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
雖然我因為眼睛壞掉,已經從全職的遊戲實況主畢業了,但是偶爾還是會開台陪黑貓小隊聊聊天。
這天,我看到 A Jie 在 twitter 打了一篇超詳細的新手包,一看驚為天人!
A Jie 的這份指南一定可以幫到新手度過痛苦的前期,所以我馬上就去找A Jie 問這篇能不能收錄在《騙讚筆記》,他也很大方地說好,真是太帥了:
很多人都以為開台直播很爽,但真正有開台過的人都知道:「錢真他媽的難賺~ 😂」
為了讓這件事情變簡單一點,甚至還能多賺一點錢錢,大家趕快來看這篇 A Jie 的《給菜雞的實況指南》吧!
章節傳送門: |
給菜雞的實況指南 1.1版
更新日期:2023/4/10
【序】
我正在趕工作 。
但想逃避工作所以來寫這篇廢文。
就跟讀書時會特別想做家事一樣。
此文是給實況菜雞看的。
因為剛好在訓練新助理怎麼經營頻道 ,我就把想教他的內容寫出來 ,結果越寫越多,乾脆分享出來。
如果你開台隨手都破千人,工商接爆,斗內滿滿,那別浪費時間看下去,不如滑個抖音都比較爽。
內容 7 成是我的經驗, 3 成是我向業界頂尖實況主、Youtuber 親自請教或聽他們的講座後覺得優質的內容。
這是一篇樸實無華且枯燥,給凡人看的實況指南。
看完覺得有幫助的話 … 最後有斗內連結,可以抖給我,讚讚!
Shout out to 懶貓 ( https://www.twitch.tv/failverde )
前陣子有機會跟他聊天,他很無私的跟我分享實況的經驗。
讓我驗證了許多自己觀察的想法不是閉門造車,以及補充了我沒想到的細節。
此文章如有任何錯誤 皆為A Jie本人之責任
【自我介紹】
我是A Jie,一個做了8年,沒特別厲害,但也沒被淘汰的全職Youtuber 。
https://www.youtube.com/@AJie1125
因為私人原因,必須開始經營我的實況副頻道。
這副頻道創立很久,但主要都是用來放實況記錄 + 偶爾遊戲實況。
從 2022 年初,開始認真經營這個頻道前,當下大概是四萬多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AJIElive
(請順手訂閱一下)
不過現在YT演算法的訂閱數其實不太重要,尤其是老頻道的訂閱數更廢。
同時觀看人數(同接)、影片觀看次數更為重要。
下圖是我 2022/1/28 玩【寶可夢 阿爾宙斯】的同接數據,同接不過就63人:
這已經是當下熱門遊戲了,而且是第一次遊玩 (通常初次遊玩觀看人數會最高再遞減)
所以可見我的頻道跟一個剛起步的頻道沒兩樣,甚至更爛,因為新頻道比較容易有演算法眷顧 (應該啦)
老頻道還會被一些無效訂閱拖累 (訂閱但已經不看、不用Youtube的帳號)
下面這是 2023/3/4 我玩【臥龍】的數據 就比年初提高了不少,因為玩了 7 小時到半夜 ,所以數據滑坡就很嚴重 ,但整體來說還是好了不少:
接著是我目前的主力實況節目「手遊快篩」取近期比較爛的、跟比較好的:
差不多落在400~600之間,雖然不是頂尖流量,但能常態維持這個數字就夠當正職了。
那為什麼要聽我一個 8 年不上不下的小咖教你呢?
因為更大的咖會把這個變成課程賣給你,我只是寫爽免費的,愛看不看隨你。
以及一堆老屁股,他們早就忘了怎麼從新手期重頭來過,就像你問我FGO 新手期該做些什麼,抱歉,我早忘了。
我自己的觀念是:剛脫離新手期的人,比老鳥更適合帶新手 ,因為我們才剛跑完所有教學任務。
我這一年來才剛把這個「放實況記錄的廢頻道」,重新經營到現在有產值、有營利,剛好是處於最適合教人的時候。
所以如果你是處於剛開始經營、經營不起來、準備踏入這圈子,看看這篇心得 也許能有一些幫助。
不過先強調:
實況紅不紅的因素非常非常多。
通常都不是單一原因。
個人特質不強的人,不一定失敗。
個人特質很強的人,走錯方向也會紅不起來。
所以我也不是給你必勝法則,就只是我認真經營這一年的心得。
一切「僅供參考」沒成效也別來靠妖我,又沒收你錢。
另外如果你是開爽的 、開身體健康的,那你也別浪費時間看這篇,去玩你想玩的就好了。
這篇文是給「想把實況當工作」但跟我一樣「沒天分需要找套路」的人。
一、【平台選擇】
在台灣通常是Twitch跟Youtube二選一。
過去通常只會選Twitch,但這幾年Youtube直播也發展相當好,我個人又是以經營Youtute為主 對演算法也比較熟悉,所以我是以Youtube為主要實況平台。
但其實我是用OBS雙開 所以Twitch也是有同時開台,所以多少能感受到兩邊的不同。
接著分析兩個平台:
Twitch:比較吃重「陪伴感」 需要長期開台維持
優點:看遊戲的觀眾比較多、黏著度較高
想以遊戲經營實況的話是比 Youtube 更好的選擇
不用作封面
不用作封面
不用作封面
缺點:演算機制沒有 Youtube 好
認真做企劃也很難被推廣出去 非常依賴人脈
要長期爆肝台 生活沒有彈性
平台抽成很兇 這個應該眾所皆知
圖奇經營法則, 一個字:「肝」
頂尖雖然已經被佔據,但中間層還有發展的空間。
一直開一直開,總有天等到大咖關台,撈到他們流出來的觀眾。
每天10小時10小時的開就對了!
一點一滴努力,慢慢撈觀眾,慢慢累積。
多去其他台聯動
如果你本來就有認識一些實況主 。
能常跟他們聯動,常去別人的台刷臉就要盡力做。
聯動過的實況主關台時,他們的觀眾才有機會流到你這。
另外一種能成功的情況是「機運」
例如:突然大咖實況主引流給你。
但留不留的住通常是另一回事。
有聽過一些美女實況主靠這樣翻身的案例。
當瘋子亂噴人也許是個方法 ,不過可能還沒賺到錢,頻道先沒了,因此不太推薦。
Twitch雖然很難經營。
不過觀眾很鐵,也很願意長時間觀看,適合喜歡長時間玩各種遊戲的人,可以說是遊戲廢人實況主最適合的平台。
但在沒有人脈資源可以攀附的情況下不容易成長,而且只要稍微鬆懈 一段時間沒開台,觀眾就會嚴重流失。
所以能撐起來是一回事 能持續下去又是另一回事。
簡單來說,你是幾乎沒有休息的。
不過好處是,上面的大咖一放鬆,你就有機會接他們的觀眾。
還有抽成很兇也是問題。
建議去Twitch類型:
1. 有人脈關係的人
2. 敢露有料的妹子 通常比較有機會接住別人的引流
3. 職業電競選手這種特殊存在
4. 每天有時間+體力開台8小時以上的家裡蹲
建議工作分配:
一週五天:每次2小時開台規劃 8~10小時開台
Youtube:比較像是經營節目,注重固定時間、固定長度的播出。
建議要規劃出能長時間經營的節目 每週依照這個架構想新的內容。
優點:
超強的搜尋引擎、強大的演算法,只要題材對了就會幫你找觀眾。
數據超詳細,方便改善自己的缺點,找到優點。
缺點:
1. 用過才知道Twitch畫質根本黑科技,Youtube直播的畫質真的不太行 。
2. 要作封面、要作封面、要作封面、要作封面、要作封面 (封面很重要一定要認真做)
3. 純玩遊戲很難累積觀眾,通常都是在消耗觀眾。
4. 每天想節目想破頭 。
5. 數據超詳細,讓你數據焦慮。
因為我自己主力是經營Youtube實況,所以能給比較明確的規劃方向。
我建議直播節目的規劃一週至少兩次。
時間長度可以慢慢抓。
可以用「數據分析」回頭檢視自己直播。
大約播多久後人數會「開始下降」抓在那個點就差不多了。
這差不多就是你觀眾「持續」觀看的最長時間。
通常建議是一到兩小時。
這也有一個好處是,要剪精華生肉不會長到靠背,你丟一個4小時的生肉給剪片師 或自己剪也會很痛苦對吧?
我自己是規劃成一次直播兩小時:前1小時、後1小時分成兩集精華。
節目要有段落感
以我為案例:
手遊快篩節目的流程是=>開場閒聊、冷知識、手遊1、手遊2、手遊3
假設A環節不吸引人 但這一段只會持續15-20分鐘
進B環節可能就會改善這個情況 再不行還有C、D、E環節
而且段落轉換,可以重整觀眾的注意力 。
他們發現現在要做「新的事情」 就會注意看一下。
如果對某個環節特別有信心,可以把這段時間拉長。
總之段落感不論在剪精華還是直播,我認為都相當有幫助
固定時間的重要性在於「突破演算法」
讓你的鐵粉記住你什麼時候開台,主動來找你,不過渡依賴演算法推廣。
過於依賴演算法,如果大眾口味變化、演算機制改變,就容易導致流量崩盤。
只要保住鐵粉流量 你就有逆轉的基本盤,也能穩定你的數據焦慮。
為什麼 Youtube 要做節目 不玩遊戲?
因為 Youtube 本來就是看影片、節目的平台,上面的觀眾主體本來就是來看「節目」的客群。
以及遊戲實況方面Twitch在台灣扎根已久,遊戲觀眾必須跟Twitch瓜分,因此在Youtube經營遊戲實況是偏難的選擇。
而日本剛好反過來:
Twitch發展比較晚,近年才開始比較有起色,所以日本依然有大量的遊戲觀眾留在Youtube上,因此許多遊戲勢日 V 同接不輸其他企劃型日 V 。
如果真的想開遊戲,你可以稍微做點企劃。
例如:
玩《黑暗靈魂》死一次捐10元、每30分鐘讓觀眾票選一個負面條件。
幫遊戲實況增加一些段落感跟節目性。
Youtube最大的麻煩就是「封面」與「企劃」
「企劃」 就像是一台汽車,「封面」就像是燃料。
再好的車,沒有燃料都發不動;但給再好的燃料,一台破車也跑不快。
所以要拼命想封面、拼命想企劃。
國外頂尖 Youtuber Mr.Beast 一部片可能會換到「5張」封面。
對沒概念的人一定會覺得 「太扯了吧? 一個影片換那麼多封面幹嘛?」
一張好的封面可以幫你把流量翻倍。
我自己的經驗,翻兩倍到三倍流量都是家常便飯。
有時第一張封面可能不會抓到觀眾的胃口,所以通常都會多嘗試幾次。
直播的話我自己體感也是差很多,好的封面跟壞的封面 差不多會有 20%~40% 的同接漲幅。
每一張封面差不多都是花 1 小時以上在思考跟製作。
標題怎麼下、圖片怎麼選、怎麼排版、怎樣才吸引人?
這些都會榨乾你的腦袋。
如果你想擺爛封面,那乾脆不要選擇經營 Youtube
- 封面:吸引人
- 企劃:留住人
就這麼簡單,但也就這麼難。
p.s.
這裡有一個我常用的封面參考網站,大家可以看看:
企劃品質不能落差太多
Youtube 的命脈就是「演算法」
如果你丟一些爛企劃,很無聊,封面又不認真做,同接開始降低,你就會被「滾雪球下坡」:
企劃不好 => 流失觀眾 => 演算法知道觀眾不喜歡你 => 流量下降
「沒做好企劃 寧可不開台」
(相反的你一直推出好企劃 演算法也會幫你滾雪球衝上去)
最後提一個Youtube的缺點:
如果你是一個新的Youtube頻道你會需要「基礎流量」
你開了一個新的頻道 但「演算法不認識你」
如果你能從一些社團、FB、巴哈論壇等地方,找到第一批看你的觀眾,演算法才能開始從這些留下來的觀眾分析「他要幫你找哪些觀眾」
那這個基礎流量當然是越多越好。
所以一些日V企業勢這方面就很有優勢,剛推出的新人就能依靠品牌給足流量。
如果你是經營Vtuber 能找「有流量」的企業帶你開頭是最好,每間企業能給的資源不同,但我認為「能給流量」才是最重要的。
「企業勢Vtuber的起點是公司給的,終點是自己決定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起點 通常也很難往上爬,寧可砸多一點資源在開頭,有個好起頭
也不要後續拖著爛掉的演算法拼命砸錢求他變好。
可以考慮在出道時 找一些Youtuber業配 如:老查呆呆
雖然影片業配的費用 通常是要公司等級才會「考慮」承擔,但 FB、IG、Twitter 的貼文工商費,其實是「個人」就能負擔的起。
也許不會留下所有觀眾,但至少演算法能從被留下的觀眾,找到相近的觀眾推薦你給他們看看。
沒錯!
自我宣傳的時間到了!
只要跟我說 看了「給菜雞的實況指南」來找我業配!
FB、IG、Twitter業配 可享8折優惠! 台V限定
建議去Youtube的類型:
1. 企劃能力、美術能力、執行力兼具的人
2. 比起身體拼命 更喜歡腦袋拼命
3. 對時事、流行話題有敏銳度
4. 能規律安排工作 定時開台的人
建議工作分配:
每天:吸收資訊、寫企劃、執行企劃、作封面 共8-10小時
開台:一週2到4次 一次1~2小時 (開太多企劃品質會下降)
總結:
看你想要累死 (Twitch) 還是腦死 (Youtube)
不論Youtube跟Twitch在台灣競爭都相當激烈,依照自己期望發展的方向、擅長的領域來選擇平台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天天Apex 卻在 Youtube;如果你一週只開兩天,還去Twitch發展,那真的可以考慮調整一下經營策略了 …。
再次強調:「實況經營沒有絕對」
還是有少部分人 在 Youtube 玩遊戲依然表現得很好。
我的建議只是從個人觀察、經驗、請教 綜合分析出來的答案。
另外推薦各位,開完台「不要工作」
因為開台超級消耗「精神」
關台就是尻尻、洗洗、運動、耍廢、打電動、睡覺
理想的時間分配是:
工作=>開台=>休息
就算你開完台還有力氣工作 那品質也不會好。
p.s.
聊天室軟體推薦 OneComme
這家公司做了很多風格很棒的聊天室,例如我很愛的P5風格。
是我找到非常非常滿意的聊天室軟體,大推!
也能同時抓複數頻道的聊天室對話,如果用Pro版則能有各多聊天室可選 ,以及延遲更低。
二、經營
1. 實況就是吸跟吐
實況要做效果、要雜談。
你就要有談資 例如工作經歷、流行文化。
如果你從政過、混過黑道,那你能談的東西 屌甩一般人二十圈。
但你就是個一般學生,順著父母期待乖乖長大,目前是個社畜,你有什麼好跟人家聊的東西?
所以,去吸收新的東西,把你人生的所有東西 都轉化成聊天話題。
我買股票,沒賺錢,沒關係。
我跟大家聊股票 賠錢笑哈哈
整天看動畫,那就看更多資料,更深入與大家聊動畫有多好看。
一直開台,不去吸收新的東西。
談資很快就會消耗殆盡,你就會變得很無聊,就算你是在看抖音幹片、玩小黃遊、 刷手遊、看Dcard幻想文,都要思考怎麼轉化成「在實況上的聊天話題」或「做效果用」的梗。
總之不要只顧著一直開台,多享受喜歡的東西 ,並思考怎麼轉換成話題。
2. 選擇題材 + 剪精華
如果你是從零開始,沒人認識的小咖,你就必須依附在別的東西上,讓觀眾看到你。
例如:熱門遊戲、介紹最新的3C產品
把這概念轉換到實況上也一樣。例如 FGO、神魔之塔 當紅時,不少實況主就順勢上來。
近年的原神也是,找一個你能發揮的的題材,分享抖音幹片、迷因也行、大談時事也好。
總之找個「題材」 吸引別人認識你。
如果經營Youtube的話,一定要把這個題材剪成精華,更容易觸及陌生觀眾。
以我來說 就是剪我的實況節目「手遊快篩」精華。
靠精華觸及觀眾,讓觀眾回流到實況上。
剪精華是最容易觸及陌生觀眾的方式,你要認識陌生的日 V 一定也是先從精華開始看,同樣的道理,也是應用在自己身上,這就是個長期投資,不是說做了就有用。
但不做,就很難成長。
3. 攻佔沒人開台的時段累積觀眾
這道理很簡單:某個時間段開台的人很少,你就有機會撈到這時間想看台的觀眾。
而當你養出一定的粉絲量 更多人認識你後,就有機會把這些人慢慢帶到其他時段。
4. 多看實況 多學習 多複製
沒別的。
這行所有表演都是免費攤在你眼前,這麼多東西能學,不學一下嗎?
多看你想成為的目標,分析他有趣之處,你是否能做到?
想想你能做的事,找到以此方法成功的實況台去學習。
例如:
你想開聊天台,就要找很會聊天的實況主,看他怎麼聊?怎麼跟粉絲互動?
他是一邊逛網頁嗎?一邊聽音樂嗎? 通通學起來。
別人現在都在玩艾爾登法環 超級大流行 不玩嗎?
實況就是他做什麼 你做什麼 跟跑步游泳一樣(X)
不要整天想著自己多獨一無二。
如果你是獨一無二的天選之子,你就不會看這篇文了。
總之把別人的實況方式拿到手上變成自己的風格,誰不是聊天、打遊戲的呢 ?作業乖乖抄起來吧。
5. 觀眾是喜新厭舊的
做完一個可以長期經營的節目。
恭喜!
那你該準備第二個長期節目了。
同類型節目會有邊際效應,簡單來說,觀看會遞減,觀眾會看膩,就算內容你一直求新求變。
但同樣的架構觀眾總是會膩。
這是正常的,不是誰的錯。
並不用馬上捨棄現有節目,但你必須在感受到邊際效應時,立即認真準備第二個長期節目,繼續接住你的觀眾,否則你就只能看流量慢慢凋零。
舉例:假設你是在家吃美食評測的節目
這個節目邊際效應開始了,你下一個可以變成外景美食節目或是變成料理節目 。
盡量以同質性不要差異過大的型態轉變
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要強調不要過於依賴少數粉絲,因為粉絲會看膩,粉絲不可控。
人對「娛樂」是喜新厭舊的
「並不是你不好」
因為實況是「娛樂」 並非生活必需品。
為了「健康」我願意吃難吃的水煮健康餐,但「娛樂」我不會勉強自己看一個看膩的實況主。
你的粉絲一定會看膩,這是必然的結果,所以持續出新節目、新企劃、新的內容、玩新遊戲,就是為了保持粉絲新鮮感、觸及新的粉絲
開頭有提到:
個人特質不強的人 不一定失敗。
個人特質很強的人 走錯方向也會紅不起來。
如果是走個人風格很強的路線。
觀眾開始看膩你之後,比起特質薄弱的人是更難轉型。
因為「個人特質」不是企劃 沒辦法說變就變。
而且就算你硬改了個人特質 但假設轉變後的特質沒打中觀眾。
你要轉第三次、第四次? 你是多重人格嗎?
個人特質弱可以用企劃、談資跟事前準備腳本來彌補。
我認為學好企劃能力 更能應對環境變化,而網路產業就是個變化飛快的環境,多的是紅極一時,但環境一變就被刷下去的人。
所以不論你個人特質強弱,學會企劃能力都能讓你再這行走的更穩,就算你實況經營失敗,也能靠這項能力找工作。
如果是走個人特質的路線。
建議是拼2~3年把錢賺個夠,未來就算沒那麼紅,只要能穩定賺生活費 ,靠前幾年累積的資產還是能過的比一般人好。
個人特質弱的人,成長期會比較長,但時間到了 也是有機會翻身,而且穩定性更高,有更長的職業生涯。
兩者各有優缺。
三、變現
現在流量變現比以前容易許多
過去廠商喜歡找1到5個大咖宣傳一個項目
但大咖相對小咖難以控制
畢竟大咖不缺你一個工商
所以他們可以更有脾氣、更有議價能力
因此這幾年多數公司更偏愛找大量的中小咖發業配
能穩定同接300以上應該就有機會接業配了
這是從零開始的小咖 要存活下去最容易的方式
我認為這也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
建議先以這個方向努力
另外就是賺取Youtube廣告收益
但必須說 真的難賺
直播的廣告收益超低 撇開不談
通常是剪精華才有機會達到比較高流量 賺到廣告收益
但能靠廣告收益賺錢的 大多都是已經紅了的人
才能達到 廣告收益 > 剪輯費
不然大多數都是 剪輯費 > 廣告收益 越剪越虧
但剪精華是為了推廣自己 所以該剪的還是要剪
經營Youtube不剪精華 會非常難成長
而接業配時 通常也會接到需要剪精華的合作 價格也會比較高
雖然廣告收益對小咖來說 相當難賺
但剪片依然必須做 至少請從Shorts開始
另外團購、斗內等形式我比較不熟 就不多談
但靠斗內 不接業配賺滿滿的人
流量看起來有夠低 但團購賺滿滿的人
這些我都見過 所以流量變現不是只有一種方法
但我還是鼓勵大家 這一行有流量就是王道
靠少數粉絲變現 承擔的風險相對高
因為粉絲是殘酷的 不可控的 喜新厭舊的
他可以一瞬間就不喜歡你 再也不看你
只要觀眾基數足夠 就算少一個大乾爹 少了一筆大訂單
你都還是能活下去
我是比較注重抗風險的人
有點老派 但至少不會輕易倒下
所以不論是依賴斗內 還是接業配賺錢
把流量做大一定要放在長期執行的目標上
如果你是追求拼一兩年內賺好賺滿退休的類型
確實可以拼ALL IN一個項目賺爆
收入結構崩盤後就收手
強調穩定、分散風險 是因為這行業本身就是不穩定的工作
賺得多的月份跟賺得少的月份可以差3~5倍
所以穩定性就會比一般行業更重要
四、心態
這行就是個吃心理狀態的行業
昨天同接500人 今天剩300人
上個月賺10萬 這個月剩3萬
心態就開始炸裂了
但這就是「業界常態」
起伏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商案的淡旺季
可能是你的粉絲看膩了 必須做出轉型
可能你的粉絲是學生居多 現在剛開學
你可能會經歷半年的低潮 再往上衝
但也可能爽半年 低潮兩年
這行非常容易得心裡疾病 我沒在開玩笑
網路產業就像走在透明的天橋上
你知道前面有路 但你會害怕
不知道下一步會不會走錯摔下去
每天在這份壓力下 很難不生病
所以我為什麼強調「穩定」
因為穩定 才能讓你低潮時也能確定自己可以活下去
不用擔心下個月有沒有錢繳房租
有穩定的心態 才能有穩定的產出
否則就是負面連鎖效應
心態崩了=>企劃寫不出來=>實況不有趣=>人數下滑=>心態崩了
關於心態調整有以下幾個建議:
1. 劃分工作與休息的界線
固定休息時機 (包含但不僅限於睡覺)
這行工作時間本來就不固定 所以很難說「幾點~幾點:休息」
建議以「時機」來判斷什麼時候要休息
例如前面提過 「開完台」這時候精神早用完了 就好好休息吧
有固定的休息「時機」比較能讓心進入「休息狀態」
我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讓工作與休息的界線太過於模糊
導致疲勞與壓力一直累積 創作能量大幅下降
劃分好休息時間 真的非常重要 請務必注重
2. 穩定收入 就能穩定心理
收入穩定能減少心理極大的壓力
手上最好維持著3個月沒收入也能活下去的「現金」
這筆錢最好不要動
這就是你的定心丸
只要他存在 你就知道自己不會有事
當動到這筆錢時 你也可以提前產生危機感做應對
前面提到的 不要過渡依賴少部分群體的收益
因為這收入浮動過大 很影響心態
假設:你只靠少部分粉絲抖內
可以先把錢花在外包剪接上 觸及更多陌生客群增加粉絲
這樣就算原本的粉絲不抖內了
你也擴張了粉絲數 有更多的方式可以變現
並不是說靠斗內不好
而是這樣的收入結構很容易崩盤 太看少數人臉色
假設原本是 50位觀眾中有2人斗內你5萬
那把粉絲結構變成 100位觀眾 有40人斗內你2000
雖然賺比較少 但安定性就會高很多
簡單來說 我推崇的是不過度依賴「單一」項目
以我自己為例
我的收入結構差不多是:
主頻道業配40%
副頻道業配40%
YT廣告收益15%
SNS業配5%
今天不論哪一個項目表現不好
我都能靠別的項目支撐
所以我經營Youtube8年 經營實況1年
除了頭1.2年稍微有收入壓力外 幾乎都沒這問題
3. 不要整天覺得自己很爛
誰誰誰 在Twitch都不認真開 但依然是超級大台
誰誰誰 明明是小台 但每年都有數幾百萬斗內
誰誰誰 就單純開台玩3A大作 就千人大台實況頂流
為什麼我做不到QQ
那些都叫做業界頂尖
業界頂尖 不是單純的天才
是又努力又天才又有機運
每個行業都有那1%的存在
大多數的人也都會只知道那1%的人
但一個行業一定有底層 中間層跟頂尖
實況跟一般行業不同
大多公司最底層還是會給你2萬5有飯吃
實況圈 抱歉底層一個月可能賺不到一萬 怎麼活下去自己想辦法
但到中間層的收入就有機會超過上班族
你的優先目標是進入中間層 存活下去
再看機運與磨練 有沒有機會成為頂尖
你必須認知到 上面那些人是頂尖的存在
以他們為目標去學習 沒問題
但不要看了他們後 覺得自己很爛
他們本來就是這行業的指標人物
學習、觀摩、崇拜 但不要拿來跟自己比較
也不要整天覺得沒人喜歡你
會幹這行的人 除了我以外腦袋多少都有點問題
想來幹這行 一定是因為你覺得
大家會喜歡你的實況
大家會喜歡你 所以才做的吧
難道是你媽逼你大學填志願 填實況系嗎?
不可能吧 一定是你自己想幹的吧
所以請自戀一點 大家都喜歡你
順帶一題 我幹這行是為了逆轉家境
我不覺得自己能成為1%的天才 但我相信一定能做起來
所以能做到現在 我完全不感到意外
我知道自己是什麼程度的小咖 但我自戀也自信
4.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這句話 可以應用在很多地方
但實況也是如此
現在紅艾爾登法環 你跑去玩獨立小遊戲
現在紅惡靈古堡4 你跑去玩日式RPG
在Youtube每天打5小時APEX
然後靠背說 嗚嗚嗚我努力好幾年都不紅
好了啦老哥
硬要走難走的路 就要承擔後果
我不會說 上面那些作法不可能成功
這圈子就是很多奇異的存在
但必須承認 這些逆著走也能成功的人
多數也都是有獨特的天賦 或過人的特殊能力
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 硬要這樣走
沒紅也只是剛好而已
還是選擇安全的路走
那些大台多學多看 紅什麼就乖乖照做
剩餘時間的你還是可以作自己
但該做的都不做 就別抱怨怎麼都紅不起來
該做的都做了 但還是沒紅
好 那你可以抱怨了
5. 兼職or全職
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我放在心態這一個項目討論是因為這確實跟心態有關
雖然過去許多前輩都是建議
先有正職工作 用剩餘時間開台
但像我前面說的 這行工作基本上都是10小時左右
如果你一天先上8小時正職的班 你要怎麼做另外10小時實況?
所以你經營實況的時間肯定只有5小時不到(包含開台)
那這對我來說就像是
你想當職業運動選手
但你每天只花別人一半的時間訓練
你想只靠一半的時間打敗其他人
憑什麼?
沒錯 憑你天賦異稟 你是萬中選一的天才
我沒開玩笑
我真的覺得能一邊做其他正職
然後還能把實況經營起來的人超級強
就像是早上當工程師 晚上當日本料理廚師 他不強嗎? 超強的吧
但多數人的情況都是
被正職跟經營實況磨到心力憔悴
上班先消耗光了精力 實況沒力氣經營 沒起色
越做越無力 數據越來越爛 心理壓力炸裂
最後身心俱疲退出
我不敢說鼓勵各位離職 全心全意當實況主
畢竟這是一條不安穩的路
請各位好好考量生活狀況 再決定要不要進入這一行
保守估計 多數人前半年到一年應該都賺不到錢
以我自身為例:
實況前半年都在摸索、嘗試、磨合團隊、規劃節目
半年後節目有起色 近三個月開始接到業配
每個月能打平經營成本+小賺
五、遊戲選擇
最後整理一份我建議的實況遊戲選擇
大方向就是「容易做節目效果」的遊戲
以及我自己的觀察 多數人表現比較差的遊戲 建議別碰
重點是要找能做「實況效果」的遊戲
你打APEX可以滿口幹話 每個死 每個擊殺都有幹話 而且超好笑
那絕對沒問題 但你悶悶的射 死了只會 唉唷又死了
抱歉那就是死人遊戲 別開了
挑選有點空間給你講幹話 有空看聊天室與觀眾互動才是最重要的
再次強調只是「建議」 適用「新手實況主」
推薦
手遊:最推薦
。遊玩人數多
。大多節奏不快可以有時間做效果
。很適合邊聊天邊玩 陪伴感高
。抽卡環節通常都能拉高觀看數
可以從巴哈排行挑人氣高、穩定經營長久 而且是台版的遊戲
不要挑只有日版的 太高冷了
有台版沒台版 那個熱度差非常明顯
FGO:值得額外拿出來講
FGO 死忠粉多 通常開了能有一定流量
抽卡的1%世界線 很有實況效果
而且一章一章劇情很好找斷點 推薦沒玩過的人可以去玩
原神:也是同理 現在聲量比 FGO 更高
開下去馬上就能感受到觀看人數的熱度
不過需要花心思遊玩 否則觀眾會漸漸流失
如果你真心喜歡這款遊戲 那它值得長期經營
痛苦遊戲:JUMP KING、壺男等等
不用多說吧 觀眾看你受苦就是快樂
很累但有效 趁有熱情的時候多玩一點
我現在已經沒力氣了
恐怖遊戲:這也不用多說 絕對是優質
如果你真的要拯救同接 開下去吧
不推薦
JRPG:第一次實況還行 之後同接會大幅下降
而且基本50小時起跳 要斷還不好斷
斷尾還會被遊戲死忠粉絲罵 吃力不討好
獨立遊戲:大多獨立遊戲名氣偏低
你需要的是大家知道的遊戲 來吸引人
不過有例外 例如國產名氣大的遊戲
那反而變成必玩的項目 例如返校、還願等等
FPS:APEX 特戰英豪
超多人愛開 但我認為超超超超超超難經營
只適用技術超強 或有基礎觀眾的人
除了那些頂尖實況主跟職業選手 很少人經營好的
多數都是在折磨觀眾
純劇情遊戲:觀眾需要專注看 一分心就跟不上
但大多實況都只是想要個陪伴 不會太專心在實況內容
除非能一次玩完 不然別碰
音GAME:你會需要太專注在遊戲上
不好做實況效果跟看聊天室
有好有壞
經典老遊戲:是個需要仔細考慮的選擇
記得先考慮實況效果 並排除不推薦的類型(劇情、JRPG)
黑暗靈魂、魔界村 都是觀看有趣 也有實況效果空間的遊戲。
競技遊戲:LOL、OW2等等
如果在熱度高的時期可以測試一下效果 例如LOL世界賽
反正免費又好斷尾 嘗試一次也沒關係
但通常很考驗你在這類遊戲的實況效果
我就不太擅長競技遊戲中做效果 節奏太快我腦袋轉不過來
我偶爾會玩競技遊戲 但我幾乎不實況
3A大作:是個困難的選擇
選對了很賺 選錯了很苦
因為3A都會有大量宣傳 這也會增加你曝光的機會
甚至可以配合企劃一起下去搞更大的節目
但結果遊戲雷聲大雨點小 或BUG多到玩不下去就很尷尬
而且價格都1800起跳 還要看實況主本人跟遊戲的適性高不高
例如你FPS很爛 還玩FPS就很尬
3A只能說 慎重選擇 需要很瞭解自己的實況風格
白癡遊戲:總之就是那些看起來很奇怪的白癡遊戲 你懂的
這種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但優點是通常不長
大概玩一次就夠了 試錯成本很低
刷刷GAME:POE、線上遊戲、刷寶遊戲等等
一般偏向不推薦 但看過不少專門經營這類遊戲的實況台也很成功
雖然不算大眾 但也事隔幾年就有話題大作推出
隨意開個一兩次玩玩 效果不大
但以專注的形式經營是可以的
農場類遊戲:這是我不擅長的類型
但我觀察好像很適合聊天 可以一邊種菜、挖礦跟觀眾互動
效果好像還行
雖然有些遊戲很難實況
但可以花時間經營自己的遊戲標籤 增加這類遊戲的觀眾
例如我有特別把魂系全通關 類魂遊戲也會找來玩
所以多少有培養出一些魂係的觀眾
未來推出類魂遊戲 我實況就會有一定的基礎觀看量
但我還是比較建議 經營我推薦的遊戲類型為主
像是JRPG這種 可能花很多時間都很難經營的有起色
六、基本練習
我幫助理安排了一套基本練習
目前效果還沒驗證過 僅供參考
1. 每天至少看一篇文
可以是新聞、Dcard幻想文、我這篇文
環保議題、財經話題、運動賽事分析、AI討論 全部都OK
這些沒辦法成為即戰力 馬上讓你提高流量
但日積月累你就能有越來越多的談資可以用
這就是累積 累積 累積
這方法是取自媒體相關的補教老師
我大學轉學考 要考媒體相關科系時
老師給我們的作業就是每天看一份報紙
我覺得效果很不錯 所以才安排這個訓練
2. 深入你的興趣
不要讓興趣停留於表面
例如:一部電影很好看 你可以去查一下他的資料 認識導演跟演員
喜歡某款遊戲 可以多去思考「為什麼 你喜歡這款遊戲」
當然沒有要求你 連遊戲製作都學起來 攝影機都扛起來(如果你會 那當然更好)
反正本來就是你喜歡的東西 就試著多深入一點
讓你能聊的不只是「這部電影好好看」
除非你個人特質超強 光講廢話就很可愛 很帥 很迷人
其餘的凡人 就努力做更多準備 來彌補自己的不可愛、不迷人吧
3. 每週寫一個企劃
不管這個企劃會不會執行 寫就對了
連怎麼執行 需要哪些素材都要做
最終如果你覺得效果不好 可以不發表這個企劃
但也許哪天你進步了 能再回頭把它完善
寫爛越多次 你才會越寫越好
怎麼知道企劃好壞?
你多出幾個企劃 執行後看流量就知道答案了
你就會慢慢培養出對企劃流量的敏感度
每週寫是短期一定要做的
長期目標是 累積一定經驗後 做一個能長期經營的節目
4. 每週剪一片Shorts
其實應該是每週至少剪一片5~10分鐘的精華更好
但考量到時間 跟Shorts的效益
先試著維持一週一片Shorts就好 可以穿插在你沒開台的時間點發
這是為了維持自己有觸及陌生客群的機會
以及保持出片的習慣
5. 多看別人的封面、精華
封面除了學 就是學 沒別的
我做了八年 但去年才痛定思痛學習Photoshop 認真作封面
推薦可以參考「GQ」 他們封面真的很讚 配色、留白、標題都很強
https://www.youtube.com/@GQTaiwan/videos
精華我推薦「現在宅知道」字型跟配色都很符合現代人的眼光
https://www.youtube.com/@cbotaku/videos
有時候看到一些精華 字型、配色太老 就會很勸退
精華影片 比起花俏 不如安全一點 字的配色可以黑、白、淡色就好
我把「現在宅知道」當字型、配色的審視標準
不用剪的很花俏、不用特效多 但字型、配色不能醜
醜是再多的特效都救不了的
以上是我認為的基本訓練
大多是我去年經營實況頻道一直在做的事
因為我要請人剪精華 所以要有一個依據 就找了宅知道
GQ則是我學Photoshop後很常練習模仿的對象
Shorts則是未來的趨勢 這是Youtube官方認證過的 多少要碰一點
至於其他的就是我這八年累積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有用
這些訓練看起來很鬆是考量到多數人時間
沒辦法突然加入大量時間的訓練 所以先安排輕鬆一點
當你已經熟練後 每個項目都可以增加
例如:shorts一週三片、每週寫2個企劃
另外如果是想走歌唱路線 上歌唱課我覺得還是蠻必要的
雖然錄音能修飾一些缺陷
但主力應該要放在直播歌回上 比較能創造流量
這就要吃現場功力了
很多人都過度依賴自己的音色 雖然乍聽之下很棒
或許低沉有魅力、獨特的煙嗓或甜美的嗓音
但幾次歌回下去 破綻就出來了
粉絲只會跟你說很棒很棒 所以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但我的觀察 能長期靠唱歌紅起來的
不一定音色很獨特 但演唱實力都真的很不錯
比起音色好聽 能唱出穩定的歌回我認為更重要
不過這就真的是我的觀察啦 僅供參考
結語
把這些行業的眉角分享出去對我有什麼好處
我從2015年開始經營Youtube
我清晰的感受過產業成長 有多大的影響
動畫評論Youtuber在2015年 能接的業配非常少
但2018開始到現在 產業規模不斷增大
我能接到的合作類型也越來越多
所以我深知產業成長對我的好處
我今年已經要32歲
我喜歡當Youtuber 喜歡當實況主
但我沒什麼力氣更突破自己
別說1% 成為業界前20%都很困難
比起要求自己從80分進步到85分
不如教人從0分進步到60分我還比較擅長
而更多人成長 就能讓產業成長
已經在中間卡好位的我 自然能優先享受到產業成長的紅利
所以我也不是在跟你無私奉獻
一切都是為了我自己
比起死守著一塊小餅搶著吃
不如大家一起把餅做大 大家都吃飽
所以只要這篇文有幫到你
對我來說就有幫助
抖內連結: https://reurl.cc/Q4D8lp
好,以上就是 A jie 的超詳細實況新手包,以下是 A Jie 的頻道跟平台,記得訂閱起來嘿!😎
twitter 原文連結 →點我傳送
google 檔案連結 → 點我傳送
YT: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4JzeAkgTsyJDEkWC11PoA
YT LIVE: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YKhjw4BT72a1DYDzbXeb_g
FB:
https://facebook.com/AnimeJie/
TWITCH:
https://twitch.tv/leeajie
IG:
https://instagram.com/a_jie1125/
TWITTER:
各位有想看其它自媒體經營的筆記,請點下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