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老師 X 黑蟲倉庫

  • 小故事
  • 黑貓開箱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鼠婦超人
  • 黑貓老師YT頻道
    • 黑貓老師YT
    • 黑貓創作報YT
    • 黑蟲倉庫YT
  • 新書推薦
    • 千萬網紅KOL圈粉營業中
    • 甲蟲超人超圖解
    • 歷史就是戰
  • 預約頻道健檢
  • 關於我
黑貓老師 X 黑蟲倉庫 > 實況

黑貓實況新手包:開台直播入門就看這一篇!

2021 年 9 月 7 日 by kurtsunx

此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1.09.07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這篇會放一些我這幾年開台直播、還有一些電腦設備、3C的心得!

各位可以直接點選有興趣的標題進入文章 (灰色的就是想寫但還沒寫完的,我會盡快補齊!)


【實況主新手包】

如何當個實況主 (初心者)

如何當個實況主 (進階篇)

如何當個實況主 (專業篇)

OBS設定


【實況主新手包】

開台的遊戲選擇

成為Vtuber前需要作的準備  feat.懶貓


【硬體懶人包】

◆ 實況機組裝懶人包

◆ 硬體參考選購菜單

◆ 黑貓老師的設備


【實況機 DIY:硬體介紹】

◆ 處理器 (CPU)

◆ 主機板 (MB)

◆ 顯示卡 (Graphics card)

◆ 記憶體 (RAM)

◆ 硬碟 (SSD&HDD)

◆ 機殼 (Chassis)

◆ 電源 (PSU)

【實況機DIY:周邊介紹】

螢幕

鍵盤

滑鼠

喇叭

耳機​​​​

麥克風 

擷取盒

不斷電系統 UPS

 

 

【實況機DIY:開箱】

直播控制介面:Avermedia Nexus

 

 


有任何實況與直播的問題,也歡迎直接到FB來問我喔👍

最後,偷推一下我的YOUTUBE頻道,求訂閱: 😊
sub yt拷貝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gaming, nvenc, OBS, obs設定, streaming, vtuber, 入門, 實況, 實況主, 懶人包, 推薦, 教學, 新手, 直播, 硬體, 設備, 軟體, 遊戲實況, 遊戲直播, 開台, 電競

想成為Vtuber嗎?當V前需要作什麼準備? (feat.懶貓、懶貓子rumi)

2021 年 8 月 5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也許是因為我直播也套了V馬六的皮,所以偶爾也會有些同學來問我:

「黑貓老師,要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Vtuber呢?」

但 … 其實V馬六只是facerig內建的皮,很陽春,根本談不上是個V。

所以我沒辦法給專業的回覆,頂多給點開台的建議,幫大家做點心理建設…。


…但就在此時!!

懶貓剛好發了一篇PO文,完美回答了我們這個問題!

懶貓是twitch有20萬追蹤者的實況主,是實況界的大前輩了,懶貓子Rumi也即將V出道!所以聽懶貓的建議比較有用啦!我馬上發訊息去問懶貓:

「懶貓懶貓,你那篇PO文可以讓我貼在BLOG嗎?」

「好啊,行! 」

 

所以,以下就是懶貓給「想成為Vtuber的人」的建議:


 懶貓:

真心建議現在要進入V圈,想成為Vtuber的人好好思考。

其中,「妳願意為了夢想放棄多少?」 是第一道,也是最重的課題。

 

舉例來說,雖然我不是Vtuber,但我已經三年沒有跟現實朋友玩過遊戲。

我認為Vtuber這行業更具有所謂的隱密性在,其中妳是否願意為此放棄幾乎所有現階段的朋友圈與聯繫是一大門檻。

這也絕大程度影響到妳的幹勁,就像Holo的CEO yagoo所說,現階段市場上在面試Vt應該都是以幹勁為最重要,其次才是能力,因為沒有幹勁不願意為了夢想放棄些什麼,真的不適合成為Vtuber。

相較之下如果有能力,但不想放棄一些什麼比較建議成為網紅。

 

再來,第二道課題就是投入,像虧喜所說的一樣,一套”不錯”的皮的造價是可以很昂貴的,繪師費用、Live2D建模、電腦、手機等等等的太多資源。

我們先不論電腦跟手機,這或許可以自備,但皮的繪師費用如果要貴是真的可以貴到飛起,幾萬至十幾萬至數十萬都有可能。

(可能有人會認為怎麼會這麼貴,但實際上一個好的皮現在不可能只有一套衣服,多套衣服多種變化這光分層就是百層至數百層起跳)

(這還是建立在這位繪師媽媽要很愛妳,如果繪師媽媽不愛妳真的會很痛苦)

Live2D建模的話通常厲害一點的也都要五到十萬台幣。

(而且現在要找到有檔期的Live2D師還很困難,有些強大的Live2D師現在都在接歐美的單排到明年中以後了,畢竟對歐美的薪資水平來說這個數字還算簡單支付)

 

當妳完成了這麼多以後才回到最現實的話題:

「百家爭鳴,為什麼要看妳?」

現在已經不是當時四天王的年代,同樣有Vtuber這個標籤的人大有人在並沒有一定要選妳的道理在。

當然也不是一昧的潑冷水 ,實際上我是非常相信現在台灣Vtuber市場是有機會被打開,廠商會慢慢認知到其實Vtuber的觀眾含金量很高,未來商案接起來的機會就會高。

(講老實話現在台灣Vtuber的感覺跟當時圖奇很像,是有機會撐住並且長久經營的)

當然,妳不想投入這麼多資金的話可以去徵選。

但我個人建議去之前想好幾個問題:

  1. 妳的夢想是什麼 去了這家公司能夠完成嗎?這家公司願意幫你完成嗎? 如果不行 遲早有一天妳會覺得再待一秒都是折磨。
  2. 妳願意為了妳的夢想放棄些什麼?

但我還是很相信台灣Vtuber的市場是很有機會的,只是抱著有皮就能夠成功的心態或是總覺得自己會是天選之人的話 真的會很痛苦。

 

祝各位成功!


同時,懶貓還在留言補上了他認為一個Vtuber所需要準備的東西:

  1. 第一支影片(PV)(出道直播?)
  2. 想名字 (粉絲名) (口頭禪) (記憶點)
  3. 粉絲觀眾的輪廓、未來商品的想法、Art的想法?
  4. 器材(包含電腦、手機、麥克風、混音器、擷取盒、遊戲機等等)
  5. 創建社群、管理社群、思考社群轉推、fanart等Hashtag
  6. 創建YT頻道、宣傳
  7. 聊天室貼圖、YT會員福利、會員標誌、聊天室規則
  8. 嘗試想出兩個月一次的企劃與長期企劃跟生日企劃
  9. YT開場、轉場、結尾的影片
  10. YT配信時的BGM
  11. YT配信時的背景
  12. 歌唱勢的原創曲、cover曲 繪圖費用、PV費用、詞曲費用(原創曲大約一首80~120萬日幣起跳)
  13. 企業勢 合約簽法、拆成、是否團體、聯動可控性
  14. 初配信內容與眾不同的地方?
  15. 觀眾應對方式,SC應對方式,會員應對方式
  16. 常駐內容,會員配信內容
  17. 夢想與希望的企畫方向
  18. 隱藏所有中之人資訊
  19. Logo製作(或委託)
  20. Live2d的學習(必要 因為媽媽不可能沒事幫妳增加物件 一定是自己搞)

懶貓同時覺得,如果沒辦法做到下面兩點,大概就可以95%放棄了。

1.一天內想到自己初配信要做些什麼,還有兩周內的每一天配信要做些什麼
2.自己試著開一次直播 當自己的觀眾 看的下去 且覺得有趣

「如果上述全部都找外包,沒有人脈 … 那我估計開局就得先燒15~50萬台幣」

「順帶一提,自從我當懶貓子經紀人以後,我一天要在她身上花8個小時左右,所以覺得可以躺賺的真的很難。Vt真的靠愛與夢想撐著」


最後懶貓放了一些當V可能會用到的工具:

【Discord】通話時自動閃爍說話者的圖片
https://hackmd.io/@f6bfb5/Hk3HU8kUI

hololive的會員福利
https://cdn.discordapp.com/……/85533220……/unknown.png

YT聊天室CSS產生器
https://chatv2.septapus.com/


以上,有沒有覺得很有幫助啊?😉

(看了我都想開始當V了呢)

大家記得要去看懶貓子的直播喔!  (ゝ∀・)+

8/6 晚上8:00 初配信喔

↑ ↑ ↑ 點圖傳送頻道  ↑ ↑ ↑

懶貓子youtube

懶貓子FB

懶貓子twitter

懶貓子貼圖

懶貓FB

懶貓twitch

懶貓discord


好,感謝懶貓的筆記 ~😎

 

 

還想看更多經營自媒體的方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8UwU9fmhPA

各位有想看其它實況或網路經營的筆記,請點下圖   ↓ ↓ ↓
人氣經營馬六.jpg

 

 

 

分類: 自媒體經營 標籤: rumi, V, vtuber, youtuber, 台V, 實況, 懶貓, 懶貓子, 直播, 開台

成為網紅的第二堂課:心態篇

2021 年 7 月 29 日 by kurtsunx


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上一篇講完了入門準備,這一篇要開始慢慢地往核心切入囉!

開始前,一樣先感謝BOOM叱咤傳媒的DAVID,沒有他的大力協助就不會有這系列文章的誕生!

各位要是想成為創作者的話,一定要記得把BOOM創作者情報站按讚,就能不斷得到前輩們的各種珍貴經驗與經營技巧喔!

 


好,那今天的主題是:「心態篇」

雖然大家可能已經摩拳擦掌,迫不急待地想要開始在網路上創作了。

甚至很多人已經在自己的平台上有些基礎了。

但為了避免新人投入創作的世界後,發現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太大,弄得渾身是傷,最後帶著傷病與遺憾退出創作,有些事情還是要先講清楚。

畢竟醜話要講在前頭,預防針先幫各位打好,未來在業界打滾時,才會有心理準備面對各種阻礙,對吧?


網紅需要什麼特質

首先新人很想要問的是,當一個網紅需要什麼特質?🤔

很多人可能以為網紅要邏輯清楚、要擅長情緒管理、要時間管理很強、要長得漂亮、要聲音好聽 … 但事實上 … 在每個領域都有無數成功的網紅。

所以最重要的特質,其實是懂得找到自己的優勢,鎖定自己的目標族群,並且保持一顆不斷學習的頭腦,以及一顆不怕挫折的心。

建議可以使用SWOT分析法

拿一張A4紙,中間畫個十字,把整張紙分成四個區塊,然後開始分析:

  • 優點,也就是你的強項在哪裡,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 缺點,則是你的弱點在哪裡,有辦法克服嗎?還是要避開呢?
  • 機會,可以看成分析你個人或是頻道的路線有沒有發展性
  • 威脅,威脅則反過來,看看這個領域是不是飽和了?競爭的對象是不是都卡好位置了?

不管什麼領域,思緒清楚、理性冷靜、願意大量閱讀、培養自己表達與溝通的能力,這些都是只有好處沒有話處的特質,務必要讓自己在技能樹上點出這幾項。


當網紅會遇到的阻礙

由於粉絲其實對網紅而言,算是一種客戶的關係。

所以網紅看似好像對粉絲知無不言,但其實成功的網紅不能透漏太多自己遇到的難處,所以大眾總是誤以為「當網紅好爽喔,每天只要玩就能賺大錢」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 …

當網紅是種非常高壓的工作,而且很難賺,非常吃天賦、也吃人脈、更吃運氣,努力跟收穫常常不成正比。

檯面上的那些大咖們也許真的賺很多,但那只佔不到整個業界的1%,甚至可能有超過80%的創作者,每個月收入還不到法定最低薪資。🤨

總之記得,先做好自己的人物設定,這個人物設定是你,但也不是你,不要把真正的自己全部放在網路上,記得把「從事網紅工作的自己」跟「本來的自己」劃好界線,要有開關。

而且記得,早期就算自己SOLO,也一定會有嚴重的財務問題,工商可能很難接、酬勞很少甚至都只有些互惠,粉絲平常看起來很鐵,嘴巴上都講支持、買爆,但真的講到錢的時候,可能也不會訂閱、斗內或買周邊……。 不論是全職做還是兼職作,一定要假設自己完全賺不到錢的狀況有沒有辦法撐下去,不然經濟壓力一來,肯定是作不下去,或是作得生不如死。

 


面對炎上與酸民

接著就是每個網紅都逃不了的職業傷害:酸民。

酸民無所不在的,但是越有名氣的人就越容易遇到。

酸民完全無解,不管你有多處事圓融、也不管你有多正面優質,只要你在網路上持續不斷的露出,你就一定會吸引到酸民的攻擊。

我們能作的,就只有盡量減少吸引酸民的元素,以及做好心理準備,張開你的AT力場,不要走心,不要讓它們傷害到你。

面對酸民,老實說,若是要長久的經營下去,我會建議不要跟他們正面衝突。

因為敵暗我明,他可以射後不理,你卻跑也跑不掉,這些人要是變成了黑粉,就會到處酸、到處造謠,一有機會就想辦法傷害你。

你也很難去分析這些人到底問題出在哪,也沒有時間去一個一個抓出來對付。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低調的、禮貌的無視或回覆,太嚴重就封鎖。

而在網路上闖蕩,難免會炎上。

有時候炎上不一定是你自己的錯,有時候只是價值觀的對立,或是一時疏失,或者只是在不適當的時機挑選到不適合的話題。

但不管如何,火燒來了還是要想辦法處裡。

炎上的情況很多種,但一般而言,誠心道歉跟冷處裡效果最好。

重點是不要在自己帶有情緒、讀者/觀眾也有情緒的時候做出決定。😐


內容 v.s.行銷

接著回到經營的心態,由於時間跟資源有限,有時候專注內容跟宣傳自己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

常常有人埋首創作,但卻沒人看見。

也有人努力宣傳自己,卻都留不住人。

這就是內容跟行銷上的失衡造成的結果。

我會建議在剛開始時,先累積作品量跟自己的經驗值,時間放在創作內容90%,10%的時間去相關的社群與論壇看看別人的作品,貼貼自己的作品看看反應。

等到自己覺得作品量夠了,開始有了自己創作的SOP與風格後,調整到內容7:宣傳3左右,因為內容的品質跟數量夠了,被吸引過來的路人才有可能被留下來成為粉絲。

直到最後自己的作品質量與數量都夠,也有一目了然的介面與系統留住觀眾,並且有將流量轉成現金的方式後,這時再來考慮慢慢透入更多資源來行銷自己,但建議各一半就是極限了。

千萬不要在自己還沒料的時候大張旗鼓的宣傳。

如果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料,就當作自己還沒有,讓粉絲來幫你確認。


破釜沉舟v.s.狡兔三窟
最後要提醒自己,要有自己的定位,但不用把自己定型。

網路世界變化很快,快的人贏。

新人要不斷保持自己的彈性與創新,並且善用自己包袱不大的特色,勇於嘗試新的東西。

 

所有的平台都能試看看,找一個最適合的當主力,其他當輔助,但不一定要堅持。

例如你可能一開始想當youtuber,結果發現自己有作tiktoker的天份,不要猶豫,馬上把重心移過去,等到那邊紅了,再把人帶回來你的youtube。

或是有出任何新的平台,也要馬上過去試試水溫,萬一適合的話,就趕快卡個位置。

甚至連路線都不用綁定,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邊作邊學,平常就要讓自己做好準備,當機會來的時候千萬不要錯過。🧐


好,今天的【心態篇】就先到這裡。

 

選擇網紅作為職業的話,就會遇上無數的打擊,一篇文章要講完是不可能的。

記得多追蹤一些專門為網紅提供資訊的媒體,例如BOOM創作者情報站,同時也要多認識一些同業、多加入一些網紅的協會或團體,彼此互相交流資訊 (或取暖),能團隊作戰就不要單打獨鬥,這觀念適用任何戰場喔!👍

點我前往BOOM創作者情報站

然後記得黑貓老師跟BOOM創作者情報者的FB也要按讚喔各位!

我們下次見!

(ゝ∀・)


分類: 自媒體經營 標籤: fb, KOL, youtuber, 實況, 心態, 技巧, 經營人氣, 網宏, 網紅

[開箱] 直播神器?圓剛影音場控設備 AVerMedia LIVE STREAMER NEXUS AX310 評測與使用心得

2021 年 7 月 5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今天這一篇是圓剛 NEXUS AX310的開箱文喔!


【影音場控設備是什麼?】

實況主在開台的時候,可以開得很簡單,也可以使用一大堆琳瑯滿目的小工具來輔助。

有的在後台可以提供許多數據給實況主;有的則是可以做效果、增加跟觀眾的互動,提高觀看體驗。

直播介面通常就是獨立出來一個系統,可以整合硬體,提供混音跟快速調整音量的面板,是影音專業人士不可或缺的設備,但通常都是好幾萬起跳。

由於現在越來越多人想一起加入實況與直播 (或是podcast)的行列,圓剛這次出的這個 NEXUS 就是一個可以幫助實況主直播時使用大量功能卻又不會手忙腳亂的好用小工具,而且價錢也在萬元以內,很適合想要在影音作品上更上一層樓的創作者。


【聊聊圓剛 AVerMedia NEXUS AX310】

先來看看這次開箱的NEXUS,代號是AX310。

其實我一直都是圓剛產品的愛用者,以前主要都是用它們家的擷取盒,也知道圓剛一直都有為了實況主打造一系列的直播設備。

但這次的AX310真的是很特殊的產品,官方稱作「影音場控設備」,市面上這類的產品還很少,它等於融合了錄音介面與直播控制器,並把功能整合起來,搭配觸控螢幕、實體按鈕跟旋鈕,讓實況主可以在直播的時候可以依據不同的場合、需求,輕易的用AX310做出各種效果。


【外觀】

從正面看,就是一個觸控式螢幕、4個實體按鈕、6顆旋鈕。


AX310的接口都藏在後面,雖然接口在面板上方會比較方便,但在後面比較好理線,也比較美觀,六個接口由右到左分別為:

  • 耳機輸出(監聽用)
  • LINE輸出
  • XLR麥克風輸出
  • 遊戲機光纖輸入
  • USB接口
  • 電源輸入

同時,有個獨立的電源開關,並送一個有磁性的支撐架可以再增加角度。


【混音功能】
接著介紹一下它的混音功能,Mixer該有的功能大多都有。

除了最陽春的調些等化器(EQ)、音場效果以外,六顆音軌旋鈕控制了六個音軌,三進三出,用按的可靜音,並可以透過監聽耳機確認最終效果。

這對實況主而言可以有很多玩法,因為自己聽的、觀眾聽的,加上麥克風的音軌都是分開的,所以可以快速切換 + 調整。

例如跟其他實況主連線的時候,就可以把一些有趣的音效透過麥克風的音軌播出去製造效果,或是比如說玩劇情遊戲到某個特別感人的時候,就把BGM轉大聲一點給觀眾聽。

p.s. 不過這邊很容易把它搞混成錄音介面的多軌錄音,像是RODE caster pro那樣多軌錄音,但其實是三個音軌進去混音。並分成三個音軌輸出進電腦(system、game、chat)

簡單來說這邊的多音軌就是直播的音訊來源,而不是錄音剪輯用。


【快捷鍵功能】
自訂快捷鍵這是我覺得最好用的功能!😊

比如說我如果玩遊戲的時候,遇到BUG了,這時候就可以用快捷鍵播放一首光明會BGM(X檔案主題曲),製造效果。

或是玩APEX隊友死掉了,就放個sad violin哀悼一下。

這些快捷鍵一頁可以設20格,一共5頁,所以最多可以放100個,搭配起來真的是有無限可能。

而且除了直播,拿來做影像剪輯、音檔剪輯,甚至是繪圖、辦公軟體的熱鍵也非常好用,還能多放一個桌布,隨時看到自己的推,讚讚👍。


【實體按鈕功能】

除了快捷鍵,面板上還有四顆實體按鈕,兩者差異在於:

  1. 手感不同
  2. 比較大顆,可以快狠準的按下去
  3. 不管換在哪一頁快捷鍵都有一樣的功能

對我來說,實體按鈕有一個非常適合的對應功能:就是拿來當V的熱鍵,像我這種有掛V皮的實況主,常常沒有辦法在開台的時候快速切換V的表情模式。

但有了實體按鈕,在開台前多做一些設定就很容易在直播中讓V皮做出本來很複雜的動作。省掉螢幕跟程式切來切去找按鈕的時間。

btw. 不管是快捷鍵、按鈕、選鈕還是外盒都有RGB燈效,也都可以從程式裡面調整。


【軟體帳號管理】
這個功能也很實用,可以直接跟youtube、twitch帳號進行連動,直接在小螢幕上顯示聊天室!

這對雙開的實況主,或是沒有雙螢幕的實況主來說真的超爆幹好用的啦!


【OBS、Streamlabs OBS連動】

整個NEXUS對直播如有神助的地方,就在於跟OBS的連動了!

共有場景、靜音、錄製、串流、來源五個功能。

串流……這個功能只有開台關台時各按一次會用到,我東想西想除了畫面突然出現裸體畫面之類的需要緊急關台以外,應該不太需要設個快捷鍵。

但錄影就很好用了,尤其對於沒有每場都錄的實況主而言,要是遊戲打到某一個部分突然覺得很重要,或是臨時想跟觀眾說些什麼,就設個錄影的快捷鍵吧。

場景也可以設,可以自由自在的轉場,好用。

最厲害的是來源也可以設!這個真的跟快捷鍵搭配起來能做的事情一堆!文字公告、放圖片、開關視訊、給觀眾看畫面都可以做出無限可能啊!!🧐


【XLR接頭】

雖說電腦上使用USB麥克風很方便,但如果想在音質更上一層樓,XLR麥克風會有更多的選擇。

在一片電容式的USB麥克風市場中,XLR也比較多動圈式的可以選。

動圈式的特色是比較不敏感,理論上較不容易收到雜音跟環境音,很適合人聲。

(不過缺點是如果你是很激動型的實況主,常常做些很大的肢體動作,導致嘴巴跟麥克風的距離與角度不對的話,觀眾聽起來會有忽遠忽近的感覺。)

圓剛這次有一起推出一支AM330黑鳩麥克風,就是XLR+動圈式。

如果你是冷靜型實況主,或是也會順便錄音、錄PODCAST之類的,或是單純喜歡湊整套信仰,就很適合帶這支回家。

p.s. 如果你用的是XLR電容式麥克風,NEXUS也有幽靈電源(+48V)可以推。


【缺點】

第一點大概就是價錢了,對於很多剛起步的創作者而言,一台近萬的周邊真的不便宜。不過這種專業的設備因為有不可取代性,所以也沒辦法去計算他的CP值,就是花錢買方便,投資新台幣換取更好的直播品質囉。

接著大概是軟體的部分,這個也很難用文字形容,在玩弄這台NEXUS的時候,心中會一直讚嘆「哇靠,這個你也做得到喔?」但也會有一些「啊…要是可以再…一點點就好了」的小遺憾。

例如「聊天室」就是個超級無敵好用的功能,但卻只能用八格的大小,我想要大一點也不行,也不能調整字體、字體大小;或是「觀看人數」,的確我會想知道有多少人正在看台,但有必要佔掉我四格告訴我這資訊嗎?一格就夠了吧?🤨

不過好在,圓剛有公告說軟體還會不斷地改進,甚至網路上還有更新的排程,真是令人期待!


【總結】

如果預算夠,喜歡在直播中玩效果,對直播品質有更多的要求的實況主,這顆NEXUS還蠻好用的。

我個人是蠻推薦的!👍


↓ ↓ ↓ 開箱影片也拍好囉!😎 ↓ ↓ ↓

 


【更多資訊】

↓ ↓ 點下圖可以連結到圓剛的官網看更多資料喔  ↓ ↓


https://bit.ly/3w2haAh


好,那這篇心得就寫到這邊了,其他實況的心得可以點圖片傳送去看😊:↓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分類: 自媒體經營, 黑貓開箱 標籤: AVERMEDIA, AX310, GOXLR, NEXUS, OBS, stream, STREAMDECK, 圓剛, 實況, 實況介面, 直播, 直播設備

實況機DIY!遊戲實況主需要的組電腦菜單 <2021年6月>

2021 年 6 月 13 日 by kurtsunx


2021年 6月更新情報:

最近有同學來問我「黑貓老師~我最近想組電腦,可是都買不到你推薦的型號,怎麼辦?」

唔,這我也沒辦法 … 😐

我玩電腦二十幾年,第一次遇到這麼複雜又這麼莫名其妙的狀況。

簡單來說……就是新的30系列顯卡性能大幅提升了。遠遠超越上一代的20系列顯卡,所以各家廠牌就把20系列的產線都關掉了。

但也因為疫情,各零件產能大減、全世界鬧晶片荒。同時,還是因為疫情,大家都關在家當阿宅,電腦零組件需求大增。而近期最關鍵的,應該還是Elon Musk這大佬突然砸一堆錢玩比特幣,導致礦潮再起,虛擬貨幣整個飛起來!

(゚Д゚;)

於是一堆礦工開始狂掃顯卡,真正的玩家一張都搶不到,只能抱著空氣顯卡夜裡哭哭,廠商見狀,就把顯卡綁其他零件賣,或是強迫你一定要搭機買。

「這樣就能讓有需要的人買到顯卡了吧!」

但礦工沒在怕的,照樣整台買下來,顯卡拆掉後把剩下整台隨便拋售,這種就叫「礦渣」

有全新又便宜的礦渣可以買,害本來的二手市場也被打亂。

現在……不管是新品、礦渣、二手還是顯卡,要組電腦全都得看緣分才組得起來。

這種狀況下也沒什麼 CP值好比了,能買到就要謝天啦。就算我幫你開菜單,不是天選之人也買不到貨。

如果真的急著要組的話,建議直接到商場跟賣家探聽消息,打好關係。

(´・ω・`)

總之,現在要組電腦,菜單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緣分,建議直接到實體店、或是電話確認,從對方有的型號與組合中挑選符合你預算的吧。3070ti 剛出,鎖算力的顯卡也剛出,虛擬貨幣也因為前陣子馬斯克跟中國政府的新政策而跳水。所以預算夠高的話應該還是買得到。

 

再不然各家有緊急回復2060的產線,這張卡本來CP不怎麼樣,但算力也不怎麼樣,所以反而成為現在組遊戲機一個還不錯的選擇(至少買得到)不然在許多網購平台,甚至把1050跟GT730、GT710這些骨董拿出來當電競機賣了呢 … 🤨


【以下為2020年12月前的資料:】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最近AMD、NVIDIA又推出新的酷東西啦!

所以很多同學跑來問我:
「老師,現在新的實況機要怎麼組啊?o_o)?」

我就打開原價屋,列了一些菜單給他們,順便整理到這邊來給大家參考:


首先簡單講一下CPU最新情報:
AMD剛推出5000系列,就目前情報來看,效能真的棒!不過因為進步最多的是單核效能,我們開台需要的多核多工。

所以……除非是5900X、5950X這兩顆高階CPU。否則買8核的5800X不如買12核的3900X,買6核的5600X不如買8核的3700X。

但講是這麼講。

5600X除了多工小輸一點以外,其他都還是贏3700X不少,在一樣價錢的狀況下,選5600X也是很OK的啦!(不過因為新CPU出來,舊的往往會降價或有綁板子的促銷價 …所以現在組3000系列的CP值其實比較高。)

INTEL部分…

目前的第十代還是被AMD壓著打,擴充性差,CP值低、單核多核都輸,而且看起來11代大概也救不回來。

唯一贏的就剩軟體與遊戲的優化了。

除非你覺得CP值跟預算都不是問題,不然我是不太推薦現在組INTEL的電腦啦 …。


接著聊聊顯示卡最新資訊:

AMD剛推出最新架構的6000系列顯卡。

不論是效能還是CP值看起來都猛到不行,論純打遊戲應該會成為首選。

但對於開台來說…….
NVIDIA的卡可以用NVENC編碼來幫忙串流,加上AMD的驅動跟優化一直都沒有表現得讓人驚艷。

所以,實況機用NVIDIA的顯示卡還是有優勢。

不過尷尬的是:

Nvidia RTX 30系列顯卡現在陸續傳出各種災情,雖說大多都是超頻玩家才會遇上,但就算你是不超頻的一般玩家,也會因為供貨不足,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加上RTX 20系列漸漸停產,最香的型號差不多都被搶光了,各位玩家就算有了菜單,到了賣場還是得見機行事。


好,接下來就是菜單了!
以下菜單是依2020年11月10日「原價屋」跟「PCHOME」的存貨與價錢開出來的單。

實際上各家隨時都可能會有促銷活動,以及供貨、價錢上的變動,所以大家參考參考就好,並記得視狀況與預算換成最適合自己的菜單嘿!

首先先從最便宜的一張菜單,預算20000:

CPU: AMD r5 3600   (6170)
MB: 微星 MSI B450m PRO-VDH MAX   (2590)
RAM: 威剛 DDR4-3200 *4條   (799)
SSD: 威剛 SU800 512G   (1699)
顯示卡: 微星 MSI 1660 AERO 6G   (5890)
PSU: 全漢 黑爵士D 550W 金牌   (2090)
機殼: 全漢 小神殿 CST110   (1090)
total 22,725  $

這台原則上所有遊戲都能開,不過最新的3A要跑得順可能要降一些畫質。

零件的選擇上大多是挑堪用就好,主要目的還是要把預算壓到2萬,若要長期的經營實況台,建議還是捏一下,把預算再增加一點,或是乾脆先買二手的擋一下。(然後這台只有一顆硬碟,對於存放VOD、剪輯影片其實不太夠…)。


接下來這張是以高CP值主打的單,預算35000:

CPU:  AMD ryzen 7 3700x  (8990)
MB: 微星 MSI B550 TOMAHAWK  (4800)
RAM: XPG GAMMIX D10 8G *4條  (3398)
SSD: 威剛 SU800 512G
XPG gammix s11 pro 512g
(1699+2090)
顯示卡: 微星 MSI 2060 super ARMOR 8G OC (9999)
PSU: 全漢 黑爵士D 650W 金牌 (2590)
機殼: 全漢 光戰艦 CMT530 (2590)
total 36,156  $

3700X就是現在拿來開台CP值最高的CPU了。😋

加上2060super,基本上所有的遊戲都能特效全開開台。

當然顯卡再往上升級也不是不可,但因為大部分平台都只支援到1080p/60fps的情況下,買更好的只能爽到自己,沒辦法爽到觀眾,基於錢花在刀口原則,就先買到這邊就好。

(用B550以上的主機板,通常都有支援GEN 4的M.2 SSD,但現在有點難買到。)


最後是以高效能為主開的菜單,預算55000:
那如果我今天有充足的預算,我會組一台下面這樣的:

CPU: AMD ryzen 7 5900x (16470)
MB: 微星 MSI X570 TOMAHAWK (6990)
RAM: XPG D60G 8G *4條 (2199+2199)
SSD:  XPG gammix s11 pro 512g *2 (2099+2099)
顯示卡: 微星 MSI 3070 Gaming X TRIO (18500)
PSU: XPG CORE REACTOR 650W (2990)
機殼: XPG INVADER (2590)
total 56,136  $

這台大概5萬5,在消費機中算很高級的了。

說真的,對大部分遊戲來說,這樣子的配置已經會有性能過剩的狀況。不過想跑得更快、跑得更爽的心情是沒有極限的啦!😎


然後別忘了周邊設備!

上面的菜單只有主機,要開台還有一堆有的沒的要買,別把預算花光了!
例如我現在的周邊設備還有:

螢幕: BenQ EW2770
麥克風: BLUE SNOW BALL
喇叭: CREATIVE T20 II
耳機: XPG PRECOG
擷取盒: 圓剛GC550
鍵盤: XPG SUMMONER 銀軸
滑鼠: XPG M20
WEBCAM: 羅技 C922 pro
主機: PS4、switch
貓: 狂暴胖貓馬六

這些東東買一買也要一、兩萬。
我看過很多實況主請人組一台很好的主機,結果麥克風爛得要死,隔音也沒好好作,連最最重要的網路也爛得要死 …

把預算拿去買主機,卻讓周邊拉低觀眾體驗的話,就本末倒置啦!😑


好,今天開的菜單先這樣!
理論上每一段時間我都會回來更新這篇。

其他實況的心得文,請點圖片傳送:↓ ↓ ↓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實況, 硬體, 菜單, 開台, 電腦

挑選一支適合開台的麥克風吧!遊戲實況主的MIC選購指南!

2021 年 6 月 3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越來越多人需要麥克風了 🧐

 

不管你是因為WFH需要一支MIC~

還是因為居家防疫想開個實況或是錄個PODCAST~這篇我會用我這三年全職實況主的經驗幫大家整理一下挑選麥克風的重點。


先說結論

首先,如果你懶得花時間一篇一篇看,我們直接進結論:

  1. 建議預算不要低於1000,可能的話抓個2000以上
  2. USB介面
  3. 有心型指向
  4. 買有口碑的大廠牌

只要符合這四個條件,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預算篇:我要花多少錢買麥克風?

接著,我們來分析一下價位,畢竟大部分的人都還是預算先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因為現在的筆電、視訊鏡頭大多都有內建麥克風,所以如果你只是要「可以用就好」那根本不用花錢買,要買就買好一點的,才不會虐待觀眾耳朵,看個台像被體罰一樣。

所以……我會建議預算再怎麼低也不要低於$1000。

而在2000左右會達到CP值最高的甜蜜點。如果只是純打遊戲,沒有要唱歌、或開聊天台的話,選擇這個價位帶的就可以了。

我之前用的是這顆Blue的小雪球 (snowball ICE)

這應該是實況界公認CP值超高、也最好看的麥克風了!

原價大概是2,290$,我用這顆開了2年半,人生第一桶金都靠它賺的,讚讚!👍

如果預算高一點的話,對自己的聲音有自信,偶爾還會唱個歌之類的,可以選雪怪Yeti。
這是最多實況主推薦的一支!用過都說讚!😎 (原價約5,590$)

btw
我現在用的是Yeti X (原價$7,190),音質跟外型都深得我心,愛不釋手。😎

常見的USB麥克風的預算天花板大概就到這裡了。

不過麥克風不是音質的一切,如果還有預算的話,可以先觀察一下你的錄音環境,有時候把錢拿去貼吸音棉跟做隔音會有更好的投資報酬率。

如果還要再往上提升音質的話,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隨隨便便就會破萬。但邊際效益開始越來越低,而且對真正在玩音樂的人來說,一萬元的設備都還只是入門等級!🥴

 


USB介面?3.5mm?TRS?XLR?

接下來講插孔。

其實一般實況主我只推薦用USB的,方便、好用又不貴。

3.5mm的 …… 也可以用,但因為訊源是類比的,音質容易被干擾,從POWER、主機板(或音效卡)、線材到插孔,只要一個環節有問題,就可能出現電噪。但如果是有其他手機、相機、錄音器等設備可以共用的話,倒也不是不能考慮。

至於TRS端,也就是6.3mm,這種要接電腦很麻煩,不推。

至於XLR的話,用到XLR就有很多更高端的麥克風可以選,可是都必須用錄音介面去推,不但要做更多功課而且要花數倍的預算。(但如果你是把聲音當作賣點的創作者、或是會演奏樂器的話,這筆錢是必要的投資。)

如果銀彈非常充裕、又對音質吹毛求疵的人可以考慮一下。


電容式 / 動圈式?

接著是收音的技術,常見的麥克風收音技術有電容式跟動圈式兩種。

電容式叫做Condenser Microphone;
動圈式叫做Dynamic Microphone。

簡單來說,兩者的差異點在於:

  • 電容式的比較敏感,能收到更多的細節,但也容易錄到雜音。
  • 動圈式的比較不敏感,比較不會錄到雜音,但錄音的時候要離麥克風比較近。

如果你家隔音不錯,環境沒有太大的迴音,那電容式就超好用;
如果你家隔音很差、迴音大,你錄音時又不會動來動去的話,那動圈式的也不賴。


心型指向?全指向?雙指向?

指向就是收音的方向。

指向性麥克風可以像是狙擊手一樣,鎖定聲音來源,就不會收到太多的雜音。
實況主跟單人podcast就選心型指向就對了,只會收麥克風前方的聲音。

全指向是給會議、音樂演奏用的;雙指向(或稱八字指向)是給訪談用的。一般實況主用不到、也不需要這些模式。


那我用耳機麥克風可以嗎?

現在市面上有附麥克風的耳機很多,理論上當然可以! 但音質……就是堪用而已。除非你的重點都放在遊戲內容,不太跟觀眾互動,否則我還是建議買一支專業的麥克風啦!

老話一句,看你口袋夠不夠深,以及看你想給觀眾怎麼樣的觀看體驗囉… 😎

p.s. 不過一個優秀的實況主通常還是會買一支好一點的耳機,因為好的麥克風,例如yeti,上面會有耳機孔給你插監聽耳機,對於錄podcast的人算蠻方便的。如果常跟網友連線,除了FPS可以聽音辨位之外,使用耳機也可以避免掉用喇叭產生的迴音問題。


防噴罩?幹嘛用的?

有時候會看到很多人用到「防噴罩」。

通常就是多一層網子擋在麥克風前面,這是為了防止突然有一堆氣音跟口水噴到麥克風上面用的。

其實你麥克風上面那個鐵網就是防噴罩了,但很多人會再多裝一層,畢竟雜音這種東西是越少越好嘛~ 🥴


懸臂支架跟防震架幹嘛用的?

支架真的很方便,可以清出桌子空間,也可以讓麥克風有更多角度可以調整。

防震架則是可以吸收掉你的手腳撞到桌子的聲音,兩項都是非常有投資價值的設備,推推! 👍


吸音棉與宅錄環境

很多人花了很多錢買設備,結果錄出來的音質卻不盡理想 …… 這通常是沒有注意到自己宅錄的環境不好。

因為聲音會反彈,彈來彈去會造成迴音,聽起來就會很阿雜。

解決方法就是在房間裡到處貼吸音棉或吸音磚。 (想省錢的話也可以DIY,或用巧拼跟ㄎ棉被取代)


去除噪音:使用軟體輔助降噪

那如果以上都做到了,但錄起來還是一堆雜音,那可能是錄到冷氣、電扇這種無可避免的機械運轉聲了。

這種可以靠軟體輕鬆消除,好的麥克風廠商通常都會附上可以消除噪音的軟體,例如Blue vo!ce的SHERPA:

但其實實況用的串流軟體,像是OBS,通常都有內建,只要在「麥克風/輸入音效」的齒輪點一下,打開「濾鏡」,然後把「雜訊抑制」打開,基本上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啦!超好用的啦!

好,關於麥克風的介紹就先到這裡,有機會再把手上的MIC各別拍些簡單的評測影片!

我是黑貓老師,我們下次見囉!😎


我的Yeti X開箱文可以參考 → 這篇


關於Blue麥克風商品資訊可以連到台灣代理商的網站看:

https://bit.ly/2YA8xyc


其他心得文,可以點圖片傳送去看😊:↓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分類: 黑貓開箱 標籤: blue, mic, microphone, podcast, snowball, yeti, 實況, 推薦, 設備, 遊戲實況, 錄音, 麥克風

我現在使用的電腦設備 (2021/01/09更新)

2020 年 10 月 6 日 by kurtsunx

※ last updated: 2021 / 1 / 9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這篇會列出我現在的實況用電腦設備給大家參考:
介面內容

CPU: AMD ryzen 7 3700x
MB: 微星 MSI B550m motar
RAM:XPG D60G 8G *4條
SSD: 威剛 SU800 512G、XPG gammix s11 pro 512g
顯示卡:微星 MSI 2070super Gaming X
PSU:XPG CORE REACTOR 650
機殼:XPG BATTLE CRUISER

 

麥克風: BLUE SNOW BALL
喇叭:CREATIVE T20 II
耳機:XPG PRECOG
擷取盒:圓剛GC553
鍵盤:XPG SUMMONER 銀軸
滑鼠:XPG M20
WEBCAM:羅技 C922 pro
貓:Mazda 6 狂暴胖貓

※  然後以下是舊的電腦,也就是升級前的紀錄:
2018年底,跟FB簽了約,成為全職實況主,實況機就變成吃飯工具了!所以一口氣升級了大多數設備。😎

這台電腦一直到2020年9月從第一線退下來前,沒有開不動的遊戲 (頂多是擷取盒有時候會當機)

CPU: AMD ryzen 7 2700x
MB: ASUS rog X370-F
RAM:XPG D60G 8G *4條
SSD: 威剛 SU800 512G + 美光 MX500 256G
顯示卡:ASUS ROG 1060 A6G
PSU:全漢 黑爵士D 650W 金牌
機殼:全漢 光戰艦 CMT530
麥克風: BLUE SNOW BALL
喇叭:CREATIVE T20 II
耳機:XPG PRECOG
擷取盒:圓剛GC550
鍵盤:XPG SUMMONER 銀軸
滑鼠:XPG M20
貓:Mazda 6 狂暴胖貓
WEBCAM:羅技 C922 pro

2018 九月,我的「實況初號機」的硬體如下:
這台電腦開大部分的遊戲都沒問題,但跑3A (全境封鎖) 、PUBG就不太行了,要把效能調到最低才跑得動。

CPU: AMD ryzen 5 2600
MB: asus rog x-370f
RAM:科賦 ddr4 2666 8G *2
SSD: 美光mx500 256g
顯示卡:asus strix RX570
PSU:cooler master 550W 金牌
麥克風: BLUE SNOW BALL
喇叭:Alteclansing ATP3
耳機:G231 PRODIGY
機殼:cooler master
鍵盤:filco majestouch
滑鼠:razer 聖甲蟲
貓:Mazda 6 狂暴胖貓
WEBCAM:羅技 C310 

 

好,我的設備介紹先寫到這邊    
之後要是有買新玩意兒我會隨時更新,我們下一篇見囉~
其他實況跟電腦零件的心得文,請點圖片傳送:↓ ↓ ↓ ↓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我如果之後有空的話,每一段時間就會更新一下這篇 
各位有想問的問題也可以到我FB問我喔!

分類: 自媒體經營 標籤: 實況, 實況主, 實況機, 直播, 硬體, 設備, 電腦

遊戲實況電腦DIY:推薦開台用的高CP顯示卡

2020 年 9 月 3 日 by kurtsunx

※Last updated:2020/9/2 

好,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這個章節我們來簡單的聊聊「顯示卡是什麼」~  以及「遊戲實況要選哪一張顯示卡」

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文章前半部直接放結論,需要更多資訊再往下慢慢看嘿!

DSC01574.jpg


Q:可以推薦我開台最入門的顯卡嗎?

最入門的顯卡推薦1650、1650super兩張。(價錢各是$4000多與$5000多)

在CPU跟記憶體也夠的情況下,這兩張應該可以應付所有目前的遊戲,但在開台的情況下,有可能要做一些調校或是降低效能才能順跑。

*如果把二手市場也考慮進去的話,建議最低至少也要有1060、1050ti、970,到1050跟960,就有些3A遊戲推不動了。

product_7_20191029131055_5db7c9df1c4f6.png


Q:有適合開台又超高CP值的顯卡嗎?

如果要開3A遊戲又都能順跑,又要追求高CP值: 1660super應該就是CP最高的選擇,現在大概一張(7000$)多

DSC01517.jpg

如果你並不是特別專攻射擊遊戲,或是3A大作這類很吃硬體的實況主,1660 super 應該就是最高CP的選擇了啦。

CP值大概是1065s > 1660s > 1650 > 1660 > 1660ti > 1050 ti

但是考慮到效能,還是在1660s跟1660ti兩張選一張吧!👍

vga chart.jpg

p.s. 有很多顯示卡天梯網站,可以評比每張卡的效能跟CP

例如這個 → https://www.videocardbenchmark.net/


Q:那如果我想要特效全開,要買到哪張?

如果是一個預算夠,什麼遊戲都玩的實況主,我建議買到2070super,基本上FHD畫質的領域中,2070已經是算最高階的顯卡了,所以2070super可以應付目前所有遊戲,跑最高畫質都絕對沒有問題,頂多是FPS(frame per second)的差異。

如果銀彈有限,又不想要效能過剩,就選2060super。

這兩張,基本上所有遊戲都能開到高特效,選遊戲都不用擔心跑不動,也不用設定調半天,如果遊戲有對應開光追功能也可以開。

battlefield-v-nvidia-rtx-ray-tracing-screenshot-004拷貝.jpg


Q:2080不好嗎?

不是不好。

是因為邊際效應,越厲害的東東CP值越低,2080可以開到超高效能,4K UHD的畫面,平均100幀也是輕輕鬆鬆。

但,現在實況平台大多只支援到1080p60fps,所以顯卡再怎麼好,觀眾也體會不到,搞不好還會因為位元數太高LAG…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不如投資其他硬體更能增加觀眾的體驗。

(當然如果你沒有預算的問題,就買吧 XD)
product_6_20181214134145_5c1342999acd4.png


Q:我該買RTX 30系列嗎?

這篇文章是2021年1月9日更新的,RTX 30系列已經陸續發表!

一張比一張香  😋

不論是性能、功耗、技術、散熱都有很驚人的提升,唯一的問題就在於供貨不穩定,想買不一定買得到。

對於實況主而言,現階段在1080p的環境開台,剛發表的3060ti以及即將發表的3060應該是最棒的選擇。

但要稍微注意一下,RTX 30系列的吃電量大增,沒有650W以上的power很可能會因為峰值頂不上去而影響到表現喔。就大家的經驗與測試來看,3070可能需要750W~850W會比較穩、3080含以上,建議就直上1000W。 (都花這麼多錢買這麼好的險卡了,電源配合一下不過份啦)

geforce-ampere-30-series-og-image-1200x630.jpg


Q:黑貓老師推薦哪個牌子?

MSI 微星👍


接著,下面是關於顯示卡的一些基本介紹  🧐

首先第一點:顯示卡是幹麻的?

顯示卡是電腦非常重要的一個零件,沒有顯示卡就沒有畫面,畫面如果要有一堆3D物件飛來飛去,就需要更好的顯示卡做即時運算。

所以要成為一個遊戲實況主,進階一點的顯示卡是絕對必要的。


Q:「內顯」跟「獨顯」是差在哪?

內顯就是指:有些CPU (或甚至主機板) 本身就可以內建顯示卡功能,所以不裝顯示卡也可以開機,也可以跑跑多媒體跟3D的物件。

獨顯就是獨立一張顯示卡出來,自己有自己的晶片、板子、記憶體跟散熱,而且還可以另外跟POWER要更多的電,在一般的情況下,獨顯的效能會海放內顯。


Q:顯示卡有什麼牌子

市面上有一堆牌子,但其實對遊戲玩家來說,只有兩家可以選啦:

一個是Radeon (AMD) ,一個是nVidia 。

1562516615-1754289355_n.jpg

不過以開台為訴求的話,目前建議還是選 nVIDIA

除了軟體優化作比較好以外,最重要的是可以用NVENCH H.264的編碼開台,有效分擔CPU的壓力。

NVENCH拷貝.jpg


Q:公版跟非公版是什麼意思?

公版就是nVIDIA或AMD「原廠」的卡,公版就是最早上市,在發表會跟海報上出現的那一張。

geforce-rtx-2080-technical-photography-front-850px.png

非公版,又稱品牌顯示卡或是客製卡,是由各廠商,例如MSI、ASUS、GIGABYTE … 等,根據不同的定位與需求所推出不同的型號。

product_2_20180919185410_5ba22ad274fa9.png


Q:顯卡的數字是有意義的嗎?

有!

理論上前面的數字是世代,後面的是等級。

例如:GTX 1050

前面的10是世代,後面的50是等級。

1050跟1060兩個比較的話,1060比1050高一個等級。

2060跟1060比較的話,2060比1060高一個世代。


Q:顯示卡前後面的英文有意義嗎?

前面的話GT、GTX、RTX都算是以技術區別的世代。

GT以前是指性能強,但現在已經算是入門卡跟舊卡了,要開台可能不夠了。

GTX是10系列跟16系列、RTX就是20跟30系列,理論上兩者的差別簡單說就是:RTX比較厲害,而且可以開光追功能。

Ti、XT、super都是後續推出的版本,性能往往更好。(但CP不一定,因為新的推出後舊的可能會有降價或促銷)

DSC01549.jpg


Q:那我如果用的是AMD的卡,可以開台嗎?

可以,其實只看跑分跟價錢,AMD還是很有優勢的  (不過就是開台比nVIDIA弱一點)

現在這個當下,大概就是這幾張 …

入門:580、5500XT  (跑分略遜於1650s)
基本:5600XT  (跑分略高於1660s)
進階:5700XT  (跑分約等於2060s)
product_2_20200103133929_5e0ed3910560a.png


Q:「帝版」跟「丐版」是什麼意思?

除了GPU以外,顯示卡上面也有很多零件。

「帝版」就是每項用料都用最高級的;「丐版」就是用料都劑量用最經濟的,如此一來,價錢一來一往就差很多。

帝版常常捏一下預算,就能買更高一階的丐版。


Q:我還是不知道要買哪一張 … 怎麼辦


nVIDIA的刀工很細,在配上各家廠商推出的型號後,消費者有多少預算就能買到多少效能,其實不用太擔心。

把預算列出來,然後挑個喜歡的牌子,或是看看哪一張剛好有促銷。

不過如果你是實況主的話,「穩定」是很重要的,建議買三大廠:

■ MSI 微星

■ ASUS 華碩

■ GIGABYTE 技嘉

而且買國內三大廠以外,也盡量要挑用料比較好的系列。

但如果真的預算不夠,也有一些較小廠牌可以選:

■ EVGA 艾維克

■ INNO3D 映眾

■ PowerColor 撼訊

■ ZOTAC 索泰

■ LEADTEK 麗臺 (通常是繪圖卡)

 

DSC01535.jpg

 

Q: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如果是matx或是其他小機殼,要先確認一下顯示卡的長度,以免裝不下。

*如果顯卡很大一張,也可以買個支撐架增加接頭處的壽命。

*雙螢幕對於實況主非常的方便,雖然高階卡應該都有雙HDMI輸出,但如果買二手卡比較舊的型號,要確認一下喔。

*好的顯示卡通常都要另外接電源,所以要確認自己的POWER跟瓦數夠不夠。

DSC01538.jpg


OK,先這樣,想到再補。關於CPU的簡單介紹就先到這邊  😎

其他實況跟電腦零件的心得文,請點圖片傳送:↓ ↓ ↓ ↓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1060, 1650, 1660, 2060, 2070, amd, cp, nvidia, ra, radeon, 實況, 性能, 推薦, 效能, 直播, 選購, 開台, 電腦, 顯示卡

遊戲實況用CPU選購推薦

2020 年 5 月 25 日 by kurtsunx

【施工中】
【施工中】
【施工中】

last updated:2021/1/9

文章資料老舊,近期會重新整理 QQ


其他實況跟電腦零件的心得文,請點圖片傳送:↓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amd, cpu, i5, i9, intel, ryzen, 實況, 推薦, 組電腦, 處理器, 開台

開實況需要的電腦硬體、設備與預算

2019 年 7 月 7 日 by kurtsunx

  Last Updated * 2021 / 01 / 09 更新
實況機設備篇.jpg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  😎
最近大概是畢業季,有許多同學在我的FB問:
『老師,要開實況的電腦怎麼組啊?(゚∀゚)』

…好!

那我這篇就來分享一下我這幾年開台實況的硬體心得吧!


1.【基本概念】
首先,「開實況」這三個字其實是很廣的範圍。

如果只是要直播,隨便拿一台智慧型手機其實就可以開了……但如果是要在電腦上開遊戲實況…那不同的遊戲,就有不一樣的需求,例如如果只要開LOL、星海、或是用擷取盒玩PS4、SWITCH的話,影體需求就不用太高。
League-of-Legends-Image-1200x675.jpg

但如果你要玩GTA之類的3A大作、或是PUBG、APEX這種的FPS,硬體需求就會高很多…

就算是同樣的遊戲,要開720p跟開1080p也有不一樣的需求,如果你要開3A大作、又要特效全開,甚至要邊開台邊錄VOD…,哇靠,這樣一筆一筆加上去一定沒完沒了,錢包超級大爆炸。

所以在決定組實況機之前,必須要先搞清楚:「定位、需求」、「願意花多少預算」這幾個重點。

而且因為實況是有觀眾的,所以開台時任何一個環節出包都會很傷,建議電腦剛剛不要組「剛剛好」而是要盡量「游刃有餘」,這樣不但可以提升自己與觀眾的遊戲體驗,以後有什麼新遊戲上市了也才跑得動。

而且在組電腦之前,最重要的是必須確定自己有條又快又穩的網路,這比什麼都還重要! (゚∀゚)


2. 【主機的預算】
先說結論:
現在一台「普通等級」的實況機,主機大約要花個3萬左右。

我先把我的規格給大家參考: (下表為2020年12月的價錢)

CPU: AMD ryzen7 3700x ($10470)
MB: 微星MSI b550m MORTAR ($4590)
RAM:XPG D60G DDR4 3200 8G *4條 ($4798)
SSD: XPG s11 pro 512g (m.2) ($2000)
顯示卡:微星 MSI 2070super Gaming X  ($17000)
PSU:XPG CORE REACTOR 650W 金牌 ($3190)
機殼:XPG BATTLE CRUISER  ($4000)

這台算是中上規格,現在幾乎所有的遊戲,在1080p的解析度下,都可以效能全開跑,大概要4萬5左右。

而入門一點的建議大概至少也得抓個2萬5左右。

不過如果多注意一下各平台促銷中的套裝電腦,有時候可以買到市價6、7折的高興價,整套入門主機不含作業系統1萬5就生的出來。😏

53365997_253692595538320_7831108676773945302_n.jpg


3. 【主機以外的設備】
只有主機是沒辦法開台的,還有一堆其他東西要買,例如我目前用的配備如下:

麥克風: BLUE snowball ICE ($2290)
喇叭:Creative T20 II ($1990)
鍵盤:XPG SUMMONER 銀軸 ($3000)
滑鼠:XPG M20 ($1500)
螢幕:BENQ – EW2775ZH ($7000)

 

*視訊:羅技 C922 pro ($2200)
*手把:XBOX WINDOWS控制器 ($1400)
*擷取盒:威剛 GC553 ($3800)
*耳機:XPG PRECOG預知者 ($4300)
*LIGHTNING / HDMI轉換頭 ($1000) 

延長線、HUB、支架、線材、轉接器等等算($1000)好了…
「還不錯」的其他零件差不多要2萬5。
「一整套還不錯的電腦」全部加起來 = 差不多6萬。

(別忘了還要拉條夠快的網路,每個月還要多付1千多。)

p.s.主機以外的部分彈性比較大,甚至有很多其實是非必需品,不挑牌子的話,含螢幕5000以內就可以搞定。
所以簡單來說:
入門的配備整套:主機2萬+配備5千 = 2萬5
普通的配備整套:主機3萬+配備2萬 = 5萬
進階的配備整套:主機5萬+配備4萬 = 9萬
49421983_2318996161445383_4043226692230829058_n.jpg


4. 【電腦去哪買】
接下來講組電腦的方式。

電腦零組件這種東西每天都在推陳出新…每一季的生態、價錢都會有所變動,所以我就算列了菜單,大概半年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那怎麼辦?

簡單啦!(゚∀゚)+

只要找對地方,永遠都會有最新、最高CP值的菜單。

我自己最常去的地方是:
1. ptt 電蝦版 (PC_SHOPPING)
2. PC DIY的FB討論版
3. 欣亞3C的討論版。

像這類的地方永遠都會有硬體的新資訊可以查!(通常也會有一堆業務等著作你生意 XD)

你可以抄一抄作業後去各個電商或店家直接下單(有時候各個店家可能會有很棒的組合促銷價)

如果真的還是怕,就直接把抄來的作業貼到版上,再寫出自己的需求跟預算,一定會有人給你建議的。 (雖然有的可能很兇 XD)

咦?為什麼沒有「直接去電腦賣場問」的選項呢?

hmm… 當然也是可以啦…但有時候,賣場人員可能會給你亂推薦或洗你單,讓你買到你不需要的東西,多花冤枉錢…

p.s. 最後提一點,有時候菜單列半天、比價比半天,都不如直接買店家促銷來的有效率,而且有時候最新的東西一上市,次新的就開始打折了,有預算考量的朋友,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買新不買舊」,只要符合需求,即便不是最新的、甚至是二手的也沒有差啦 XD


5. 【處理器 CPU】
好,進入正題。實況機跟一般遊戲機不一樣的地方是…
「實況很吃CPU」
「實況很吃CPU」
「實況很吃CPU」

你要同時開遊戲、開實況軟體、還要同時開好幾個網頁、掛個聊天室、灌個插件,有時候甚至還要自己錄VOD …在這情況下,CPU扮演非常重要的關鍵,只要CPU不夠強、核心不夠應付多工,馬上卡頓的情況就會很明顯。

所以CPU是最重要的部分,絕對不要省。

…

選CPU第一個步驟要決定要買哪個牌子:INTEL?還是AMD?

intel-amd-logos-2-100719142-large.jpg
這兩家廠商的戰爭已經很多年了,信徒之間也是每天戰不停。

雖然一直以來都是INTEL佔上風…
Intel9Gen.jpg

但AMD RYZEN系列上市後,逆襲了一直以來站穩市占的INTEL。

2018年最佳性價比的獎項是Ryzen 5 2600;年度最佳CPU則是被Ryzen 7 2700x搬走!Ryzen7.jpg
而接著出來的3000系列更香,全面輾壓i家8代跟9代。儘管INTEL第10代好像可以打了,卻又被AMD的5000系列一拳灌倒在地上,看起來還是沒有辦法跟AMD競爭。

目前而言,RYZEN系列是開台非常優質的選擇!AMD YES!👍

2000系列在二手市場便宜又大碗;3000系列又穩又高CP值;5000系列雖然香度下降,但效能卻是一時之選 (不過供不應求,所以不太好買…)

現在預算低就選3600這一張,預算高一點就3700X跟5600X,再拉高就到3900x。

…不過!

上面說的輸贏,其實只是純論CP值啦,也就是性價比。

如果你銀彈充足,沒那麼在乎CP值的話,INTEL依然是很優質的選擇,除了較為穩定以外,各種軟硬體的優化通常都比AMD好,二手零件的保值率也比較高。

最近11代即將上市,目前的情報與跑分來看,很可能只是過渡產品。加上每次主機板都要換腳位,製程落後又不更新,所以我通常不太推薦這個時候組電腦選INTEL…… 😥

但如果還是想用INTEL的話,現在入門實況的CPU就是i5-10400F,6核12緒,配合還不錯的顯卡,大多數遊戲能順跑。

不過要開台,建議還是能上到i7以上,i7-10700也還不錯,再往上升,到i9-10900的話,性能跟效能應該也都沒得挑剔了,但就是CP值低,而且沒加個好一點的水冷排,溫度大概是壓不住…..

注意:

i5-9400F、10400F跟 R5 2600、3500X、3600算是現在最入門的開台CPU,但在沒有調校或是靠其他硬體支持的話,跑有些3A就會開始卡頓了


6. 【主機板 Motherboard】

決定好CPU的牌子之後,接著挑主機板。

很多人都以為主機板只是拿來裝CPU的所以不重要…其實主機板的重要性跟CPU是綁在一起的。

好的主機板才能把CPU的性能發揮出來,同時好的主機板會有比較高的擴充空間。(例如記憶體、PCIe的插槽數量。)

挑選實況機的時候,不論是預算還是效能,最好都能留一點空間,因為遊戲會一直出,萬一你今天你組一台剛剛好可以實況GTA5的電腦,結果之後GTA6出來就跑不動了怎麼辦?所以千萬不要挑最便宜的版子隨便裝。😐

第二個重點則是「有沒有超頻的需求」

如果你完全沒有打算超頻,那就挑一個價錢中等的就好,如果你會超頻,或至少會設定自動超頻,那就買好一點的吧。

順便補充一點:
開台往往會開好幾個小時的遊戲,對主機的散熱會有一點要求,而主機的散熱會跟機殼大小有相關,ATX的主機板最大,配合ATX的殼通常散熱最好。

小一點的mATX會有一些機殼為了空間而犧牲散熱,記得先確認一下自己挑的殼會不會有散熱問題。

至於到了ITX大小就不建議了,ITX大小幾乎是一定有散熱問題,就算沒有散熱,也會受限於尺寸沒辦法選擇比較好的顯示卡

p.s. 主機板我個人推MSI , 用起來超讚的啦! 

DSC01657.jpg


7. 【記憶體 RAM】

實況機跟一般遊戲機更吃記憶體。
因為我們除了要開遊戲、還要開OBS、開後台、開視訊、開DISCORD發通知,甚至還要錄影。

如果只有8G的話,會很吃力,所以建議至少弄到16G,能插滿當然是插滿最好。

我自己現在是用XPG的D60G DDR4-3200,一共插了4條,共32G,目前覺得很夠用!(後面那個數字是時脈,理論上數字越大越快)
productGallery38.png

主機板跟CPU有能支援的記憶體頻率上限。(例如8代intel跟Ryzen 2000系列不超頻頂多只支援到2666)

買速度超過3000的記憶體,記得先查一下你的主機板跟CPU有沒有支援。(萬一超過的話還是可以用,你的電腦會自動降頻)

btw
後面那個數字雖然看起來差很大,但每一個級距的效能差異大概都只有1%左右,不用跑分軟體的話,一般人是感覺不到差別的。
productGallery7056.jpg


8. 【顯示卡 Video card】

接著是顯卡。

常常有人說「開台顯卡不重要」

這說法是有原因的,因為就算你畫面再好,現在大部分的平台頂多只支援到1080p/60fps的畫面 (除了youtube可以開到4K)所以你顯卡再好,觀眾都爽不到,甚至還可能造成觀眾硬體瓶頸。😢

所以才會說投資顯卡的cp值低於投資CPU跟RAM。

但不管怎麼說,你還是得跑得動遊戲,如果你喜歡3A大作、或是你是FPS的實況主,那顯卡就必須買好一點。

顯卡的戰爭一樣分兩邊,AMD Radeon對上nVIDIA :
maxresdefault (1).jpg

雖然在遊戲表現上,兩家打得難分難解,很難定義哪一家的卡比較好。

但在實況上,N家的卡的NVENC硬體編碼對於實況非常有幫助,我自己是從A卡跳到N卡的,一試成主顧,回不去了。所以我會建議要開台的朋友,還是用N家的卡吧!
DSC01574.jpg
現在開台便宜的入門卡是GTX 1650,但我建議最少要買到1660super (大概5、6000元一張的等級)

1650跟開些不吃資源的遊戲的還算堪用,但如果要開1080p中畫質的3A遊戲就跑不動了。nVidia刀工很細,有多少預算就買那個價錢的卡,不過現在RTX 20系列的卡都停產,RTX 30系列的卻是到處缺貨,場面有點尷尬。

AMD系列的卡則是因為編碼跟驅動的關係,我個人不太推,但如果各位還是想用A卡,現在入門卡是5500XT、好一點的是5700XT,新出的是6800,6800XT以上開實況就效能溢出了,不過跟RTX30系列一樣,供貨不穩,想買不一定買得到。

講結論的話:以1080p的畫質來講,1660super的CP值最高,2060可以符合大多數實況主的需求。現在買得到3060ti最好,或可以再等一下買3060剛剛好。


9. 【電源供應 PSU】

POWER常簡稱PSU。

選POWER時,實況機跟遊戲機沒什麼不同:避開雜牌,挑個W數夠、供電穩定就好。正常使用的話,耗電量主要取決在CPU跟顯示卡上,買好一點的POWER,可以提供比較乾淨的電,延長零件壽命,買大一點的POWER,可以防止用久了造成的衰退,也可以為自己保留一些升級空間。

我自己是之前用FSP 全漢的,現在用XPG的CORE REACTOR 650W。在ptt,板友常推薦的牌子還有Antec、LEADEX、台達、酷碼、海韻、海盜船、be quiet! … 等。不過其實很多家都是代工來代工去的,所以挑個自己喜歡、網路上又沒災情的就好。

補充一下:650W算是過時的指標,因為2020年底出的CPU跟顯卡都更吃電,像是顯示卡用到3070的話,建議至少也要用上750W,3080以上就直接用1000W吧,都花這麼多錢買顯卡了,不要在POWER上省這筆小錢。

p.s. 至於什麼白牌、銅牌、銀牌、金牌那些是省電效率的認證,對性能上影響不大,如果想對地球環保一點就買轉換效率高的。


10. 【螢幕 Screen】

螢幕基本上會分成「護眼派」跟「電競派」,電競螢幕有更漂亮的色彩表現,以及高更新率,通常也支援2K甚至4K以上的畫質,用起來爽度十足。護眼螢幕就是醜,畫面更新率還是解析度都遠遠比不上電競螢幕。…然而,因為我開台這幾年把眼睛弄壞掉了,所以不管什麼狀況,我一率只推薦各位使用護眼螢幕。

(btw選什麼螢幕理論上對你的觀眾都沒影響)

另外,實況主開台建議用上雙螢幕,會方便很多很多!

(雙螢幕的大小要是不一樣,有些全螢幕視窗切來切去的時候解析度會出問題,所以盡量挑一樣大小的螢幕吧。)

然後,開台時間通常好幾個小時,螢幕別買太小,建議27吋,以免眼睛脫窗。😕
46202791_518594991979374_8785790311776908250_n.jpg


11. 【擷取盒 livestream capture device】

如果你要開PS4、SWITCH、或是手機遊戲的話就需要擷取盒 (或擷取卡)

挑選的重點一樣取決在「玩什麼遊戲」,如果都只玩一些小遊戲的話,能支援720P / 30FPS的擷取盒就夠了,但如果是認真經營的實況主,請務必買能支援1080p與60fps以上的擷取盒,不然很多觀眾一看畫質不好就轉台了。

台灣現在大多數實況主應該都是使用「圓剛」這一個牌子。我以前用的是GC550,現在用GC553。

擷取卡跟擷取盒的功能差不多,理論上「擷取卡」因為裝在電腦裡面走PCI-E通道,所以會快一點,但開家機直播常常要線拔來拔去的,所以我覺得擷取盒比較方便。😗
46112333_274625946586543_919261152703981273_n.jpg


12 【麥克風 mic】

有互動的直播才有意義,所以麥克風是必備設備。

(不互動你自己單機玩就好啦!? ヽ(`Д´)ノ)

有的觀眾耳朵很挑,或是有的觀眾看台會戴耳機,這時,要是音質不好很折磨人的。

所以建議買個1000以上有牌子的USB指向性麥克風,不喜歡爆麥也可以買個防噴罩。(或者耳麥也行)

39930964_429440507581839_3535596359144964096_n.jpg


13 【硬碟 HDD & SSD】

傳統的硬碟叫做HDD,固態硬碟叫做SSD,SSD比HDD快很多,一用過就回不去了。

不管有沒有要開實況,我都建議要買SSD,真的非常值得投資!
6092885_3_1.jpg
而且,隨著SSD的技術進化,最新的SSD不走傳統SATA,而是用PCIE插槽,這種俗稱M.2的SSD,體積更小,速度更快,尤其裝在有支援PCIE 4.0通道的新主機板上,用起來的速度真的世界快! 👍

productGallery7158.jpg
這邊要特別提的是:

有的實況主會邊開台邊錄VOD,但是VOD很吃容量! (常常一個錄影檔就要7、8G),250G的也是沒多久就滿了 QQ

為了存放方便,有的人會多裝一顆傳統的HDD來放VOD影片 (因為便宜很多)


14 【視訊】

這邊講的就是其他東西了。

例如視訊鏡頭,這並不是必需的設備,露不露臉有其優點跟缺點,實況主必須自己取捨,如果只是想要開個小視窗讓觀眾看看你的反應,那買個720p的就夠了。可是如果會開聊天台,或是覺得自己美貌也是賣點之一,那就要買更好一點的視訊頭,至少要1080p,甚至很多人會買視訊轉接器,直接拿單眼相機當作鏡頭。

720P的視訊,1000以內就有。但是畫質要好一點,至少1080P以上的大概都是2500以上才有。

另外,為了減少背景的干擾,甚至有些實況主會架設綠幕,便宜的就壁報紙貼一貼,貴一點的連支架一起買又是5、6000元。


14 【鍵盤、滑鼠、手把】
鍵盤、滑鼠、手把理論上是自己用順的就好。

一切都取決在自己願意花多少錢、對自己跟觀眾的遊戲體驗有什麼程度的要求。這類的東西很難用言語敘述,建議一定要到實體店親手摸過,才知道手感如何、喜不喜歡。

但老樣子,吃飯的工具建議不要便宜行事,鍵盤至少也弄個機械式、滑鼠也弄個電競鼠,除了實用以外,也可以展現出專業。😏


好,目前能想到的硬體設備問題大概就這些,其他心得文,可以點圖片傳送去看😊:↓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我如果之後有空的話,每一段時間就會更新一下這篇,各位有想問的問題也可以到我FB問我,可能的話YOUTUBE也順便訂閱一下嘛~ 😎

sub yt拷貝

希望這篇心得能幫到大家,如果有什麼錯誤的地方還請提醒我一下嘿! 😊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實況, 實況機, 直播, 硬體, 開台, 電腦, 預算, 黑貓老師

  • 1
  • 2
  • 下一頁 »

曬貓VLOG、黑貓開箱與GAMING影片

來聽我說書、說故事吧!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文章分類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騙讚筆記
  • 歷史小故事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關於黑貓老師

瀏覽量

本日人氣:99
總瀏覽量:11,146,032

黑貓老師的各個平台

Twitter:

我的推文

熱門文章與頁面︰

  •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 黑蟲倉庫
    黑蟲倉庫
  • 亞齊巨扁 (蘇門答臘巨扁) 飼養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yasuokai
    亞齊巨扁 (蘇門答臘巨扁) 飼養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yasuokai
  • 美他力佛細身赤鍬形蟲(Cmf)飼育筆記 Cyclommatus metallifer finae
    美他力佛細身赤鍬形蟲(Cmf)飼育筆記 Cyclommatus metallifer finae
  • 「獨角仙怎麼養」淺談兜蟲飼養與繁殖
    「獨角仙怎麼養」淺談兜蟲飼養與繁殖
  • 簡單聊聊「菌瓶飼養法」
    簡單聊聊「菌瓶飼養法」
  • 美西白兜蟲 飼育與繁殖筆記 Dynastes grantii
    美西白兜蟲 飼育與繁殖筆記 Dynastes grantii

黑蟲倉庫FB

黑蟲倉庫FB

黑貓老師FB

黑貓老師FB
  • 小故事
  • 黑貓開箱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鼠婦超人
  • 黑貓老師YT頻道
  • 新書推薦
  • 預約頻道健檢
  • 關於我

Copyright © 2025 · 黑貓老師 All Rights Reserved.

阿腸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