

 

沒錯 憑你天賦異稟 你是萬中選一的天才

我沒開玩笑

我真的覺得能一邊做其他正職

然後還能把實況經營起來的人超級強

就像是早上當工程師 晚上當日本料理廚師 他不強嗎? 超強的吧

但多數人的情況都是

被正職跟經營實況磨到心力憔悴

上班先消耗光了精力 實況沒力氣經營 沒起色

越做越無力 數據越來越爛 心理壓力炸裂

最後身心俱疲退出

我不敢說鼓勵各位離職 全心全意當實況主

畢竟這是一條不安穩的路

請各位好好考量生活狀況 再決定要不要進入這一行

保守估計 多數人前半年到一年應該都賺不到錢

以我自身為例:

實況前半年都在摸索、嘗試、磨合團隊、規劃節目

半年後節目有起色 近三個月開始接到業配 

每個月能打平經營成本+小賺


五、遊戲選擇

最後整理一份我建議的實況遊戲選擇

大方向就是「容易做節目效果」的遊戲

以及我自己的觀察 多數人表現比較差的遊戲 建議別碰

 

重點是要找能做「實況效果」的遊戲

你打APEX可以滿口幹話 每個死 每個擊殺都有幹話 而且超好笑

那絕對沒問題 但你悶悶的射 死了只會 唉唷又死了 

抱歉那就是死人遊戲 別開了

挑選有點空間給你講幹話 有空看聊天室與觀眾互動才是最重要的

 

再次強調只是「建議」 適用「新手實況主」

 

推薦

 

手遊:最推薦

。遊玩人數多 

。大多節奏不快可以有時間做效果

。很適合邊聊天邊玩 陪伴感高

。抽卡環節通常都能拉高觀看數

可以從巴哈排行挑人氣高、穩定經營長久 而且是台版的遊戲

不要挑只有日版的 太高冷了

有台版沒台版 那個熱度差非常明顯

 

FGO:值得額外拿出來講

FGO 死忠粉多 通常開了能有一定流量

抽卡的1%世界線 很有實況效果

而且一章一章劇情很好找斷點 推薦沒玩過的人可以去玩

 

原神:也是同理 現在聲量比 FGO 更高

開下去馬上就能感受到觀看人數的熱度

不過需要花心思遊玩 否則觀眾會漸漸流失

如果你真心喜歡這款遊戲 那它值得長期經營

 

痛苦遊戲:JUMP KING、壺男等等

不用多說吧 觀眾看你受苦就是快樂

很累但有效 趁有熱情的時候多玩一點 

我現在已經沒力氣了

 

恐怖遊戲:這也不用多說 絕對是優質

如果你真的要拯救同接 開下去吧

 

不推薦

JRPG:第一次實況還行 之後同接會大幅下降

而且基本50小時起跳 要斷還不好斷 

斷尾還會被遊戲死忠粉絲罵 吃力不討好

 

獨立遊戲:大多獨立遊戲名氣偏低

你需要的是大家知道的遊戲 來吸引人

不過有例外 例如國產名氣大的遊戲

那反而變成必玩的項目 例如返校、還願等等

 

FPS:APEX 特戰英豪

超多人愛開 但我認為超超超超超超難經營

只適用技術超強 或有基礎觀眾的人

除了那些頂尖實況主跟職業選手 很少人經營好的

多數都是在折磨觀眾

 

純劇情遊戲:觀眾需要專注看 一分心就跟不上

但大多實況都只是想要個陪伴 不會太專心在實況內容

除非能一次玩完 不然別碰

 

音GAME:你會需要太專注在遊戲上

不好做實況效果跟看聊天室

 

有好有壞

 

經典老遊戲:是個需要仔細考慮的選擇

記得先考慮實況效果 並排除不推薦的類型(劇情、JRPG)

黑暗靈魂、魔界村 都是觀看有趣 也有實況效果空間的遊戲。

 

競技遊戲:LOL、OW2等等

如果在熱度高的時期可以測試一下效果 例如LOL世界賽

反正免費又好斷尾 嘗試一次也沒關係

但通常很考驗你在這類遊戲的實況效果

我就不太擅長競技遊戲中做效果 節奏太快我腦袋轉不過來

我偶爾會玩競技遊戲 但我幾乎不實況

 

3A大作:是個困難的選擇 

選對了很賺 選錯了很苦

因為3A都會有大量宣傳 這也會增加你曝光的機會

甚至可以配合企劃一起下去搞更大的節目

但結果遊戲雷聲大雨點小 或BUG多到玩不下去就很尷尬

而且價格都1800起跳 還要看實況主本人跟遊戲的適性高不高

例如你FPS很爛 還玩FPS就很尬

3A只能說 慎重選擇 需要很瞭解自己的實況風格

 

白癡遊戲:總之就是那些看起來很奇怪的白癡遊戲 你懂的

這種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但優點是通常不長 

大概玩一次就夠了 試錯成本很低

 

刷刷GAME:POE、線上遊戲、刷寶遊戲等等 

一般偏向不推薦 但看過不少專門經營這類遊戲的實況台也很成功

雖然不算大眾 但也事隔幾年就有話題大作推出

隨意開個一兩次玩玩 效果不大

但以專注的形式經營是可以的

 

農場類遊戲:這是我不擅長的類型

但我觀察好像很適合聊天 可以一邊種菜、挖礦跟觀眾互動

效果好像還行

 

雖然有些遊戲很難實況

但可以花時間經營自己的遊戲標籤 增加這類遊戲的觀眾

例如我有特別把魂系全通關 類魂遊戲也會找來玩

所以多少有培養出一些魂係的觀眾

未來推出類魂遊戲 我實況就會有一定的基礎觀看量

但我還是比較建議 經營我推薦的遊戲類型為主

像是JRPG這種 可能花很多時間都很難經營的有起色


六、基本練習

我幫助理安排了一套基本練習

目前效果還沒驗證過 僅供參考

1. 每天至少看一篇文

可以是新聞、Dcard幻想文、我這篇文

環保議題、財經話題、運動賽事分析、AI討論 全部都OK

這些沒辦法成為即戰力 馬上讓你提高流量

但日積月累你就能有越來越多的談資可以用

這就是累積 累積 累積

這方法是取自媒體相關的補教老師

我大學轉學考 要考媒體相關科系時 

老師給我們的作業就是每天看一份報紙

我覺得效果很不錯 所以才安排這個訓練 

 

2. 深入你的興趣

不要讓興趣停留於表面

例如:一部電影很好看 你可以去查一下他的資料 認識導演跟演員

喜歡某款遊戲 可以多去思考「為什麼 你喜歡這款遊戲」

當然沒有要求你 連遊戲製作都學起來 攝影機都扛起來(如果你會 那當然更好)

反正本來就是你喜歡的東西 就試著多深入一點

讓你能聊的不只是「這部電影好好看」

除非你個人特質超強 光講廢話就很可愛 很帥 很迷人

其餘的凡人 就努力做更多準備 來彌補自己的不可愛、不迷人吧 

 

3. 每週寫一個企劃

不管這個企劃會不會執行 寫就對了

連怎麼執行 需要哪些素材都要做

最終如果你覺得效果不好 可以不發表這個企劃

但也許哪天你進步了 能再回頭把它完善

寫爛越多次 你才會越寫越好

怎麼知道企劃好壞?

你多出幾個企劃 執行後看流量就知道答案了

你就會慢慢培養出對企劃流量的敏感度

每週寫是短期一定要做的

長期目標是 累積一定經驗後 做一個能長期經營的節目

 

4. 每週剪一片Shorts

其實應該是每週至少剪一片5~10分鐘的精華更好

但考量到時間 跟Shorts的效益

先試著維持一週一片Shorts就好 可以穿插在你沒開台的時間點發

這是為了維持自己有觸及陌生客群的機會 

以及保持出片的習慣

 

5. 多看別人的封面、精華

封面除了學 就是學 沒別的

我做了八年 但去年才痛定思痛學習Photoshop 認真作封面

推薦可以參考「GQ」 他們封面真的很讚 配色、留白、標題都很強

https://www.youtube.com/@GQTaiwan/videos

精華我推薦「現在宅知道」字型跟配色都很符合現代人的眼光

https://www.youtube.com/@cbotaku/videos

有時候看到一些精華 字型、配色太老 就會很勸退

精華影片 比起花俏 不如安全一點 字的配色可以黑、白、淡色就好

我把「現在宅知道」當字型、配色的審視標準

不用剪的很花俏、不用特效多 但字型、配色不能醜 

醜是再多的特效都救不了的


以上是我認為的基本訓練

大多是我去年經營實況頻道一直在做的事

因為我要請人剪精華 所以要有一個依據 就找了宅知道

GQ則是我學Photoshop後很常練習模仿的對象

Shorts則是未來的趨勢 這是Youtube官方認證過的 多少要碰一點

至於其他的就是我這八年累積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有用

 

這些訓練看起來很鬆是考量到多數人時間

沒辦法突然加入大量時間的訓練 所以先安排輕鬆一點

當你已經熟練後 每個項目都可以增加

例如:shorts一週三片、每週寫2個企劃

 

另外如果是想走歌唱路線 上歌唱課我覺得還是蠻必要的

雖然錄音能修飾一些缺陷 

但主力應該要放在直播歌回上 比較能創造流量

這就要吃現場功力了

很多人都過度依賴自己的音色 雖然乍聽之下很棒

或許低沉有魅力、獨特的煙嗓或甜美的嗓音

但幾次歌回下去 破綻就出來了

粉絲只會跟你說很棒很棒 所以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但我的觀察 能長期靠唱歌紅起來的

不一定音色很獨特 但演唱實力都真的很不錯

比起音色好聽 能唱出穩定的歌回我認為更重要

不過這就真的是我的觀察啦 僅供參考


結語

把這些行業的眉角分享出去對我有什麼好處

我從2015年開始經營Youtube

我清晰的感受過產業成長 有多大的影響

動畫評論Youtuber在2015年 能接的業配非常少

但2018開始到現在 產業規模不斷增大

我能接到的合作類型也越來越多

所以我深知產業成長對我的好處

 

我今年已經要32歲 

我喜歡當Youtuber 喜歡當實況主

但我沒什麼力氣更突破自己 

別說1% 成為業界前20%都很困難

比起要求自己從80分進步到85分

不如教人從0分進步到60分我還比較擅長

而更多人成長 就能讓產業成長 

已經在中間卡好位的我 自然能優先享受到產業成長的紅利

所以我也不是在跟你無私奉獻

一切都是為了我自己

 

比起死守著一塊小餅搶著吃

不如大家一起把餅做大 大家都吃飽

所以只要這篇文有幫到你

對我來說就有幫助

 

抖內連結: https://reurl.cc/Q4D8lp

 


好,以上就是 A jie 的超詳細實況新手包,以下是 A Jie 的頻道跟平台,記得訂閱起來嘿!😎

 

twitter 原文連結 →點我傳送

google 檔案連結 → 點我傳送

 

YT: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4JzeAkgTsyJDEkWC11PoA

YT LIVE: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YKhjw4BT72a1DYDzbXeb_g

FB:
https://facebook.com/AnimeJie/

TWITCH:
https://twitch.tv/leeajie

IG:
https://instagram.com/a_jie1125/

TWITTER:

https://twitter.com/a_jie1125

 

各位有想看其它自媒體經營的筆記,請點下圖   ↓ ↓ ↓

人氣經營馬六.jpg

 

 

分類: 自媒體經營 標籤: twitch, twitter, youtube, youtuber, 懶人包, 新手, 直播, 變現, 賺錢, 遊戲, 遊戲實況, 開台

黑蟲倉庫

2023 年 4 月 19 日 by kurtsunx

banner

大家好,歡迎來到黑貓老師的「黑蟲倉庫」😎

這裡放了一些我養甲蟲的筆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分類傳送門:

    1. 新手入門
    2. 飼育技巧
    3. 大鍬屬鍬形蟲
    4. 細身屬鍬形蟲
    5. 鋸齒屬鍬形蟲
    6. 其它屬鍬形蟲
    7. 兜與金龜
    8. 列表與紀錄
    9. 其它筆記

p.s

最近我出了一本甲蟲書,如果你喜歡黑蟲倉庫的內容,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本《甲蟲超人超圖解》!
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到線上書店買一本吧!! 🥰
↓ ↓ ↓ 

 

一、新手養蟲會需要知道的事情:

新手入門拷貝.jpg

養蟲必備態度與觀念

不用溫控!推薦給新手的甲蟲

養蟲社團與蟲界禮儀

推薦的甲蟲專頁與社團

各地蟲店


二、一些進階的飼育技巧:

飼育技巧.jpg

基本獨角仙(兜蟲) 飼育方法

基本鍬形蟲飼育方法

獨角仙幼蟲的公母分辨法

鍬形蟲幼蟲的公母分辨法

鍬形蟲的「菌瓶」飼養法

累代符號、CB、F1與換血的意思

如何郵寄甲蟲

簡易標本製作法

省錢作戰 – 自己的菌杯自己壓

省錢作戰 – 廢菌投產法

省錢作戰 – 大水罐產房

秘訣一:溫度

祕訣二:管理

祕訣三:食材

秘訣四:血統

 


三、大鍬屬(Dorcus)的飼育筆記:

大鍬屬拷貝.jpg

台灣扁鍬 Dorcus titanus sika

深山扁 Dorcus kyanrauensis

深山扁 (AK) Dorcus kyanrauensis 

鏽鍬形蟲 Dorcus taiwanicus

平頭大鍬 Dorcus miwai

刀鍬形蟲 Dorcus yamadai

越南彎角 (括號大鍬) D. c. babai

彎角大鍬 D. c. curvidens

巨大鍬 (守谷氏) D. grandis moriyai

日本大鍬 D. hopei binodulosus

中國大鍬 D. hopei hopei

安達祐實大鍬形蟲  D. antaeus

派瑞大鍬 (萊斯恩)  D. ritsemae

日本小鍬 D. r. rectus

泰坦尼扁 Dorcus detanii

對馬扁 D. t. castanicolor

巴拉望巨扁 D. t. palawanicus

蘇拉威西巨扁 (提風扁) D. t. typhon

亞齊巨扁 (蘇門答臘巨扁) D. t. yasuokai 

牛頭扁 Dorcus bucephalus

金牛扁 Dorcus taurus

 


四、細身屬 (Cyclommatus) 的鍬形蟲飼育筆記:

細身屬.jpg

細身赤鍬形蟲 C. scutellaris 

雞冠細身赤 C. mniszechi

長頸鹿細身赤 C. giraffa

美他力佛 A亞種 C. m. aeneomi

美他力佛 F亞種 C. m. finae

美他力佛 S亞種 C. m. sangirensis

塔蘭杜斯細身赤 C. tarandus

 


五、鋸齒屬 (Prosopocoilus) 的鍬形蟲飼育筆記:

鋸齒屬.jpg

兩點赤鍬形蟲 P. a. blanchardi

高砂鋸鍬形蟲 P. motschulskii

長頸鹿鋸 P. giraffa

三點赤鋸 P. occipitalis

直顎側紋鉅 P. fruhstorferi 

 


六、其它屬的鍬形蟲飼育筆記:

其他屬.jpg

印尼金鍬 L. adolphinae

鹿角鍬形蟲 R. c. crenatus

 


七、兜蟲與金龜子的飼育筆記:

兜蟲金龜.jpg

蘭嶼姬兜蟲 X. p. peregrinus

巨無霸姬兜 X. g.sumatrensis

美西白兜蟲 Dynastes grantii

南洋大兜CCJ(AK)  Chalcosoma chiron janssensi

戰神大兜(AK)  Megasoma Mars

帕切氏象兜 (小戰神)  Megasoma pachecoi

長戟大兜蟲 Dynastes hercules

 


九、國內外的兜鍬列表與尺寸記錄:

台灣鍬形蟲 

日本鍬形蟲

獨角仙與兜蟲 

大鍬形蟲 

小鍬形蟲 

扁鍬形蟲 

鋸鍬形蟲 

鹿角鍬形蟲 

細身屬 

叉角屬 

黃金鬼鍬形蟲 

鬼豔屬 

肥角屬 

深山屬 

其他的鍬形蟲  


十、其它跟甲蟲有關的文章:

其它筆記.jpg

甲蟲桌布 (手機版) 01

甲蟲桌布 (手機版) 02

甲蟲桌布 (電腦版) 01

甲蟲桌布 (電腦版) 02

KRIA CLT25 溫控冰箱 使用心得

DIY 保麗龍小冰箱

 


OK!已經到了目錄的最尾端囉!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最後再來工商一下我的《甲蟲超人超圖解》,買個一本就能收藏酷酷甲蟲書,還可以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下去喔!  😎

然後這是黑蟲倉庫的 FB 連結:
sub fb拷貝
黑貓老師的 youtube 連結:
sub yt拷貝
我們家還有賣蜂蜜、蜂王乳喔,有需要蜂產品的同學請務必跟我們家買! 😎😎😎
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交配, 教學, 新手, 標本, 獨角仙, 產房, 甲蟲, 繁殖, 金龜, 鍬形蟲, 飼育, 飼養

[新手教學] 三分鐘推特入門

2022 年 4 月 30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最近因為Elon Musk大大用440億美金買下了推特,並放話說要讓推特有完全的言論自由!

剛好大家堵爛FB很久了,所以最近就爆發了一波twitter移民潮!

這篇就快速的說明一下,讓新朋友們知道推特怎麼入門吧!

 


Q:誰適合推特?🙂

1.喜歡色色。

2.有話想噴,但又不想讓人知道你的真實身分。

3.想追蹤歐美、日本歌星、影星、球星的情報。

4.對政治或時事感到不滿。

5.喜歡動畫、漫畫、Vtuber等宅物。

6.受不了祖克伯跟FB的人。


Q:誰不適合推特?🤨

1. 不想聽實話。

2.不想看到不美麗人事物。

3.不喜歡色色。

4.玻璃心。

 


Q:時間軸是什麼?😮

時間軸 = Timeline,簡稱TL,就像FB的塗鴉牆、Plurk的河道,或者有人會叫作Realtime Feed。

右上角有個星星符號,按下去可以切換成用「演算法推薦」/「照發推先後順序」作為排序方式。


Q:我要發什麼推好?🙂

按右下角的「+」 (電腦版是左下角的「推文」)

至於要發什麼內容?

你爽最重要,你是自由的。

不過一篇只能280字元,中文最多140字,一次可以貼四張圖,每天可以發1000篇推文,貼文不能編輯,創辦人認為最好的編輯就是重發。(雖然之後馬斯克搞不好會新增這個功能)


Q:推文有什麼技巧嗎?😕

1. 長按右下角「+」可以推文、可以配GIF推文  、也可以開語音聊天室。

2.可以用「#」來HASHTAG,很有用,雖然可以放好幾個,但推特使用者習慣只放一個HASHTAG,不像IG習慣標到飽。


Q:那我文章一篇打不完怎麼辦?🧐

按左下角的對話泡泡按鈕就是回應。

自己回自己,創造對話串,這招叫thread,並在最後加上標記,例如總共三篇就可以各標上(1/3) 、(2/3)、(3/3)

(第三篇要回在第二篇,第四篇要回在第三篇,依此類推)


Q:留言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記得不要@到不相干的人,點一下@的帳號,就可以選擇要回誰。

 


Q:RT是什麼?🤔

RT = Retweet = 轉推,可以把原推原封不動分享到自己的TL上

 


Q:引用推文是什麼?🤔

跟FB的分享一樣,把別人的推文轉到自己的TL上然後還可以加入自己的看法。


Q:看到好棒的推文,怎麼辦?🥰

設書籤,改天看,TL一滑過就無法恢復,推文一期一會,錯過就沒了。


Q:不想給陌生人看到推文怎麼辦?🤨

鎖推 🔒 ,以後就只有互相追蹤才會顯示。

設定 → 隱私和安全 → 受眾和標記 → 保護你的推文

鎖起來後新的追蹤會需要審核,之後推文也不會被RT。


Q:我不想被人看到我追蹤誰、也不想被發現我按了哪篇推文讚。🥴

個人資料上的可以善用「加入列表」功能。

TL上的無解,不想被看到就只能開分身帳號。

不過推特分身帳號切換很方便的,很多人都會多開幾個,俗稱乾溼分離。


Q:我想發廢文,但又不想吵到別人怎麼辦 …🤔

發文的時候加上「@tos」這篇推文就不會跑到別人的TL上去了。 

(這個好像不是官方功能,不過大家都這樣用)

 


Q:我不想看到別人追蹤誰,也不想知道別人喜歡哪篇推文 …🤔

按右上角的星星,可以設定內容偏好,打開靜音文字,按右上角的「+」然後把「已跟隨」、「已喜歡」靜音。 (但手機版好像無效)

另外,到每個帳號首頁「跟隨」旁邊的「‧‧‧」也可以個別帳號關閉轉推,或是直接把那個帳號靜音/封鎖。


Q:DM是什麼?🤔

DM = Direct Message = 私訊,可以設定不收陌生人信,關掉就不會看到屌照,推特一堆屌照

 


Q:一堆奇怪的字看不懂?🤔

垢 = 帳號

裏垢 = 不方便公開的分身帳號

肉帳 = 專門貼色圖的帳號

尊 = 內心感到言語難以形容的美好

草 = wwwwww = 大笑

打心 = 按愛心 = 點讚

bot = 機器人 = 那個帳號是機器人自動針對特定主題在發推。


Q:被封鎖了,怎麼辦?😣

正常,twitter上的人一天到晚在封鎖人。


Q:被炎上了,怎麼辦?😥

正常,twitter上的人一天到晚在燒人。


Q:我好像看到認識的人!🧐

請一律當作沒看到!

推特不認親是不成文規定,推特的一切留在網路上,不要帶到現實討論,很尷尬。


Q:我的推特都沒內容欸?🤔

因為你還沒follow任何人。

只要follow一個帳號,系統會推薦你同類型的帳號,很輕易的可以把TL打造成你喜歡的形狀。

或是找個人的首頁,點他的「跟隨中」看他的口袋名單。

例如我的推特:https://twitter.com/kurtsunx

 

以上! 😎


最後附上兩個好用的網站,可以看到熱門排名:

TwTimez

ツイJ

分類: 黑貓推特報 標籤: elon musk, twitter, 入門, 懶人包, 推特, 教學, 新手, 新手入門, 色色, 馬斯克

PTCG牌組介紹:純補血型幸福蛋 (附卡表)

2022 年 2 月 10 日 by kurtsunx

 

 

 

套牌名稱:幸福蛋 (藥頭型)

便宜度:★★★★    (≒ $1000)

強度:★★★★

操作難度:★

 

 


好,歡迎來到《黑貓打牌》,我是黑貓老師 😎

今天這副套牌是很有趣又很可愛的幸福蛋,別以為很可愛就不能打,幸福蛋不但是道館常勝軍,也是能在城市聯盟拿下優勝的牌喔。

而且這套打起來非常特別且刺激,填能跟補血時還可以細細品味對手的表情變化,價錢也非常經濟實惠。

(但唯一的缺點每次攻擊都要算能量數量算很久…)


 


牌組構築如下:

寶可夢:幸福蛋V*4

支援者:歐尼奧*4、希嘉娜的決心*4、老大的指令*4、寶可夢中心的姐姐*2、女學生*2

道具:寶可齒輪3.0*3、奇異罐頭*3、厲害傷藥*4、可抽獎的冰棒*4、堅韌斗篷*4

場地:通頂雪道*4

能量:雙重渦輪能量*4、強力能量*4、幸運能量*4、捕獲能量*3、基本超能量*3

 


【打法】

這是後攻套牌,而且因為只放四張幸福蛋,往往開局就得送對方好幾張手牌,打法就是利用歐尼奧跟希嘉娜不斷的把能量丟到棄牌區,再利用攻擊不斷填回來,然後穿上斗篷不斷嗑藥,或是用老大把對方的工具人叫出來罰站,只要撐個三回合,身上10顆能,幸福蛋就是一台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的無情坦克。

另外因為牌裡面只有放2張獎勵卡的幸福蛋,所以女學生可以必抽4張,非常好用。

支援者常見的博士跟瑪俐,這套牌反而沒有辦法用,因為除了要棄能量以外,手上還得囤積大量補血道具,如果沒有歐尼奧跟希嘉娜,也可以選亞洛。

場地的話,現在雪道這麼強,不用可惜,如果不放雪道,可以放溫泉,放了溫泉,就可以改成用Y型喇叭或是辣味香料咖哩這種有異常屬性的道具,再用填能解除,順便放幾跟槌子改走控制路線。


【短評】

雖然這副有點類似單中牌型,但幸福蛋能搭配的寶可夢也不少,之前拿過聯盟冠軍的有搭七夕青鳥,在現在雙重渦輪問世後,能搭配的戰術也不斷增加,也出現搭阿爾宙斯跟土龍弟弟的組合,或是用新舊黑夜魔靈搞對方特殊能量,或是轉能量給別人用的打法。

反正核心精神就是「棄能」「嗑藥」「填能」「撞死人」四件事。

對上什麼牌型都同一招豬突猛進。

(不過如果看到太陽伊布或是葉伊布就可以投降,打不贏)


btw 還有另一副平價版的卡表在這裡 → 點我傳送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ptcg, 便宜, 套牌, 寶可卡, 寶可夢, 寶可夢卡牌, 幸福蛋, 幸福蛋V, 新手, 組牌

PTCG牌組介紹:客家無極汰那 (附卡表)

2022 年 2 月 6 日 by kurtsunx

套牌名稱:客家無極

便宜度:★★★★  (≒ $850)

強度:★★★

操作難度:★★★


好,歡迎來到《黑貓打牌》,我是黑貓老師 😎

今天來講的這副牌是從官方那套「蒼響vs無極」特別牌組延伸出來的無極汰那牌組。

由於我入坑第一副就是打無極,所以對這套非常的熟悉,無極一直都很強,但也很貴,一套組一組差不多要3000元,雖然現在應該是降了不少,但相較其他牌型也不便宜,所以我們組了一套1000有找,但強度還是可以打道館賽的高CP值無極吧!


 


牌組構築如下:

寶可夢:無極汰那V*4、無極汰那Vmax*3、蛇紋熊*4、超音蝠3、大嘴蝠2、叉字蝠2

道具:先機球*4、超級球*4、寶可夢交替*2、寶可夢捕捉器*3、回收網*2、進化薰香*3

場地:惡之塔*3

支援者:博士的研究*4、瑪俐*3、老大的指令*2

能量:捕獲能量*2、潛行能量*2、基本惡屬性能量*8

 


【打法】

無極汰那算是快攻套牌,放了很多球可以快速舖場,然後當無極汰那進化成Vmax的時候,特性能讓備戰區變成8格,有越多惡屬性寶可夢就可以打越多傷害,備戰區舖滿8隻的話,兩顆能量就能打出270點的傷害,非常兇。

一般的打法是利用月亮伊布進化成Vmax的特性把對手的V拖出來揍,平常的抽濾交給叉字蝠V……但我們這副主打客家精神,所以採用了只要10%不到的價錢就能買到的小叉字蝠作為抽濾軸心,從超音蝠進化到叉字蝠一共可以抽5張牌,抽完用回收網抓起來再抽一次,非常的好用,而且不怕雪道。

惡之塔就單純只是拿來拆對方場地,抽到重複的就拿來抽兩張牌。

蛇紋熊除了舖場以外,也可以拿來補刀用,有必要時也可以用回收網抓起來再多打10點傷害。


【短評】

由於這副無極是以CP值為第一考量,所以有很多的升級空間!  😎

(但是玩無極,桌面會沒空間)

無極只要是惡屬性的幾乎都搭,不論是跟月亮伊布V、或是迦勒爾雙彈瓦斯、或是跟未來棄一抽二的小酷豹、達克萊伊Vstar都搭得起來。需要副打手或是加速填能也可以投入迦勒爾火焰鳥V,想拆道具可以放酷豹V,彈性超大。

不過……無極一直都很強,一直都是道館賽常勝軍,還能屌打現在主流的夢幻 …但是大賽卻很少拿下冠軍,這大概是因為無極的牌型太容易被干擾,一張通頂雪道或是坍崩競技場下來就能癱瘓整組牌。就算場地壓得住,也防不了對手的雙彈瓦斯、賽寶利直接備戰區清場。

更糟的是因為舖場舖一堆怪,對面要是有耿鬼V、水君V也都能爽爽打,天敵迦勒爾閃電鳥更是一顆鬥能就活生生把你踢死。

但如果為了反反制而加入太多其他東西,就會有一種「那我玩無極幹嘛」最後變成另一副牌。

所以大多無極玩家都會抱著一種「遇到就認了」的豁達心態 … 🤨


p.s. 如果有足夠的預算,這邊有搭配月亮伊布的上位無極套牌 → 點我前往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ptcg, 套牌, 客家打牌, 寶可夢, 寶可夢卡牌, 新手, 無極, 無極汰那, 牌組, 組牌, 黑貓老師

黑貓打牌 PTCG

2022 年 1 月 26 日 by kurtsunx

歡迎來到《黑貓打牌 PTCG》,我是黑貓老師~😎

我平常都在新店貓腳印打牌,這裡有我整理一些寶可夢的上位套牌,包含「在聯盟賽打進八強、或者道館賽冠軍」的上位套牌,以及「能拿去打休閒寶可夢日的套牌」兩個大分類。 (前面的顏色代表主副打手的屬性)

後方標記的意思如下:
🥇= 聯盟賽優勝
🥈= 聯盟賽準優勝
🥉= 聯盟賽BEST 8
🏆= 道館賽優勝
🏃‍♀️= 小人牌
🚷= 控制牌型
🎰= 拉霸機。
 

各位也可以使用 CTRL + F 來搜尋寶可夢的名稱喔!

p.s. 以下每副牌的版本都是「2022 D on 標準賽制」,也就是《星星誕生》以後的構築,直接點選標題就能傳送,為了方便各位抄牌,每篇都有附上卡表、構築價錢、日期與短評,希望能幫到大家,用最省錢又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享受這個遊戲喔!😉


 

【新手入門】

(coming soon)

 


【道館、聯盟賽上位套牌】

● 起源帕路奇亞Vstar  (千面軸) (≒$ ???? )  [4/22] 🏆

● 起源帝牙盧卡Vstar  (青銅鐘軸) (≒$ ???? )  [4/22] 🏆

● 雷伊布Vmax  (千面軸) (≒$ 4300 )  [4/10] 🥈

● 葉伊布Vstar + Vmax (千面軸) (≒$ 2600 )  [4/4] 🥇

○ 純阿爾宙斯 (千面軸) (≒$ 4300 )  [3/27] 🥇

●● 阿爾宙斯鋁鋼龍 (≒$ 2900 )  [3/25] 🥇

● WTB 光輝甲賀忍蛙 (千面軸) (≒$ 2100 )  [3/22] 🥇

● 洗翠大劍鬼 Vstar (大尾狸軸) (≒$ 2200 )  [3/13] 🥇

● 達克萊伊Vstar (與火焰鳥)  (≒$1800)  [3/13] 🥇

● 路卡利歐Vstar (與月亮伊布)  (≒$1400)  [3/12] 🏆

● 達克萊伊Vstar (與雙彈瓦斯)  (≒$1600)  [3/11] 🏆🚷

● 大劍鬼 Vstar (千面軸) (≒$ 2400 )  [2/26] 🥈

●● 蓋歐卡+固拉多拉霸機  (≒$400)  [2/16] 🎰

● 丹帝噴火龍 (≒$1000)  [2/14] 🏃‍♀️🥈

●● 匯流夢幻 (≒$5500)  [2/13] 🥇

● 土台龜 (千面軸)  (≒$1600)  [2/13] 🏃‍♀️

● 小路卡利歐 (≒$1200)  [2/11] 🏃‍♀️🏆

● 連擊烏賊王 (栗鼠軸)  (≒$1300)  [2/10] 🏃‍♀️🏆

○ 純幸福蛋 (補血型) (≒$1000)  [2/10] 🥇

● 噴牌鐵蟻LO (卡比獸軸) (≒$1250)  [2/10]  🥇 🏃‍♀️ 🚷

● 無極月伊布 (≒$2500)  [2/6] 🏆

● 速度蒼響 (≒$1000)  [2/5] 🏆

●● 月亮伊布一擊熊  (≒$1600)  [1/26] 🏆

 


【寶可夢休閒套牌】

● 洗翠狙射樹梟Vstar (≒$1400)  [3/13] 

● 洗翠火爆獸Vstar  (≒$1400)  [3/13] 

● 蓋歐卡拉霸機 (≒$300)  [2/16] 🎰

●○●● 瘋狂派對 (≒$1000)  [2/14] 🏃‍♀️

○ 客家幸福蛋 (≒$600)  [2/13]

● 客家無極 (≒$850)  [2/6]

● 客家蒼響 (≒$700)  [2/6] 

 


【PTCG開箱簡評】

● 達克萊伊Vstar起始組合 (原價≒$450)

● 路卡利歐Vstar起始組合  (原價≒$450)

○ 初階牌組100 開箱心得 (原價≒$200)

○ 精靈球禮盒 (原價≒$399)

●● 蒼響‧藏瑪然特vs無極汰那 (原價≒$1400)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ptcg, 主流, 便宜, 入坑, 入門, 套牌, 客家打牌, 寶可卡, 寶可夢, 寶可夢卡牌, 教學, 新手, 星星誕生, 牌組, 組牌, 聯盟, 道館, 黑貓打牌

黑貓實況新手包:開台直播入門就看這一篇!

2021 年 9 月 7 日 by kurtsunx

此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1.09.07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這篇會放一些我這幾年開台直播、還有一些電腦設備、3C的心得!

各位可以直接點選有興趣的標題進入文章 (灰色的就是想寫但還沒寫完的,我會盡快補齊!)


【實況主新手包】

如何當個實況主 (初心者)

如何當個實況主 (進階篇)

如何當個實況主 (專業篇)

OBS設定


【實況主新手包】

開台的遊戲選擇

成為Vtuber前需要作的準備  feat.懶貓


【硬體懶人包】

◆ 實況機組裝懶人包

◆ 硬體參考選購菜單

◆ 黑貓老師的設備


【實況機 DIY:硬體介紹】

◆ 處理器 (CPU)

◆ 主機板 (MB)

◆ 顯示卡 (Graphics card)

◆ 記憶體 (RAM)

◆ 硬碟 (SSD&HDD)

◆ 機殼 (Chassis)

◆ 電源 (PSU)

【實況機DIY:周邊介紹】

螢幕

鍵盤

滑鼠

喇叭

耳機​​​​

麥克風 

擷取盒

不斷電系統 UPS

 

 

【實況機DIY:開箱】

直播控制介面:Avermedia Nexus

 

 


有任何實況與直播的問題,也歡迎直接到FB來問我喔👍

最後,偷推一下我的YOUTUBE頻道,求訂閱: 😊
sub yt拷貝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gaming, nvenc, OBS, obs設定, streaming, vtuber, 入門, 實況, 實況主, 懶人包, 推薦, 教學, 新手, 直播, 硬體, 設備, 軟體, 遊戲實況, 遊戲直播, 開台, 電競

最適合新手的水草缸與魚!23cm 小榕鬥魚造景缸!

2020 年 12 月 30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今天跟大家分享最最最最簡單的魚缸要怎麼設!

在水族界中要挑一種最好養的魚,泰國鬥魚肯定是推薦排行榜上前三名!

而如果要挑最好養的水草,那應該就是小榕,這兩種的配合根本天造地設,可以說是最適合新手入門的套餐!


第一階段:準備

首先,我們要讓自來水曝氣,先把水裝好放一天。讓裡面的氯揮發掉,雖然對於鬥魚跟水榕來說,就算省掉這階段也養得活,但基本功多下一點,只會有幫助不會有壞處!


接著需要準備的東西,包含了:

魚缸、燈、外掛過濾器、黑土、水草,第一次買的話還要記得網子、夾子、滴管(以及飼料)。

(注意,千萬不要先買魚!魚必須等養完水再買!)

p.s.
偷工商一下,我都在AC草影買,文末會附上草影的傳送門,又快又方便喔👍

然後在想放魚缸的地方墊上一片桌墊,桌墊可以吸震,也可以輕微防止一些水噴出來的狀況。

魚缸是23*15*17的亿鼎 ㄇ形缸。

(因為太小的缸水質跟水溫很難顧,建議缸子最小不要低於20cm,水體至少要有5L以上比較好)

然後倒入黑土,這邊的黑土用的是SKY FALL天賞低肥黑土1L包裝。

由於小榕對肥的需求很低,所以建議黑土不要用太肥的,比較好控制水中的肥,也比較不會爆藻。
(普通黑土也行,甚至要用矽砂或是溪砂也沒有問題)

接著加水,水加入的時候要墊個東西,例如塑膠袋或塑膠杯,盡可能不要直接沖到黑土,不然水會變得非常混濁。

再來準備外掛過濾器。

外掛過濾器挑最小的,例如出水量60L/H、100L/H這種的,因為缸子很小,要是太大的話,會讓水流變得太強。

以及小小的USB燈,小榕有光就會活,所以挑個會亮的就夠了。

同時從舊魚缸弄來一些陶瓷環跟生化珠,用過的濾材上面有很多硝化菌,可以加速新缸的養水時間。


接著把過濾器裝上去讓它跑。出水口記得靠邊,這樣水流才會順。

水花下面先放一顆造景用的石頭,以免土被沖得亂七八糟。

這樣就可以開始養水了,儘管我們要養的鬥魚適應力很強,隔天放魚也能活,但我還是建議至少養兩個禮拜的水。


第二階段:造景

經過一個晚上,水已清。

我們就可以開始造景了!

 
石頭是水族館買的,但去路邊、河邊或是海邊撿也行。
(不過記得入缸要刷洗+泡水)


買回來的水草也要先沖水+泡一下鹽水。

大概丟個兩湯匙鹽,泡個10~15分鐘就好,主要目的是要盡可能除掉上面的螺。

這次使用的水草有:

小榕沉木(M)
小榕沉木(S)
黃金小榕沉木(S)
袖珍小榕小不點火山石


開始前,先用卡片把黑土往後面撥一點,做一個前低後高的小山坡:

接著丟入M號小榕沉木,放在入水處還可緩衝水流:

在後面偏中間處放上S號的小榕:

另一邊的空缺由S號黃金小榕補上:

最後把另一顆石頭鋪在右前方:

最後的小洞塞袖珍小榕火山石:

完成!😎

用簡單的黑土坡、石頭以及不同SIZE的小榕,就可以很簡單的打造出有層次的造景囉!


第三階段:放魚

一開始還在養水階段時,可以看到水上會有一些小泡泡。
這是水中的硝化菌還在競爭跟消長,等到這種小泡泡都不見,通常就表示水養好了。

養水時間通常要一個月到兩個月。
但因為我們有使用舊的濾材加速時間,小榕跟鬥魚又是超強生命鬥士,所以一個禮拜就可以下魚了!


泰國鬥魚在水族館大概15~40元就買得到囉!

下水前記得先用滴管慢慢地把新缸的水滴到魚的杯子,讓魚適應水溫跟水質,再用網子把魚撈進新缸,千萬不要一口氣直接把魚從杯子到進魚缸,除了迴避掉猝死結局以外,也能預防舊的水中有不好的東西偷渡進魚缸。

同時,因為鬥魚更喜歡安靜的水域,所以我們可以把外掛過濾器的水量調到最小。


這樣就完成了,簡單吧!😊

至於平常的維護方面嘛…

大概就每天開燈3~4小時,每天餵一次飼料,每個月換1/2的水。

葉子長太多太亂就用剪刀修剪,有好好的維護,甚至一兩年都不用翻缸喔~👍

p.s.
有人來問我說「老師,這缸能不能養鬥魚以外的魚?」嗯……這缸因為是黑土,所以較不適合養孔雀魚,但如果養水有養好,養燈魚類的或是養蝦也很OK。👌


ac草影.jpg
看更多水族筆記.jpg

分類: 黑貓小草缸 標籤: 入門, 小榕, 新手, 水族, 水草缸, 造景, 鬥魚

實況電腦DIY:新手怎麼挑選主機板?有沒有推薦的型號?

2020 年 9 月 24 日 by kurtsunx

※  2020/09/24 更新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今天我們這篇要來簡單地聊聊「要組一台實況機的話,主機板要怎麼選」
DSC01657.jpg


【為什麼要挑主機板?】

很多人都以為主機板隨便買就好。

但是!好的主機板直接關係到:可不可以超頻、可不可以升級!

同時也提供比較好的供電、比較好的散熱,這些都可以提高效能、延長零件壽命。

要發揮出CPU以及各種硬體的效能,全都靠主機板了,所以千萬不要隨便選一張便宜的就拿來裝嘿! 👍

DSC01663.jpg


【挑選的第一步:與CPU的搭配】

接下來就是第一步:

「確認你的CPU是哪一顆」

因為不同廠牌的CPU,必須使用不同的板子,AMD挑支援AMD的,INTEL挑支援INTEL的。而且,就算同一牌的CPU,不同世代,腳位(插槽)也不同。

先找到你CPU是哪一顆,搜尋出它的腳位,才能找到能用的主機板喔!😊

以現在INTEL第十代來說,必須選擇支援LGA1200的主機板才裝得上去 (但如果你的CPU是第九代,就不能裝了。)

目前以「支援性」來講 …AMD做的比較好,現在主流的CPU腳位都是AM4,向上向下都可兼容,所以不論是買二手,或是等升級都很方便,不用整組換掉。👍

DSC01702.jpg


【主機板的等級:AMD篇】

接下來講主機板的等級。

主機板的等級通常跟晶片組直接相關。

那怎麼看晶片的等級呢?

簡單,先看開頭的字母。🧐

X開頭 → 用料最好、效能最高、又最適合超頻的。
B開頭 → 中階型號,CP較高,雖然也可以超頻,但幅度有限。
A開頭 → 經濟入門款。
product_5_20200520165805_5ec4f11d89e51.png


【那如果我要開台,該選哪一種呢?】

就一個遊戲玩家、或實況主來說,現在首選主機板晶片組有這2個:

  • X570
  • B550

選這兩張的話,現在主流的3000系列都可以直接用。


未來要升級5000系列CPU也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就沒辦法向下兼容到1000系列了)

重點是還支援PCI-E 第四代!GEN 4因為頻寬大,所以可以讓你的SSD速度變快!

gen4.jpg

如果CPU是R7 或R9,或是喜歡超頻的玩家,可以用到X570。如果不打算超頻,也沒有用到R9的話,就用B550就夠了,如果想少花一點錢,手上也有很多可以沿用的舊零件,短期也不打算升級CPU的話,就可以買:

  • X470
  • B450

至於X370跟B350 …

除非你現在打算組二手,或是手上有舊CPU不用可惜,否則三代板已經舊了,雖然更新BIOS可以讓它對應到3000,但極限就在這了,現階段建議買更新的了啦。

最後,還有A520、A320這兩個晶片組。不過這就是入門文書機在用的規格,遊戲玩家應該是不考慮。


【主機板的等級:INTEL篇】

INTEL的選擇比較少。😕

因為每一代之間的腳位幾乎都不相容,不換板子就沒辦法升級,所以主機板跟CPU都綁死了,不用肖想可以沿用 😥

也因此…挑板子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挑的。

現在主流是第十代,也就是LGA1200腳位,選擇就這四種:

‧ Z490 (高階)
‧ H470 (中階)
‧ B460 (進階)
‧ H410 (入門)

(H410就是文書機用的了)

所以要組實況機的話,簡單來講就是這樣:

  • Z490 → i7、i9、想要高效能 / 想超頻
  • H470 → i7
  • B460 → i5、想要CP值

product_2_20200429143725_5ea920a5a17fa拷貝.jpg


【主機板的型號怎麼看?】

然後來談的是比較複雜的型號。

晶片組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大致上的主機板等級,但各家廠牌會再依據玩家們的需求,細分出一大堆的型號,令人眼花撩亂。

但還好,各家廠商也知道會把大家搞得很亂 ……所以為了讓大家更好辨認,會特別區分出「系列」讓大家一眼就可以挑出適合自己的產品。

例如微星 (MSI) 的主機板,只要有MEG、MPG、MAG的標誌,就是性能較好的電競主機系列。

MSI.jpg

p.s. 其他家廠牌也有一些系列可供辨識,例如華碩的ROG、TUF;技嘉的AORUOS,這些也都是電競系列。或是看有型號有沒有pro、gaming的字眼,就是適合拿來打遊戲的產品 (適合打遊戲通常也就是適合開台啦!)


【主機板的尺寸怎麼挑?】

接著是尺寸。

主機板常會分成四個尺寸:

  • E-ATX (特大)
  • ATX (一般)、
  • M-ATX (小)
  • ITX (特小)

MB SIZE.jpg

尺寸不同,會影響到擴充性、可移動性、散熱跟外觀。買之前要再三確認一下機殼有沒有合?顯卡插得進去嗎?(還有小板的RAM插槽可能會比較少。)

DSC01665.jpg

主流的大小是ATX跟M-ATX兩種。

一般情況優先考量ATX;但買M-ATX可以省一點點空間 (或省一點點的錢錢。)

E-ATX跟ITX往往是特別需求才會考慮。

例如想要裝兩張顯卡的話,就可以買E-ATX。

ITX則是適合小空間用的,通常會有散熱的問題,而且只能裝短版顯卡,不太建議實況主或遊戲玩家用


【選擇I/O跟WIFI】

接著就是比較旁枝末節的部分了。

雖然主機板上面的這些插槽都可以另外買零件擴充。

但如果主機板本身就能挑到符合需求的,那何必還要多花心力去擴充? 😅

尤其是網路,現在很多人用電腦的環境是WIFI,如果直接挑內建WIFI網卡的主機板,就可以少插一張網卡,多一個USB可以用,也省去很多功夫。

反過來說,若你不需要WIFI,卻買到支援WIFI的網卡,不但要多花冤枉錢,還有一根天線在那邊擋路就很不方便 😐

(遊戲實況通常需要快又穩定的網路,建議還是別用WIFI啦)

DSC01696.jpg

p.s. 再補充一個點,有的人喜歡玩RGB燈光的話,也是有很多主機板特別炫砲的,不過我就沒有研究了 QQ


【廠牌與保固】

最後就是廠牌跟保固了。

一般來說,挑大廠的比較好,畢竟品質、保固、售後服務跟維修比較有保障。

國內主機板最有名的三大廠:微星MSI、華碩ASUS、技嘉GIGABYTE,各家有各家的支持者。

(像我就是MSI派的 😎)

另外還有華擎ASUSROCK跟映泰BIOTECK,雖然沒有上面三家這麼大,但也不是什麼雜牌,而且常常會有很特別的規格供喜歡客製化的玩家選擇。

大部分主機板保固都有三年,有的會有五年。保固當然是越久越好!👍

但要注意的是:有的產品要自己去延長保固

(如果不會花太多錢的話,建議能延長就延長吧!)


【有沒有推薦的主機板】

我現在用的是MSI的mag B550m mortar配AMD 3700X的CPU。

如果你跟我一樣,挑零件比較喜歡挑CP值高的,而言實況比起效能,更重視穩定,又不打算超頻的話。

挑這張用起來剛剛好啦 !😎
DSC01659.jpg


好,主機板的介紹先寫到這邊!😎

之後有出新的東西我會隨時更新,我們下一篇見囉!

其他實況跟電腦零件的心得文,請點圖片傳送:↓ ↓ ↓ ↓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diy, mb, motherboard, msi, rog, tuf, 主機板, 主機版, 實況電腦, 推薦, 新手, 直播, 組電腦, 電腦

怎麼製作PODCAST?超級新手向懶人包

2020 年 9 月 7 日 by kurtsunx

懶人包.jpg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最近《黑貓電台》的PODCAST的成績不錯!穩穩地卡進apple的排行榜囉!

S__6774789_0.jpg

在休閒分類,也都能在十名以內,錄製的各種SOP也建立起來了。
S__6930445.jpg

不過 …每一集我問聽眾「有問題就發訊息來吧~ (゚∀゚)」

訊息來卻一堆問:「欸欸黑貓老師,PODCAST要怎麼弄啊?」

欸不是!你們要問跟主題有關的問題啦! 😑

…好吧 …那這篇我們來作個「最簡單的PODCAST懶人包」

讓你用最快的速度了解PODCAST怎麼做。

(然後最後會放「懶人包的懶人包」,讓你一口氣看個夠)

好,我們開始吧!😉


【Q: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是apple的一個功能,由iPod + broadcast兩個字組成。(但PC跟Android也可以用)

可以理解成「用聽的youtube」或是「隨時上網聽的廣播」(對岸也叫做「播客」「音頻節目」)

podcast目前沒有什麼特別的規則跟範本。有娛樂方面的、有專業方面的、也有單純閒聊的、甚至八成的podcast只是個人紀錄心情用的語音日誌。

standard.png


【Q:為什麼是PODCAST】

PODCAST其實2004就有了。

不過在前幾年PODCAST國外熱度才開始增加。

直到2020初,串流音樂大廠Spotify突然砸一堆錢在這上面。

其他人看它砸那麼多錢,就覺得:「應該很有賺頭吧?(゚∀゚)」就紛紛跟進,一起跳入這個市場,於是,本來是小眾的PODCAST突然變成熱門話題。不論是PODCASTER還是聽眾,都用可怕的速度在翻倍成長。


【第一步:企劃】
開始之前,先想一下你想要做什麼主題。

建議不要在這個步驟卡太久,作你喜歡的就好。

反正沒做看看你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喜不喜歡。有的人喜歡「先作再說」然後慢慢調整;有的人喜歡「準備萬全再出發」,各有各的優缺點。(不過,現在這波PODCAST熱潮正夯,觀望太久,位置就被人卡掉啦!)
102726721_2586464058283920_1616598816199894550_o.jpg


【步驟二:器材】
決定要錄什麼主題後,接著是器材。

理論上器材有兩個方向:
1.電腦 + USB麥克風 (+耳機)
2.錄音介面 + XLR麥克風 (+耳機)

器材很重要,有些人耳朵很刁,音質差就轉台🙄

也許有人會說:「大多數人都木耳啦~內容跟毅力才是決勝的關鍵啦~」

這論點……是沒錯…… 不論國內國外,排行榜上也不乏很多人是直接拿手機錄出來的……

但音質是音質,內容是內容,這是兩回事,不是二選一,多花一點錢就多圈幾個粉,很划算啦~ 🧐

預算低的話,可以砸個2000~5000$,買個高CP值的USB麥克風接電腦用。(但USB麥克風較適合單人錄音,多人會比較麻煩一點)

喜歡跑去外面訪談人,或是有使用電腦的限制,可以花個 4000~10000$ 買個錄音器。

預算再多一點的話,砸個一、兩萬買錄音介面跟XLR麥克風。

這樣音質就能有大幅度提升喔!👍

(當然如果銀彈充足,你想砸多少就砸多少)
(文章後面會有器材選購的教學)


【步驟三:開始錄】

然後找個地方開始錄你的第一次PODCAST吧!👍

你可以選擇錄預告,或是直接錄第一集。

錄的地方最好是安靜、迴音適中,最理想的還是錄音室。

現在有很多PODCAST用的小錄音室,一個小時300~500$就租得到。

什麼東西都幫你準備好了,只要帶記憶卡去就好。

(不過通常大家還是會在家裡錄比較方便啦~ 😎)

目前PODCAST的生態喜歡「真」

相較於演講比賽那種字正腔圓的發音,或是廣播節目那種較為浮誇的抑揚頓挫 …PODCAST的觀眾似乎更喜歡毫不做作的聊天感。

(當然生態是生態,你要標新立異、或是主打個人特色也是沒有問題啦)


【步驟四:尋找HOST放音檔】

錄完音後,得到了一個音檔。(常見格式:mp3, mp4, m4a, aac)

接下來,要找一個HOST平台,把你的音檔傳上去。

這邊稍微解釋一下:

有別於youtube、facebook是「一個平台」把用戶跟服務都綁在平台裡。

PODCAST則是「好幾個平台」跑去跟「HOST平台」要音檔,再回去播給它們的用戶聽。

就像你出了一罐飲料,全家、7-11、OK、萊爾富都來跟你進貨,然後大家都買得到。

任何平台只要有你的RSS FEED,它的用戶就可以收聽到你的節目。

我是用國內的 《Firstory》,國內還有另一家 《Soundon》;國外較有名的有《Anchor》跟《Soundcloud》等一大堆 …如果想研究更多的HOST平台,這邊有前輩整理的名單:

《星箭廣播》 10 家 Hosting 服務商推薦
→ 點我傳送


【步驟五:建立頻道、上架】

選好HOST,傳好音檔後 …..

接著要做一張正方形的封面圖、以及寫好你的頻道簡介,選擇你的頻道分類,然後按下「確認」

叮咚!恭喜!你現在是PODCASTER了!😊

…可是目前你的節目沒人能聽得到。

因為你還要到後台,找到你的RSS FEED,它是一串像網址的東西,並且把RSS FEED丟給各個平台後,大家才能搜尋、收聽你的頻道。最重要的是丟給APPLE PODCAST,有六到七成的人是用APPLE PODCAST在聽。 (而且很多平台也會去APPLE抓節目回來)

你得要先有iTune:
https://www.apple.com/itunes/

接著到 Podcast Connect 提交節目:
https://podcastsconnect.apple.com

p.s.我用FIRSTORY,後台可以自動上傳到各個平台,很方便!(而且藍勾勾很好申請,不像我FB申請失敗十幾次 … 😢)
(審核需要一點時間,2天到半個月都有 (通常是一個禮拜內啦)

S__6930444.jpg


【步驟六:建立自己的社群】

既然審核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你大概也沒心情錄音。

不如把時間拿去架設一些輔助的平台,例如FB粉絲專頁、FB社團、YOUTUBE頻道、IG、BLOG之類的。

未來不論是要接工商、跟粉絲互動、或是想要宣傳自己的頻道,一定會用到這些東東。

現在這個年代想在網路上混,不經營自己的自媒體是不行的。🤣
S__4120624.jpg


【步驟七:審核通過,正式成為PODCASTER】

過幾天後 ……

審核通過了,你就是真正的PODCASTER啦!恭喜! 👍

之後你只要把新的音檔丟到HOST上,每個平台就會自己去抓,非常方便,不用再一個一個更新!(不過有時候會慢一點就是了)


【步驟八:穩定的製作 + 改進 + 行銷自己】

節目上架了,但是這只是踏上冒險旅程的第一步而已!

  1. 升級與熟練自己的設備。
  2. 打造更好的錄音環境。
  3. 學更多的剪輯與後製技巧。
  4. 到處去行銷,讓你的頻道被更多人看到。
  5. 以及最重要的:穩定、持續的製作好的內容。


只要這些都做到,理論上人氣就會往上爬。😎
(當然如果你只是做爽的,也不用管這麼多啦XD)



PCPC2.jpg

最後偷推一下我家的《黑貓電台》

如果能訂閱的話我會很感激地~~  (゚∀゚)/

standard-black.png
用apple的同學請點這裡:

https://apple.co/3lpoKRa

不是apple的同學請從這裡選一個:(含youtube)
https://blackcatteacher.soci.vip/

 


【最後,附上前輩們更厲害的懶人包】
目前最齊的懶人包應該就是這個:

《Podcaster雞蛋糕的碎碎唸》免費中文Podcast製作教學資源

→ 點我傳送

幾乎所有資料都整理好了,而且不斷地還在更新,必讀!


然後這個,《TAIWAN PODCASTERS》龐大資訊人包→ 點我傳送

這個已經不是懶人包了,基本上是PODCAST百科全書!


我一開始是看這個:

馬力歐的Podcast新手入門:為什麼要聽、用什麼聽,以及有哪些好節目
→ 點我傳送


比較早期的星箭懶人包:

《星箭廣播》 如何從無到有製作 Podcast? → 點我傳送
《星箭廣播》Podcast 製作與上架指南 → 點我傳送


SOUNDON也有一系列的教學:

《Soundon》Podcast製作新手教學 → 點我傳送
《Soundon》麥克風與錄音介面 → 點我傳送 

 


【其他資源】
IG 多連結工具比較: Linktree、Campsite、Taplink、SocialVIP 怎麼選?→ 點我傳送

Podcast 新手必收藏!7 個製作 Podcast 的無版權音樂庫推薦→ 點我傳送

三大華麗技能「人聲美化 + 音訊剪輯 + 自製配樂 」一次發動!!→ 點我傳送

創作資源工具包→ 點我傳送


【社群】
國內最大的FB社團《Podcast Club》 → 點我傳送

Podcaster播客同好交流會 →  點我傳送

Firstory for Podcasters → 點我傳送

Podcast台灣 【 好內容交流平台 】→ 點我傳送 

Podcaster 聲研+ → 點我傳送 


 LINE社群
《PODCAST聽什麼》 → 點我傳送


好,先這樣!

有新的資訊我會繼續更新 ~😎

 ↓ ↓ ↓ 想看實況或網路經營的心得筆記,請點下圖   ↓ ↓ ↓
人氣經營馬六.jpg

各位有想問的問題也可以到我FB問我喔~👍

分類: 自媒體經營 標籤: podcast, podcast是什麼, 懶人包, 教學, 新手, 設備, 錄音介面, 麥克風

  • 1
  • 2
  • 下一頁 »

曬貓VLOG、黑貓開箱與GAMING影片

來聽我說書、說故事吧!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文章分類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騙讚筆記
  • 歷史小故事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關於黑貓老師

瀏覽量

本日人氣:76
總瀏覽量:11,139,435

黑貓老師的各個平台

Twitter:

我的推文

熱門文章與頁面︰

  •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 黑蟲倉庫
    黑蟲倉庫
  • 「獨角仙怎麼養」淺談兜蟲飼養與繁殖
    「獨角仙怎麼養」淺談兜蟲飼養與繁殖
  • 最適合新手的水草缸與魚!23cm 小榕鬥魚造景缸!
    最適合新手的水草缸與魚!23cm 小榕鬥魚造景缸!
  • 美西白兜蟲 飼育與繁殖筆記 Dynastes grantii
    美西白兜蟲 飼育與繁殖筆記 Dynastes grantii
  • 黑土推薦,以及各種水草缸的底砂介紹
    黑土推薦,以及各種水草缸的底砂介紹
  •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 養甲蟲的溫度控制方法
    養甲蟲的溫度控制方法

黑蟲倉庫FB

黑蟲倉庫FB

黑貓老師FB

黑貓老師FB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黑貓電台 PODCAST
  • 關於我

Copyright © 2025 · 黑貓老師 All Rights Reserved.

阿腸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