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老師 X 黑蟲倉庫

  • 小故事
  • 黑貓開箱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鼠婦超人
  • 黑貓老師YT頻道
    • 黑貓老師YT
    • 黑貓創作報YT
    • 黑蟲倉庫YT
  • 新書推薦
    • 千萬網紅KOL圈粉營業中
    • 甲蟲超人超圖解
    • 歷史就是戰
  • 預約頻道健檢
  • 關於我
黑貓老師 X 黑蟲倉庫 > 黑蟲倉庫

中國大鍬飼飼育與繁殖 Dorcus hopei hopei

2016 年 3 月 31 日 by kurtsunx

DHH4

中文名稱:中國大鍬形蟲

日文名稱:ホペイオオクワガタ

學名:Dorcus hopei hopei

產地:中國 (China)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簡單)

成蟲壽命:2~3年

成蟲大小:♂:22~83mm  ♀:22~51mm 

幼蟲期:4~14個月  (一般約8個月) 

溫控:非必需 / 建議


【 聊聊中大】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大鍬!

中大顧名思義是中國產的大鍬形蟲,最南到海南島、青康藏高原,最北則是延伸到北韓。體型是越往北越小,越往南越大、牙越粗、牙型越多變 (可能是因為跟近緣種grandis與curvidens混到)  在日本也算是蠻有人氣的帥氣黑蟲。

 DHH 1
當初日本人在對國產的黑蟲養到瓶頸時,突然發現隔壁的中國竟然有隻很像的蟲,而且更粗勇,於是就大量進口來養看看能不能有所突破!

但是對血統、產地執著到幾乎走火入魔的日本人而言,黑心中國商人亂報產地、血統的行為是不可原諒的。

在血統與產地的嚴重混亂,再加上中國跟日本多年來的愛恨糾葛,導致有一派人連把日大分類成Dorcus hopei binodulosus都不願意,堅持掛在curvidens或是grandis的分類下,讓人不禁莞爾,雖然中國在很多地方是不受歡迎沒錯,不過阿蟲是無辜的啊!😥

 DHH3
好,把鏡頭拉回台灣。

由於中國的氣候跟台灣是比較接近的,經濟上的往來也比較密切 (比較好進口) 所以在台灣,中大跟日大的人氣是不分軒輊的 (我們自家台大因為是保育類,反而沒有辦法飼養 😒)

↓  公蟲的齒型會因大小有所不一樣,例如這隻是45mm :
DHH中型
↓  而這隻是大型70mm的北峰中大:
IMG_4013.JPG
中大在飼育方面非常的容易,不怕熱也不怕冷。公蟲害羞又和善,大部分的情況下不夾人也不夾母蟲,繁殖起來也很簡單。
幼蟲不用溫控也能活,甚至在較涼快、通風的地區還能在不溫控的狀況用菌養,是大鍬中很好的入門蟲喔!😎

p.s. 抓出來玩時會把牙張的大大的,六隻腳縮起來裝死,等到覺得沒有那麼危險了,才開始逃跑…所以把玩的時候蠻無趣的…不是都不動,就是一直跑 (然後一直從手上掉下去 😐)
DHH 2 


 【中大與日大的差異】
飼育上,中大跟日大養法可說是一模一樣。兩種習性、壽命、生態的差異都很小,個體差異甚至都要比品種差異來得大。

但是中大、日大的公蟲一點都不會在意這點差異,只要是母蟲都上。😎
所以為了避免血統大混亂,請各位飼育家務必不要把他們搞混。
DHH & DHB
↑ 這張照片左邊是中大、右邊是日大。

這兩隻兄弟蟲的不同之處如下:

1. 中大比較耐熱

2. 中大比較愛睡

3. 中大比較會張牙

4. 中大比較愛裝死

而要從外型上分出兩者的不同也是可以的,但畢竟是非常相似的亞種,所以沒有一種方法有100%的準確度,不過再交叉比較後,大多還是能分出來:

中大 日大
內齒偏向上,常疊牙 內齒偏朝內,少疊牙
大顎曲線較圓滑 大顎較直,較有角度
大顎與身體較寬較粗 大顎與身體較長較細
眼緣突起較尖,三角型 眼緣突起較緩,鈍角

 對比圖
而母蟲的分辨法比較少,但是卻比較好辨認:

中大 日大
前胸背板前緣較尖 前胸背板前緣較平滑
鞘翅刻點較少 鞘翅刻點較多


母蟲對比
最後要再強調一次,沒有單項可以100%準確的分辨法,而且個體越小越難辨認,最好還是從一開始就做好管理、不搞混才是上上策! 


 【中國大鍬的繁殖與交配】
因為害羞,所以我們很難看到中大交配,不過好在公蟲大多對母蟲很友善,所以只要等公母開始進食2~3個月後,把成熟公母丟在一起送作堆一個禮拜,通常兩蟲就能順利結為連理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大的季節性很強,只有春天~秋天這段期間可以投產,天氣不夠熱的情況很容易就是躲到木屑裡就大睡特睡一番,更討厭的壞心母蟲還會把木頭鑽出一個套房後在裡面呼呼大睡,讓你看到滿地木屑就以為有喜了,奮力拆掉產木後才發現摃龜…

IMG_4017.JPG


 【中國大鍬產房布置】
產房產房配置法很單純。
使用稍乾一點的木屑,因為不生木屑,所以不用特別挑選木屑,能保持濕度、固定住產木就好。

產木請選擇「普通」到「稍硬一點」的木頭,太軟的話母蟲會鑽的爛爛的後嫌棄木頭太小而不生,或是因為很軟就把木頭鑽爆拿幼蟲進補。
投產個兩個月大概會有20隻左右的產量,產木夠大的話有機會可以拚30+

DHH產房
箱子太小、產木太小以及純木屑環境不會下蛋,可以不用嘗試。 


 【幼蟲飼育】
幼蟲期不長,食量也不大,一般來說是吃個6~8個月就開始作蛹室。但只要幼蟲到了L3,一入冬遇到寒流就可能會突然化蛹給你看……

甚至有才出生4個月就趕進度羽化,最後變成30mm超小公蟲的例子。
如果能順利越冬,那就會在入春的時候,也就是3月~5月這時候化蛹,總共大概只會吃掉2罐菌瓶,了不起3罐。
↓ 像這隻就是4個月就做蛹室的小個體,出來後約45mm:

DHH蛹
以台灣的氣候來看,可以考慮在8月投產,10月取出幼蟲後入菌,利用菌瓶中的溫差讓幼蟲度過又溫暖又營養的冬天。1月挖看看有沒有提前羽化,沒有的話再換一罐讓他吃到4月,4月還沒化蛹就移入木屑催蛹吧! (雖說5月還沒有很熱,但是有些地區還是會到30度,再加上菌瓶的溫度就可能對幼蟲有危險了)

這種方法可以讓幼蟲在冬天來的時候比較不會搶越冬,又能在無溫控設備的情況讓幼蟲在黃金成長期能吃到菌。👍

DHH幼蟲
春天生出來的幼蟲會因為夏天太熱,沒辦法在黃金成長期吃菌,到了冬天又會因為已經夠熟而容易提前化蛹,最後養出小蟲,可是養出來還是會冬眠到隔年春天才會爬出來。

所以如果是春天出來的蟲,建議使用好一點的日本木屑,塞一點剝成塊狀的菌給他啃,如果會啃的話,等到秋天也是可以入菌看看。但穩一點還是全程用木屑,然後對大小不要太要求吧! (用純木屑飼養的話,幼蟲期會拉長2~3個月左右)

當然,如果有溫控設備就不用管上面說的,直接丟進菌瓶讓他大吃特吃吧! 


【羽化】
這是2016年養出來的中大羽化照片,大家可以看看從前蛹到羽化的變化!🧐
IMG_7153.JPG
IMG_7191.JPG
IMG_7211.JPG
IMG_7225.JPG
IMG_0205IMG_0869
IMG_0880IMG_0889.JPGIMG_0910.JPG


【挑戰大蟲】
中大要養大並不難。👍
基本上只要有溫度控制配上菌,要養出長角型的一點都不難 (大約60mm以上就會是長角型了)

至於如果想挑戰極限個體的話,這邊整理出一些日本人的心得:

1. 秀珍菇與鮑魚菇比雲芝優秀。
2. 要養大就得越快入菌越好,最好一從產木挖出後就入菌,並且在盡量不打擾的讓他吃滿一瓶(約3個月),3個月後換菌就可以看出哪隻蟲有潛力了。(雖然台灣較少大罐菌瓶可以選擇,但是日本人養出的大蟲都從第二罐開始就是吃1400cc的大型玻璃菌瓶,而且都吃足3個月才換瓶)

順帶一提,中大幼蟲跟大部分的大鍬幼蟲一樣,入了菌的幼蟲很喜歡挖一個房間在裡面慢慢吃,這叫作「居食」有這種現象的幼蟲通常會長比較大 (但飼主在外面看不到食痕會很擔心就是了)

不過擔心是沒有用的啦,反正活的死不了,死的活不了,就放寬心忘了他吧,而且遺忘飼養法最容易出大蟲喔!🧐
IMG_4005.JPG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相關連結】

http://www.hi-ho.ne.jp/shiori-yura/newpage25.htm

http://blogs.yahoo.co.jp/aki12mari/17715620.html

http://www.geocities.jp/dorcus40jp/breedroom.html

http://www.hi-ho.ne.jp/shiori-yura/newpage57.htm

http://www.d-mgm.com/konketu.htm

http://judge.fool.jp/breed/hopei.htm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40567927

http://blog.xuite.net/ttc1104/twblog/brick-view/120151378

http://ahp341.pixnet.net/blog/post/11927578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dhh, hopei, 中國大鍬, 中國大鍬形蟲, 中大, 交配, 投產, 日大, 日本大鍬, 產房, 繁殖, 鍬形蟲, 飼育, 飼養, 黑蟲

越南彎角大鍬 (括號大鍬) 飼育繁殖心得 Dorcus curvidens babai

2016 年 3 月 27 日 by kurtsunx

IMG_2232.JPG
中文名稱:越南彎角大鍬形蟲、括號大鍬、馬場大鍬

日文名稱:ババクルビデンスオオクワガタ  (ベトナムクルビデンス)

學名:Dorcus curvidens babai

產地:越南大叻(勒)  (Vietnam – dalat / 南ベトナム ダラット)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簡單)

成蟲壽命:2~3年

成蟲大小:♂ 29~ 81mm  ♀ 27 ~ 42mm 

幼蟲期:♂ 6~12個月、♀  4~8個月

溫控:建議 (約20~26度)

 IMG_2363.JPG

 


【聊聊越南彎角大鍬】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今天咱們來聊聊越南彎角這隻黑蟲吧!

越南彎角大鍬形蟲,在香港叫做「括號大鍬」,台灣通常是叫越南彎角、也可以叫馬場大鍬、DCB或越南大鍬。

一開始被學者發現的時候還沒正式命名,先被分成:Dorcus sp.,後來歸到彎角大鍬下,變成:Dorcus curvidens ssp.,前一陣子正式定為:Dorcus cuvidens babai  (Fujita, 2010)

此亞種只有在越南的中、南部山區出現,最常見的產地為大叻市,大概在這個位置:
dalat2.jpg
雖然我對越南跟大叻都不熟……不過GOOGLE一下,似乎是有濃濃法國味的高山城市 🧐, 海拔頗高,在1500以上。
dalat.jpg
越南彎角與其他彎角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大顎內如月牙般漂亮的弧線!
一般的大鍬內齒會隨著體型往前移動…但越南彎角的內齒不但不會往前,還會往內!

於是有了像括號一樣的美麗橢圓空間!!  🥰

IMG_2187.JPG
個性在大鍬中不算溫和,但沒派瑞、扁鍬那麼兇。
大顎形狀對母蟲的殺傷力應該不高。我自己是沒看過公蟲攻擊母蟲過啦…… 所以在交配上應該不會太危險 (吧)  

IMG_2241.JPG
漂亮的蟲不管哪個角度都很有魅力啦! 👍

IMG_2248.JPG
這隻越南來的外拍模特兒身高70mm,擁有迷人的性感曲線~😎

IMG_2264.JPG
越南不但是我國的重要商業夥伴,而且聽說美女如雲…
…難不成越南專出性感曲線!? 😋  (附圖為海倫清桃的慈善月曆)

B032_001_1420028693831_129291_ver1.0.jpg  


【成蟲飼育】
越南彎角算是前一陣子才進入市場的新寵兒。

本來數量很少,價錢也很高…但近幾年數量與價錢都比較穩定了,只要比日本大鍬多花幾張鈔票就帶的回家~😎

IMG_2342.JPG
由於是高山蟲,所以比較怕熱,夏天把成蟲養在不夠通風的容器會有生命危險 (幼蟲也是一樣)

建議想要認真養的話,盡量弄套溫控的設備吧! 👍

 IMG_2199.JPG   


 【交配與繁殖】
我今年這一對本來在台北蟲店買了一對60mm的對蟲。後來回屏東,母蟲大概是因為養在不夠通風的盒子,結果就悲劇了……😢

IMG_4702.JPG
身為屏東金城武,怎麼可以讓我的公蟲當條沒有老婆的魯蛇呢? 於是速速上網幫他娶了位新娘回來 (越…越南新娘!?)


色色的公蟲一看見妹子馬上就飛奔上去,不斷用大顎輕夾調情,加上用觸鬚不斷的性騷擾……
但母蟲似乎沒什麼興趣,轉身爬去吃果凍… 😐

P_20141229_234720_HDR.jpg
接著讓他們倆同居兩個禮拜….. 雖然沒有看到交配過程。但小倆口常常一起吃果凍;或是躲在樹皮下一起睡覺。應該已順利合體了吧?  🥰

於是把母蟲抓出來,丟到已經布置好的產房。

這個產房用了部落的PN木屑配上楓香段木 (普通硬) 濕度普通、溫度也沒特別設定:五月到七月的台北室內溫度差不多也是30度上下,不過因為放在房間裡,下午或晚上會跟我一起吹冷氣。

IMG_1774.JPG
「噫!好了!我中了!!」ヽ(゚∀゚)ノ

丟下去第一個晚上就爆咬木頭!這下應該是沒問題了!!  👍

152970694.jpg
從5月投到7月,然後8月開挖。共取得16幼蟲6顆蛋。

雖然遺憾的是,蛋全部黑掉了……不知道是本來就孵不出來; (所以才會三個月後還是蛋) 還是孵的時候被細菌感染了呢…?

IMG_2535.JPG
總之把幾隻幼蟲丟上昆蟲論壇與蟲友們交流,自己留下6隻繼續養。
IMG_2611.JPG


 【幼蟲飼育】
9月從台北回到屏東後,由於天氣實在太熱了… 😥

2隻公蟲丟菌磚養冰箱22度,4隻母蟲養木屑放保麗龍箱。

後來2隻母幼死亡,我超害怕之餘,就把剩下的2隻母蟲也入菌丟冰箱了,還好最後2對都成功長大、順利羽化……😉

IMG_5046.JPG

使用的菌是自壓的袖珍菌磚。

後來有次沒貨,只好改用鮑魚菇寬口瓶。

本來很擔心適應問題,還好最後都出大蟲~ hue hue hue!  😎

IMG_7735.JPGIMG_7876.JPG


2015大致的飼育紀錄如下:
5月底:投產
7月初:移出母蟲 (投兩個月)
8月初:開挖,L1幼蟲入250cc秀珍菌杯
9月中:公蟲換成700cc秀珍菌磚、母蟲吃大夢技木屑
10月中:再換一次700cc秀珍菌磚,同時發現母蟲2隻死亡,剩下2隻母蟲跟著吃菌
11月底:換一次鮑魚寬口
1月初:要換瓶發現全部都做好蛹室
1月中:一對72mm x 39mm羽化
2月初:另一對70mm x 44mm羽化
(不論公母都差不多6~8個月羽化)

72mm剛羽化,全身還紅通通的樣子:

IMG_8159.JPGIMG_8150.JPG
一開始只是抱著「想湊齊所有大鍬」的想法開始養DCB的……但是自己養出來後,發現這隻蟲真的是讚!!

今後大概會將DCB像日大一樣編入我每年固定班底吧!  👍

IMG_2288.JPG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參考連結:

http://ookabuto.boo.jp/CCP020055.html

http://www.takumi-kyu.com/curvidens_ssp.htm

http://fanblogs.jp/anotherstagbeetlesofworld/archive/485/0

http://arc6464.blog67.fc2.com/blog-category-6.html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37105756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dcb, 大鍬, 大鍬形蟲, 越南彎角

亞齊巨扁 (蘇門答臘巨扁) 飼養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yasuokai

2016 年 3 月 15 日 by kurtsunx

IMG_0635.JPG

中文名稱:亞齊巨扁 (蘇門答臘巨扁)

日文名稱:スマトラヒラタクワガタ

學名:Dorcus titanus yasuokai 

產地: 印尼蘇門答臘 ( Sumatera ) 亞齊特區 (Aceh/ アチェ )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普通)

成蟲壽命:約2~3年

成蟲大小:♂:31~104.2mm ♀:29~53mm

幼蟲期:♂:8~10個月  ♀:4~6個月左右

溫控:非必需 / 建議


【聊聊蘇門答臘巨扁】
首先,「亞齊扁」其實不是一個亞種的名字,而是「亞齊產蘇門答臘巨扁」的簡稱。

咱們先來聊聊亞齊的地理與歷史背景吧!蘇門答臘在印尼西南邊,而亞齊則在蘇門答臘的西北邊:
Sumatra_Topography拷貝.jp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前,幾乎整個印尼,包括蘇門答臘,都是荷蘭的殖民地。但是亞齊古王國每個人都超猛,面對船堅炮利的荷蘭人毫不屈服,躲進山裡跟荷蘭人打了30年的游擊戰!

……儘管最後還是被征服了,還是從不放棄趕走荷蘭人的想法……

接著二戰開打,充滿野望的日本想把整個太平洋打下來,組成大東亞共榮圈。

亞齊馬上拉攏一堆印尼勢力成為日本的內應,於是日本一瞬間就打爆荷蘭人,控制了印尼諸島。

當時許多印尼人還認為日本是將他們從荷蘭手中解放的好人,非常開心。😎

↑ 日本重巡「羽黑」與九五式水偵

然後隨著戰事越趨激烈,日本還是對印尼幹了不少壞事……但同時,日本也致力於建設印尼;培養印尼人才、訓練當地人戰鬥技術,使得印尼有足夠的實力在二次世界大戰一結束時馬上宣布獨立,甚至還再度戰勝荷蘭與英國的聯軍,守住了國家主權。

↑ 打完爪哇海戰,在拉包爾被伏擊的重巡妙高、那智、羽黑

而亞齊,在一起趕走外國人後,卻沒有打算成為印尼的一份子,情勢演變成內戰,一路打到2004,整個區域被南亞海嘯重創。😢

…在災後重建時期,亞齊與印尼放下了對立,也萌生了情誼,於是隔年協議停止內戰,印尼撤軍,亞齊成為印尼的獨立自治特區。一直到現在維持著友好的關係,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

好,講完了小故事,咱們回到鍬形蟲。

本來這一帶的南洋巨扁都是「titanus」,在2010年被分出來成為「蘇門答臘巨扁 (yasuokai)」而在亞齊所出產的蘇門答臘巨扁,受到當地戰鬥氛圍影響 (並沒有)大顎特別粗,是蘇門答臘巨扁中最受歡迎的產地!所以蟲界有時就直接稱他為「亞齊巨扁」了。
IMG_0520.JPG
我今年出來這隻差不多93mm,雖然顎幅還沒到超爆幹粗的地步,但是不論哪個角度看,都能深深感受到他的魄力!! 😎
IMG_0552.JPG
儘管叫做扁鍬,但是因為體型超大,所以看起來也相對的厚實。
IMG_0554.JPG
蘇門答臘巨扁除了亞齊以外,常見的產地還有明打威、明古魯、廖內。
雖說不論產地,有時候後代還是會出現偏中齒的個體……但一般相信:亞齊有較穩定的基齒、明古魯較容易出現中齒。
IMG_0572.JPG


【成蟲飼育】
蘇門答臘的氣候跟台灣不會差太遠,所以成蟲可以過得很舒適。
IMG_0599.JPG
力氣很大,把玩的時候務必小心,大顎一夾可不是瘀青就可以了事的! 🤨
IMG_8601.JPG
由於體型巨大,飼育的時候攀抓木也要有點份量,不然只有水苔或小木片跌倒了沒辦法幫他翻回來。
IMG_8780.JPG
南洋那一帶的扁鍬母蟲都長得差不多,非常難辨認,而且互相混種完全沒有問題。…甚至連後代出生都沒辦法100%確認親代,所以千萬別搞混了。


【產房布置】
飼養蘇門最大的難度,應該就是交配…

因為巨扁們都很兇,但是蘇門又是其中數一數二兇,粗壯的大顎能輕易在母蟲身上打洞……😟

所以配對之前一定要確定彼此夠熟 (至少進食三個月再嘗試配對會比較安全)

我用普通的M箱配上有點軟的產卵木,木屑使用金樂豐MAX-A,濕度一般,投產前冷凍兩天,解凍一天。
IMG_3542.JPG
雖然有時候母蟲也會把蛋下在木屑裡,但是產房沒產木通常母蟲就不生喔。
IMG_3543.JPG
生一個月,放一個月,然後開挖,木頭朝下的那一面被咬的面目全非
IMG_3546.JPG
↑ L2幼蟲
IMG_3921.JPG
最後這一根生了22隻,有一些在木屑中,但我不確定是本來就在木屑,還是從木頭吃出去的。
最後自留四隻繼續養   (但其中一隻養一養失蹤了)  🙄


【幼蟲飼育】
幼蟲很強壯,也很好養。
用菌養很容易出現大型個體,用木屑養的話,聽說要配合低溫養一年半才會出大型個體。

所以我還是決定用菌養。開挖產房完,直接將幼蟲丟進事先壓好的1000cc鮑魚菌磚,一隻一盒。
IMG_4672.JPG
食量很大,菌磚吃一個半月就吃完了,之後公蟲都改吃菌包;母蟲丟窄口。
IMG_6715.JPG
最後公蟲共吃了1個菌磚 + 3個菌包,養在22度冰箱,7個月做蛹室。
母蟲吃1個菌磚+ 1瓶窄口,4個月就化蛹。

(根據別人的心得,超過9公分的大型個體要是用直立窄口瓶飼養,而蛹室又做的太靠近壁邊、或是在底部,會有羽化失敗的風險……所以建議最後一罐要確定他有足夠又穩定的空間可以做蛹室喔!)
IMG_7678.JPG
第一次養出破九的蘇門,看到又大又重的蛹非常感動。 😋

手賤就挖出來觀察,然後用插花海綿幫他做人工蛹室:
IMG_1363.JPG
但是很快地就出現問題!蛹太重了,翻身的尾部在海綿直接刮出深深的溝,導致蛹無法自行翻身,還好及早發現,不然大概要悲劇了  🥴
IMG_7929.JPG
趕緊換了專用的海綿蛹室,但是刮下來的碎屑加上數天沒有翻身,大顎出現了壓痕 ……🙁
IMG_8204.JPG
過一陣子越來越成熟時,隔著蛹皮就能看到疤痕…很擔心他羽化會出問題…
IMG_8210.JPG
蛹期大概4個禮拜,某天下班回家時就已經開始羽化了。
IMG_8218.JPG
果然出了問題!!鞘翅有點壓痕,晾翅時還合不攏!
IMG_8220.JPG
等到鞘翅有點顏色的時候,用藥妝店買的防水透氣膠帶做緊急處裡。
IMG_8223.JPG
亞齊哥覺得屁股涼涼der….  😅  (從這個角度可以明顯看出大顎上的壓痕。)
IMG_8230.JPG
過了一天,感覺有好一點了。內翅順利摺疊,但是鞘翅還是沒合緊 …
IMG_8234.JPG
再貼一次,基本上只要鞘翅沒有變形、顏色還沒完全變黑,就還有救!
IMG_8243.JPG
第三天再換一次膠帶,這時鞘翅已經是幾乎閉合了,稍微調整一下位置,再貼一次後就放著讓他睡了。
IMG_0585.JPG
過完蟄伏帶去外拍,可以看出術後復原非常良好  😎
IMG_0633.JPG
零星的疤痕反而讓他像個征戰無數的戰士
反而有點帥啊!!👍👍👍
繼續累代下去看看有沒有機會破百吧!!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亞齊扁, 印尼, 蘇門答臘巨扁, 鍬形蟲

養蟲必懂的態度與觀念

2016 年 2 月 17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這篇來聊聊一些養蟲的態度與觀念吧!

首先,在養蟲之前,請各位一定要記得:
甲蟲是活生生的生命,並不是玩具!

這些帥氣的寶石是大自然賞賜給我們的自然資源,我們這些飼育家有絕對義務付出尊重與愛惜,虐待、濫捕、亂養與棄養都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

IMG_8560


接著開始養蟲的時候,要把蟲養好,有下列五件事情必須要做到:
一、耐心
大部分的甲蟲壽命都是以年單位在算的,光是幼蟲期到羽化可能都要半年、十個月的時間,所以養蟲的一定要有耐心!


二、用心
不同的蟲有不同的養法,如果不用心去查資料、做功課的話,是很容易把蟲養死的。


三、管理
想把蟲養好養大,管理是不可少的!


四、有計畫的養蟲
接著是計畫,許多新手飼育家常常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時間、經濟能力一不小心就衝動買了一堆蟲,甚至是借錢買蟲弄到人際關係變很糟糕都有!

尤其是很多較年輕的蟲友,常常蟲還在養,就已經開始幻想說「這幾隻蟲我之後能賣XX元」「等這隻蟲羽化我就能回收OO元」彷彿錢已經到手似的,接著就把手上的錢拿去買其他蟲 ……結果蟲死了、蛹黑了或買家跑了,這些還沒到手上的錢自然也飛了。

然後周轉不靈,變成眾矢之的被公幹。


五、尊重生命
雖然有些是無傷大雅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盡力避免,例如:故意讓蟲打架這一點就不是很好,尤其許多蟲破壞力驚人,一個不小心就會致命。


六、不要混種
混種在蟲界是禁忌。

混出來的蟲要是流出去,會造成分類與價值上的混亂,所以不同種、不同產地的蟲千萬不要混在一起交配繁殖!


七、不要亂省
很多人會為了省錢,自己上山挖土、自己嘗試製作耗材,廢物利用、挑便宜的買。

有實驗精神是很好,但是準備一定要先做足,不然失敗的下場就是養死蟲或養出小蟲,得不償失!


八、不可以亂放生
放生其實是需要經過專業的評估的!
絕對不可以將非產地的物種輕易的放生,除了會破壞生態以外,還會造成基因汙染,後果可能會十分嚴重。


九、不要荒廢正業
除非你真的決定以後要靠養蟲維生,否則你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若因為養蟲而荒廢學業、或是讓自己睡眠不足,這些都是不OK的行為,尤其因為買蟲、賣蟲而造成自己的經濟、人際關係出問題更是不被允許的事!


十、不要造成他人困擾
最後,我們是因為「喜歡」才成為飼育家,並不代表其他人也會喜歡蟲。

當自己的興趣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時,一定會產生許多衝突,所以我們應極力避免飼養環境發出惡臭、一堆雜蟲亂飛亂爬、滿地都是木屑、耗材堵住水管之類的,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所有飼育家都應盡的責任。
 IMG_8559

好,那今天的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最後偷偷打一下廣告:其實我出了一本書囉! 如果你喜歡黑蟲倉庫的內容,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本《甲蟲超人超圖解》!
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到線上書店買一本吧!! 🥰
↓ ↓ ↓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態度, 養蟲

巨大鍬形蟲飼育與繁殖 Dorcus grandis moriyai

2016 年 2 月 11 日 by kurtsunx

DGM
中文名稱:巨大鍬形蟲  (守谷氏亞種)

日文名稱:グランディスオオクワガタ

學名:Dorcus grandis moriyai

產地:緬甸 (Myanmar)

飼育難度:★★★☆☆ (普通)

繁殖難度:★★★★☆ (略為困難)

成蟲壽命:3~5年

成蟲大小:♂:32~92mm ♀:25~54mm

幼蟲期:♂: 8 ~ 12個月 ♀: 6 ~ 12個月

溫控:非必需

DGM
巨大鍬形蟲,顧名思義就是很巨大的鍬形蟲。
最初大家叫他寮國大鍬,後來發現不只寮國有,於是用了學名意譯就變巨大鍬了。

巨大一直在跟DA(安達祐實 Dorcus antaeus)爭奪誰才是「最大的大鍬形蟲」的寶座。但在DA發動「蟲海戰術」的戰況下,巨大暫時是以92mm比93.2mm稍微落後DA一點。

目前巨大鍬被分為三個亞種,分別是:

  • Dorcus grandis grandis   (寮國、中國、越南)
  • Dorcus grandis moriyai   (印度、緬甸)
  • Dorcus grandis formosanus  (台灣)

此篇要介紹的是Dorcus grandis moriyai ,簡稱DGM,巨大鍬形蟲守谷氏亞種,也是最大型的巨大鍬。


 【聊聊巨大鍬形蟲】
巨大鍬不論是野外還是飼養環境都很難找,是非常珍稀的黑蟲。數量少的原因鐵定是因為太難搞。😒

巨大鍬相當神經質,一有風吹草動馬上裝死或逃跑,對母蟲又不紳士,看不上眼就把人家女生揍一頓趕走,甚至殺掉。

就算看對眼了,其中一方還沒成熟的話,兩隻蟲聊個幾句就好聚好散了,要多久成熟? 答案是「半年」……
半年就算了,還要越冬母蟲才會生;甚至只有春秋兩季有可能生,生不生還要看母蟲心情,就算終於生了,大部分也只生個位數字……

勁敵DA這款淫蟲只要公母放一起就說幹就幹,配完母蟲一轉頭就生個100隻幼蟲,相較之下,也難怪「最大」的王座會被人搶走了 …

不過正因為困難,才具有挑戰性!

要是挑戰成功,除了成就感以外,外觀霸氣,不用溫控、幼蟲期不長,成蟲長壽,高價位於是尊爵不凡(!?) 巨大的種種優點還是吸引了無數蟲友捲起袖子來挑戰!
DGM


【DGM交配】
巨大鍬交配非常困難,因為他跟大鍬一樣害羞,但是卻跟扁鍬一樣會家暴……先準備好一對已成熟的公母,原則上是至少要等進食後5個月,或是冬眠過再醒來才算成熟。

再準備一個夠大的圓桶,直徑最好能有個20~30公分,半透明最好,丟入一層墊材,像是樹皮之類的還有果凍皿 (或切半果凍)

接著把桶子放在比較陰暗、又不會被風吹到的角落,盡可能的避免光線與大動作。然後把公蟲丟進去,讓他先冷靜一下,然後適應環境與建立地盤。最後在小心翼翼的把餓了兩天的母蟲,慢慢的放進去箱子……

然後開始漫長的等待吧,記得不要作出任何大動作,雖然不至於像巨扁類這麼殘暴,但要是被弄爆一隻母蟲,你得找很久才能再找到第二隻 ……

想加快進度可以慢慢的把母蟲屁股推到公蟲的觸角下,公蟲要是聞到母蟲的費洛蒙,就會快速的擺動觸角,並用觸角與大顎開始摩擦母蟲調情。

我在這個步驟重覆四、五次都沒看到交配,之後索性直接弄個大箱子放一大堆樹皮弄個阿蟲公寓,公母丟進去,過了兩天後看到他們一起吃果凍後,想說來投產看看…結果投產完一個月,母蟲完全沒有去動木頭。只好抓出來重配,第二次就順利很多,但當我回頭找了相機回來時就已經分開了,看來交配時間推估應該1~2分鐘而已。

然後,蟲誌1與許多日本蟲友有特別交代,交配完不要馬上投產,先吃果凍進補一個月再投產,此舉能提高產量、減少爛蛋,總之我是信了。

DGM


 【DGM產房布置】

順利交配完後,巨大鍬只會在春天跟秋天兩個季節產卵,秋天比春天會生,而且DGM繁殖不但看季節,也看溫度,一般來說是22~26度左右才會願意生。

太冷就會冬眠,太熱會罷工,所以除非有優秀的溫控環境,否則盛夏跟寒冬根本不用嘗試。

然後DGM的產房布置要掌握幾個重點:

  • 產房要大
  • 木頭要大
  • 濕度要偏乾
  • 木頭普通硬
  • 蟲要除乾淨

DGM產房

選用至少L以上的飼育箱,至少要可以放兩根直徑10*長度15的產木,能有更大的木頭當然更好。

接著選木頭,雖然有一說是雲芝、紙背菇菌種的木頭母蟲比較喜歡,但我用普通楓香一樣生的不錯。產木放直的放橫的都會生,擔心的話就一直一橫的放吧,擺好後用木屑埋住3/4並壓實固定。木頭要偏硬,但不能太硬,大概到「手指戳不下去,指甲戳的下去」的程度。

然後濕度要偏乾,木屑大概是「緊握會成塊,但是碰一下就會散開」手上還不會都是水的程度,但母蟲不會在木屑中產卵,所以用便宜的就可以了。木頭有雜蟲母蟲就不生了,建議先冷凍個一禮拜,之後拿出來邊泡水邊剝皮,大概10~20分後,把植菌孔挖乾淨、樹皮刮掉,這時也吸了足夠的水了。

最後,把箱子放到你家最不會受到打擾的地方,並用條毛巾把他蓋起來遮擋光線 (不透明容器就不用了),每個禮拜偷偷打開換個果凍。順利的話,母蟲會在產木上挖一條隧道並開始生蛋。 (但是有挖不代表有生)

DGM產木
至於產量,一根10*15的產木大概會生1~10隻幼蟲,10隻以上就算爆產啦!不過,要是沒生也是很常見的狀況,請不要太氣餒,抓出來重配再試一次吧!

我在這一次投產,共取得6幼蟲2顆蛋:

DGM卵
btw蛋超大顆,比獨角仙的還大 


 【幼蟲飼育】

幼蟲我還在養,所以目前只能幫大家整理出日本人的筆記。
一般說來,幼蟲的飼育跟日大差不多,養活很簡單,養大比較難。

要養大需要:穩定的溫度、大容器、玻璃罐、吃菌瓶才能挑戰極限。DGM幼
而巨大還有一點不同的是:非常怕打擾,一打擾幼蟲就亂鑽,食慾降低,成長緩慢甚至提前化蛹成小蟲。
而食量比日大稍大一點,會吃超過三瓶菌瓶。

L1~L2時從產木中挖出後,先給他吃一罐菌瓶吃2個月,之後再換一罐大罐的讓他再吃2個月度過L3初期。

之後因為L3中途換瓶很容易導致提前化蛹,所以建議第三罐要使用大SIZE的2000cc菌瓶一口氣讓他吃到化蛹,如此一來破80mm就不成問題了。
DGM幼DGM幼 


【成蟲飼育】
成蟲就是一個粗勇,不但外型狂野,適應溫度能力也很罩,不怕冷也不怕熱,耐冷更勝中、日大,甚至18度了還不冬眠。也不像DA夏天壽命大減甚至還會熱死。

抓在手上會很大方的爬來爬去,摸他會像扁鍬一樣抬頭張牙,但是不會兇狠的把你手夾爛,通常都夾個一口意思到了就好,然後繼續跑,直到他覺得安全為止。

壽命很長,據說最長可以活五年,普通養應該也有三年。
雖然不論入手難度、價錢以及飼養難度都很不親切,不過DGM很歡迎進階黑蟲玩家來挑戰一下的。

DGM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參考資料】

http://www.gagome.shop-site.jp/web-dg11-breeding.html

http://www.gagome.shop-site.jp/web-dg10-qa.html

http://www13.ocn.ne.jp/~dorcus/newpage8.html

http://www.hi-ho.ne.jp/shiori-yura/newpage28.htm

http://homepage2.nifty.com/mushi-sha/2014-kuwagata-gines.pdf

http://blog.xuite.net/a719715/twblog/139842494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39422743

http://ahp341.pixnet.net/blog/post/11927575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dgm, 大鍬形蟲, 巨大, 巨大鍬, 巨大鍬形蟲

蘇拉威西巨扁 飼育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typhon

2016 年 2 月 7 日 by kurtsunx

IMG_0118.JPG

中文名稱:蘇拉威西巨扁鍬形蟲

日文名稱:スラウェシヒラタクワガタ (舊名セレベスオオヒラタ)

學名:Dorcus titanus typhon

產地: 印尼 – 蘇拉威西大島  (Sulawesi)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普通)

成蟲壽命:約2~3年

成蟲大小:♂31~103mm  ♀29~53mm

幼蟲期:♂8~10個月  ♀4~6個月左右

溫控:非必需 / 建議


 【聊聊蘇拉威西巨扁】

今天的主角是蘇拉威西大島產的大扁鍬:蘇拉威西巨扁!

因為造型特別,又大隻又好養,所以也是市場的熱門蟲,但其實它有好一段錯綜複雜又帶點爭議的命名過程。

為什麼會這樣?首先我們請GOOGLE來告訴我們蘇拉威西島在哪裡:
sula3
蘇拉威西(Sulawesi) (以前叫做西里伯斯Celebes) 位於印尼的東北方,往西接近馬來西亞、往北鄰近菲律賓。是個由四個半島組合而成的美麗大島。
sula2.jpg
sula.jpg
由於島的地理狀況特別,所以各半島的往來幾乎都靠海運居多,加上附近三個國家都是一大堆海島所組成,貿易關係密切,也因此增加了鍬形蟲隨著船與貨物亂跑的機會,增加分類的難度。
IMG_8532.JPG
在久遠的1835年,幾乎整個東南亞的巨扁都被分成「南洋巨扁」(D. t. titanus)
而這時候的蘇拉威西巨扁的中文名稱通常是寫成「蘇門答臘巨扁」的前齒型。

接著到了1905,前齒型大扁為了跟基齒型大扁作出區別,另外被分出來成為「提風扁」 (D. t. typhon)
日本人還另外取了個更帥氣的名字:「帝王扁」(テイオウ)  (當然更有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發音不好…typhon唸成tyoon)
IMG_8458.JPG
但因為菲律賓跟蘇拉威西都有類似的前齒型巨扁……明明兩個島群距離相隔超遠,兩種扁鍬的表徵也有差異,叫同一種名字不是很怪嗎?所以在2010年時,菲律賓的帝王扁改成了D. t. imperialis,我們有人管它叫「霸王扁」,但大部分人沿用舊名稱繼續叫它「帝王扁」。

而D. t. typhon就成為今天的「蘇拉威西巨扁」了。

總而言之,這兩隻蟲中文、日文、學名都做過2~3次的變動,外觀又像,導致在討論與交流時特別容易混淆…🤨
 sula4
photo source : 蟲誌3, 商鼎文化2005, p75, p78
如何?頭楯、體型與牙型看得出差異嗎?

如果看不出來,就看產地比較保險:現在的「帝王扁」指的是在菲律賓西北如呂宋島(Luzon)、卡坦端內斯島(Catanduanes) 等地產的D. t. imperialis;蘇拉威西大島產的「蘇拉威西巨扁」則繼承帝王扁以前的學名:D. t. typhon。

[附註] 有時候還會看到另一個學名:Dorcus titanus sulawesi,但我找不到文獻與根據,我猜可能是某個人把寫在後面的產地當作學名的一部分吧
IMG_8477.JPG


【成蟲飼育】
蘇拉威西巨扁幾乎都是前齒型、偶爾會有個體會偏到中間去,成蟲強健好養,超爆幹兇。大顎非常有力,形狀非常適合夾人、把玩時千萬注意。
IMG_8501.JPG
身體雖然整體是扁的,但其實又厚又重,很有肌肉感!😎
IMG_8479.JPG
IMG_8523.JPG
飛行能力不佳,不會暴衝,也不太會裝死,走路都優雅地慢慢走,遇到危險都正面迎擊,實在是很有霸氣!👍
IMG_8528.JPG
用手指輕輕戳一下或是對它吹氣,大扁們就會把大顎抬高,面對鏡頭擺出一副雄壯威武的姿勢,非常適合拍照!根本鍬形蟲界的模特兒!
IMG_8535.JPG 


 【交配與投產】

因為很兇。所以記得交配前一定要先確認公蟲熟了沒! (標準大約是:進食後兩個月)

越大的個體成熟期要越多的時間,如果超過80mm的話,建議進食三個月再嘗試配對。

配對前一定要先等公蟲冷靜,才能放下母蟲,只要公蟲沒有攻擊母蟲,通常交配會很順利。扁鍬持久很不錯,督一次20分鐘到1小時都有可能。

我2015年的時候剛好做完巴拉望的廢菌投產測試,於是我這一輪投產繼續試看看用菌繁殖。產房使用菌包折對半,直立放置作為產木。
IMG_6214.JPG
投產一個月左右,母蟲不明原因死亡。然後再放一個月後開挖:
IMG_6212.JPG
不過還好,母蟲臨走之前有完成任務!👍

共取得12隻幼蟲 (木屑2隻,菌包10隻)
(一般來說,蘇拉母蟲一次大概可以生30隻左右)

雖然用菌來投產不確定的部分實在是很多……但是剝菌找幼蟲的輕鬆度是剝產木的一百倍簡單啊!


 【幼蟲飼育】
 蘇拉的幼蟲算是較不怕熱的品種。建議使用菌來養,一般來說吃菌的個體明顯比吃木屑來得大,但是使用菌飼養務必配合溫度控制,否則就是要算好投產時間,讓幼蟲成長期避開夏天。

我這一批留了4隻,取出直接進壓好的250cc鮑魚菌杯飼養。

幼蟲成長速度飛快,一個月多一點就成為肥滋滋的L3,並換成700cc自壓菌磚飼養。
IMG_2911.JPG
700cc也是吃不到兩個月就快吃完了,巨扁系列的食量都很大,窄口瓶通常是吃兩個月就要換了。
IMG_1878.JPG
挖出後的第五個月,幼蟲又更肥了,每次換菌時都可以感受到幼蟲的急遽成長,這也是養大扁才會有的成就感!😋
IMG_6713.JPG
最後一次用了菌包配桶子養,兩個月後幼蟲就做了蛹室。

因為菌的狀況似乎已經很濕很爛,所以挖出用人工蛹室,一月中順利羽化,二月初開始進食


 【飼育紀錄】
2014年5月: 投產
2014年6月: 開產房,入250cc自壓鮑魚
2014年7月: 換700cc鮑魚菌磚
2014年9月: 換鮑魚窄口
2014年11月: 換菌包 (母蟲全數化蛹、羽化)
2015年1月: 羽化
溫度控制:7~11月=溫控冰箱22度;11月~2月=沒溫控
公蟲:共8個月  84mm
母蟲:共5~6個月 42mm、44mm、46mm
耗材:金樂豐 MAX S 鮑魚菌包、窄口瓶

IMG_7303.JPG
IMG_7670.JPG
IMG_7689.JPG
IMG_8455.JPG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參考連結】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40490011

http://j525263.pixnet.net/blog/post/41406403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92%E3%83%A9%E3%82%BF%E3%82%AF%E3%83%AF%E3%82%AC%E3%82%BF

http://www1.kamakuranet.ne.jp/tsuki/brd-teiou.htm

http://mushinavi.com/navi-insect/data-kuwa_hirata_teio.htm

http://jfk0911.com/page4_52.html

http://www.geocities.co.jp/calcan3000/DT.html

http://93536807.at.webry.info/200808/article_1.html

http://www.e-mushi.com/dorcus-titanus-titanus-sulawesi.html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sulawesi, titanus, typhon, 帝王扁, 提風扁, 蘇拉威西, 蘇拉威西大扁, 蘇拉威西巨扁

金牛扁飼育與繁殖心得筆記 Dorcus taurus cribriceps

2016 年 1 月 10 日 by kurtsunx

IMG_7833.JPG

中文名稱:金牛扁 (菲律賓亞種)

日文名稱:タウルスヒラタクワガタ

學名:Dorcus taurus cribriceps

產地:馬來半島、印尼、菲律賓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非常簡單)

成蟲壽命:1年~2年

成蟲大小:♂:30~67mm  ♀:21~30mm 

幼蟲期:4~10個月

溫控:不需


 【聊聊金牛扁】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金牛扁主要分布在印尼與菲律賓,在當地的地位跟我們國家的台扁差不多。

都是:

  1. 到處都抓的到
  2. 隨便養都會活

而金牛扁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顎有兩把「黃金牙刷」超可愛的! 🥰
IMG_7792.JPG
金牛扁在血緣上,跟寬扁比較接近,可以說是金毛寬扁(Dorcus eurycephalus)的縮小+多毛版。
IMG_7822.JPG
由於生命力強,分布區域廣泛,所以亞種也不少,目前常見的五個分類分別為:

  • D. taurus taurus  (蘇門答臘、馬來、婆羅洲)
  • D. taurus gyphaetus  (爪哇島)
  • D. taurus jampeanus  (Tanajampea群島、蘇拉威西)
  • D. taurus moinieri  (巴拉望島)
  • D. taurus cribriceps  (卡米金島、呂宋島)

台灣常見的是菲律賓的cribrieps亞種。

但儘管好抓好生,但其實沒有很多人玩…🤨
算是「雖不熱門,但不至於買不到」的一隻小黑蟲。
IMG_7819.JPG
公蟲體長一般都在4~5公分之間,超過5公分就算大型個體。
但其實主要還是要看體型,因為長牙、短牙型的樣子差很多。

例如這隻是39mm的短牙:
IMG_7842.JPG
這隻則是42mm的中牙:
IMG_7794.JPG
長牙的長這樣  (圖片來源:月虫 http://tsukimushi.com/taurus-789.html)
taurus05
至於母蟲,長得比一般的扁鍬更橢圓一點,不像公蟲粗糙又消光,母蟲則是非常光滑又有光澤。
IMG_7786.JPG
IMG_7830.JPG


【成蟲飼育、交配與產房布置】
成蟲超好養,豪無難度可言。

雖然日本人有說過這種蟲會怕冷,但在台灣,除非住在合歡山上,否則應該是冷不死他。
IMG_7797.JPG
我在2014年中在蟲林野售買到了野生母蟲後,回家直接投產,容器是祈星的2200圓筒,木屑使用金樂豐MAX-A,產木用吃剩重壓的鮑魚菌。
IMG_7781.JPG
放一個月後菌塊就被鑽出一堆洞。
IMG_6196.JPG
金牛扁很會生,所以價錢很便宜,於是我也不想生太多 … 😅

30天一到就把母蟲抓出來送蟲友了,接著再放了30天後,開挖產房,一倒出來,木屑就能看到好幾隻幼蟲:
IMG_6202.JPG
又軟又好撥的廢菌塊裡面也不少:
IMG_6198.JPG
最後收穫是木屑6隻、廢菌8隻:
IMG_6201.JPGˋˋ


【幼蟲飼育】
幼蟲可以吃菌,而且幼蟲期很短,差不多公蟲6個月、母蟲4個月左右就會化蛹。

前蛹期、蛹期大概都3個禮拜,跟台扁超像:
IMG_7258.JPG
IMG_7298.JPG
我這一批只留4隻,直接用產木屑與廢菌塊揉碎混合,用700cc塑膠盒一罐到底。

最後出2公1母,39mm與42mm。

如果不想要學我用幾乎零成本的飼養法的話,就用新鮮的菌來養吧!從日期推算回去,再開挖幼蟲後……先用菌杯養2個月,再換到菌瓶一罐到底,應該就會剛剛好化蛹了。👍
IMG_7316.JPG
dt.jpg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參考連結】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35424280

http://blog.xuite.net/aa1011012tw/twblog/92312388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8066

http://ookabuto.boo.jp/CCP030049.html

http://tsukimushi.com/taurus-789.html

http://www.asahi-net.or.jp/~id8k-sgn/kuwabaka2000d/mogudon/taurus.html

http://kuwagatamushicom.web.fc2.com/dorcus/taurus/taurus.htm


 回首頁 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金牛扁

兩點赤鋸鍬形蟲飼育與繁殖筆記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blanchardi

2015 年 12 月 27 日 by kurtsunx

 

 

IMG_2446.JPG

中文名稱:兩點赤鍬形蟲、兩點鋸鍬形蟲

日文名稱:フタテンアカクワガタ、アスタコイデスノコギリクワガタ

學名: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blanchardi

產地:台灣 (Taiwan)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非常簡單)

成蟲壽命:3~10個月

成蟲大小:♂ 25~67.3mm  ♀18~36mm

幼蟲期:♂6~12個月  ♀4~10個月

溫控:不需 


  【聊聊兩點赤】
兩點赤大概是台灣第二常見的鍬,僅次於台扁。
但飼養起來也許比扁鍬更有趣一點,是我還是學生的時候非常喜愛的一隻鍬形蟲!👍
IMG_4761.JPG
因為亞洲與東南亞的鋸鍬相似種超爆幹多,使得兩點赤亞種分類非常複雜,害拎老師資料查到吐血…..🤨

總之簡單結論就是:
一開始命名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Hope,1840)
後來分到Metopodontus屬下面 (Boileau,1911)

到了今天,有約13個亞種在蟲界流動,簡單的列表如下:

  • P. astacoides astacoides 北印、不丹
  • P. astacoides blanchardi 中國、台灣、韓國
  • P. astacoides castaneus 不丹、泰國、越南
  • P. astacoides cinnamomeus 爪哇
  • P. astacoides kachinensis 緬甸
  • P. astacoides mizunumai 馬來
  • P. astacoides elaphus 馬來、蘇門答臘
  • P. astacoides pallidipennis 爪哇
  • P. astacoides poultoni 印度
  • P. astacoides karubei 越南
  • P. astacoides dubernardi 中國雲南
  • P. astacoides ssp. 西藏圖博
  • P. astacoides ssp. 寮國

搞不清楚?沒關係… 我也分不出那些亞種已經統合、未命名的現在被分成哪隻… 😒

反正在台灣,只要記得:
1. 國產兩點赤 = P.a. blanchardi
2. 大象兩點赤 = P.a. elaphus (最大隻)
3. 國外兩點赤 (偏黃)
4. 血紅兩點赤 (偏紅,櫻桃紅)

這樣分四種就好,其他看產地,簡單明瞭  XD

(如果有兩點赤超級高手知道現在正確的亞種分類法,請務必指點指點在下 🥴) 


好,回來台灣。

兩點赤顏色多變,從淺黃到金黃甚至深到褐色的個體都有,也有很帥氣的黑化型 (但似乎沒有累代成功過)

唯一不變的,是公母蟲在前胸背板上都有兩個圓圓的斑點,所以才被取名成「兩點赤」(フタテンアカ)
 IMG_4749.JPG
IMG_4745.JPG
兩點赤真要分類的話,算是「比較兇」的那一類。但是畢竟是隻鋸鍬…除非剛好被牙尖督到肉,否則夾起人來沒什麼威力。

體型較小的小剪刀長這樣,很可愛:
IMG_0836.JPG
如果到4公分以上樣子就會很不一樣,像這隻就是58mm的長牙型:
IMG_2274.JPG
修長又充滿鋸齒的大顎:
IMG_4771.JPG
但把玩的時候要小心,飛行能力非常優秀,別被它飛走啦!🤣
IMG_2443.JPG 


【成蟲飼育】
沒養過外國品種的,所以以下的介紹都以國產的為主。

兩點赤成蟲的壽命不長,通常活不過冬天,儘管夾子威力不強,但一樣不建議混養 。
IMG_4764.JPG
野外個體常因打架所以身上一堆洞或崩牙,加上鞘翅容易出油變色,所以想要完美個體做標本的,自己養比較簡單。 (不過,一羽化定色完馬上進冰箱…這我下不了手啊~~~😢) 


 【交配與繁殖】
兩點赤成熟期短短的,大概羽化過蟄伏完一個月就有可能交配,大一點的公蟲建議放2~3個月再配會讓它們的房事較順利進行。

但是公蟲比較兇,所以不能直接把公蟲放到母的身上,建議是用小盒子或木頭讓他們彼此自然相遇。
IMG_2431
當然,如果懶得顧,也可以直接丟一起啦… XD

產房只要把木屑壓實就會生,塞些碎木塊或是產木可以大幅提高產量,一般來說可以生30~70隻。

木屑從輕度發酵到深色木屑都可以,至於濕度,普通就好。
P_20141229_232730_HDR.jpg
我今年的產房就用剝剩的產木片、廢菌以及空糖果罐子隨便弄弄,母蟲是用小深山扁跟蟲友換來的野生母蟲,雖然已經養過好幾輪了,可是以前都沒有留下紀錄,所以今年再養一輪拍照記錄用。
IMG_4748.JPG
放兩個多月後,就看到已經被咬的坑坑洞洞了,看來是不會「共辜」囉~👍
IMG_6820.JPG
產木呈現鬆鬆軟軟的狀態,輕輕一剝就看到兩隻L2。
IMG_6825.JPG
倒出來,可以看到木屑裡也有不少:
IMG_6823.JPG
不知道是因為野生母蟲已經生過一堆、或是產房太小,總之收了10隻。

對我來說剛剛好,不然生太多我也不知道怎麼處裡 XD


 【幼蟲飼育】
幼蟲不挑食,產木、輕度發酵木屑、多次發酵木屑、菌瓶全部都吃,只要不是泥狀的腐植土或是生木屑就好。

要養出長牙型的都很簡單,食量可大可小,有聽說不少140cc布丁杯從L1直接養到羽化的例子,甚至這樣還能出40mm長牙,實在是很神,但如果對蟲大小還有點期待,建議還是提供超過700cc左右的木屑量吧!

我是用250cc的布丁杯養,3個月後換成700cc一罐到底,這種養法不論用PN木屑、MAX A木屑、大肥豬、或是廢菌,都可以很穩定的出50mm+的長牙。
 IMG_6831.JPG
溫度不挑,在屏東用木屑一樣可以順利長大。

如果有溫控,用菌瓶養超過60mm不難,但是因為公蟲幼蟲期大概6~8個月,用鮑魚或秀珍會面臨化蛹時,菌已經又黑又濕,導致羽化容易失敗,要換瓶…又會覺得成本提高很不划算 (因為兩點赤很便宜,野生大型個體又好抓)

所以「錢包的厚度」跟「對兩點赤的愛」自己選吧! 🧐
IMG_6830.JPG
下個結論,兩點赤跟扁鍬很像,但比扁鍬更容易養大、有更華麗的大顎、把玩起來也不會不小心手被夾爛。 (唯一輸的地方大概就是壽命了吧)

好生好養,嘗試養出外型差距甚大的小剪刀、中牙型跟長牙外型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是非常非常適合入門者的一隻好蟲!  👍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相關連結】
http://www.geocities.jp/daccio_z32/breedinglog_pac.html

http://ookabuto.boo.jp/CCP045.html

http://mushinavi.com/navi-insect/data-kuwa_noko_astako.htm

http://judge.fool.jp/breed/cinnamomeus.htm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view.cgi?forum=2&topic=28505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view.cgi?forum=2&topic=6742

http://fanblogs.jp/anotherstagbeetlesofworld/archive/22/0

http://a198.pixnet.net/blog/post/88756172 


回首頁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兩點赤, 兩點鋸

彎角大鍬飼育筆記 Dorcus curvidens curvidens

2015 年 12 月 4 日 by kurtsunx

 

IMG_2149.JPG

中文名稱:彎角大鍬形蟲

日文名稱:クルビデンスオオクワガタ

學名:Dorcus curvidens curvidens

產地:印度、不丹、泰國、馬來半島、中南半島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簡單)

成蟲壽命:2年~4年

成蟲大小:♂:30~85.6mm  ♀:27~42.4mm 

幼蟲期:4~12個月

溫控:非必需 / 建議

 


【聊聊彎角大鍬】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今天咱們來聊聊彎角大鍬吧!

彎角大鍬,顧名思義是角彎彎的大鍬,學名縮寫是DCC,所以大家都叫它彎角或是DCC。

彎角跟日大是我最喜歡的蟲,也是我累代最久的種類。但成績一直都不是很好…… 之前貼中小型個體的照片,還被蟲友笑是細角大鍬。

害我玻璃心碎一地。😭

IMG_7310.JPG
整體而言,DCC大顎較沒弧度,直到末端才有明顯角度,所以視覺上會有較細、較直的感覺。齒突的位置會隨著體型改變,越大隻就越向前。

像下圖這隻為泰國產的中型個體,可以看出因為體型的關係,齒突是朝內的:

IMG_7347.JPG
大一點的體型內齒就會往前長了,像這樣:
IMG_2108.JPG
下圖是72mm的大型個體大顎特寫:
IMG_2114.JPG
相較於前面約50mm左右的中型個體,這隻是我2016養出來的72mm不丹產彎角大鍬
IMG_2132.JPG
DCC不管從上面還從側面看,都可以明顯看出與其他大鍬不同之處,所以只要仔細一點看,就不會跟中大、日大搞混
IMG_2159.JPG


彎角大鍬產地分佈相當廣,從印度一直到中國都有分佈。而且大鍬們一開始的分類都是從彎角分出來的。

以前的分類法長這樣:

  • 中國大鍬 Dorcus curvidens hopei
  • 日本大鍬 Dorcus curvidens binodulosus
  • 寮國大鍬 Dorcus curvidens grandis
  • 台灣大鍬 Dorcus curvidens formosanus

所以彎角大鍬就是經典款,大鍬中的大鍬 👍

IMG_7345.JPG
不過外觀上有差異的,很快都被分到其他種去。

現在台灣的DCC大多來自不丹、北印與泰國,但彼此間齒型與外型並無明顯不同…所以要從外觀區分出DCC產地非常困難。


【彎角大鍬成蟲飼養】

除了外型不同,大鍬間的個性也不盡相同!

個性上,彎角大鍬是比較兇的那種。用手指戳他,他會毫不猶豫的張開大顎迎擊 (或是全力奔跑)
dcc.jpg
母蟲鞘翅紋路較深,很好認,不會與中大、日大母蟲搞混。
IMG_1218.JPG
壽命就跟其他夥伴們一樣長壽,正常養都都能過2年以上。
IMG_7340.JPG 


 【彎角大鍬交配與產房布置】
照上面所講的,因為公蟲比較兇,所以最好把公母放到成熟才交配,也就是羽化三到四個月後。

交配過程很快,不容易看到交配畫面,但畢竟是大鍬,爆母的意外不多,所以也是有人很懶,用大箱子配上足夠躲藏處後,公母直接丟一起一、兩個禮拜,通常也可以順利交配。

產房布置的部分,因為DCC一般只在木頭內生,所以一定要放產木,軟硬都接受,濕度一般或偏乾。使用M箱配上直徑10cm的產木可以,通常一輪可以收到30隻。

聽說箱子大一點,配多根大木頭去生,能收到60+的紀錄。我今年的產房用2200圓筒配小根楓香產木,投產一個月就收了20隻。

 IMG_1210.JPG
投產的環境與季節比較不像日大、中大與巨大鍬一樣挑剔,公母蟲有些甚至也不會冬眠。

總之,只要母蟲有睡飽、有吃飽,天氣也不會太冷,彎角通常都順利繁殖。母蟲會直接把整根產木咬的坑坑洞洞在裡面下蛋:
IMG_1230.JPGIMG_1220.JPG
我有查到幾篇日本人的心得說DCC很愛吃幼蟲,所以建議投產不要投太久,放個一個月左右就可以移出母蟲了。
IMG_1215.JPG 


 【彎角大鍬幼蟲飼養】

孵化時間差不多3周到1個半月。

幼蟲強健好養,對溫度的耐性很高,不溫控也不會死,但越熱幼蟲食慾就會越差,導致養不大。建議是把溫度控制在22度C~25度C,用菌來養,比較會出大蟲。

同時,除了突然變熱、突然變冷以外,過度打擾,也可能害幼蟲提前羽化成小蟲,想養大可千萬不要手賤一直拿起來看啊!

公蟲從L1到羽化大概要吃1杯菌杯 + 2~3瓶窄口。

母蟲則是在菌杯吃完後,可以直接用1L木屑或一罐菌瓶養到羽化。

IMG_3286.JPGIMG_3284.JPG
搶越冬的現象很明顯,建議要嗎4月前投產,要嗎就是8月後投產,不然很容易冬天收一堆小蟲再看他睡到隔年…
IMG_2916.JPG
我這一批就是4月底投產。
5月採收L1幼蟲20隻,自留6隻幼蟲入250cc鮑魚菌杯。
7月換第一罐窄口。
9月要換瓶時就發現兩隻母蟲做好蛹室了。
IMG_4808.JPGIMG_5347.JPGIMG_5370.JPG
10月時公蟲也做了蛹室。
最後全部在11月羽化。
體型分別是50mm/51mm/55mm

IMG_6817.JPGIMG_7170.JPGIMG_7174.JPG
平均起來母蟲5個月羽化;公蟲6個月羽化,吃菌瓶的普遍比吃木屑的大隻,而且快兩個月化蛹。

IMG_2020.JPG


 【心得】

其實2015這批DCC的成績不太理想;一隻羽化失敗,三隻公蟲又都是小蟲……🤨

我猜想著可能的原因…
「難道是金牛座跟雙子座的蟲特別愛搶越冬!?」
「可能是溫控的不夠徹底,七月了才放進冰箱…」
「或是因為九月初從台北搬回屏東,DCC想回去當天龍蟲所以早點羽化!?」
「用的鮑魚菌太慢換結果濕度太高了?」

好在隔年2016就雪恥成功!!修正各種錯誤以及用上新的小冰箱後……這批養出來最大72mm,其他也都是68~70的大型個體!!!😎

IMG_2134.JPG
看著越養越大的黑蟲在手上緩緩爬來爬去,實在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
🧐
IMG_2139.JPGIMG_2157.JPG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參考連結】

http://www.hi-ho.ne.jp/shiori-yura/newpage59.htm

http://blog.goo.ne.jp/hiphop2121/c/a9b47065b9182ac8a80ce57fae874811

http://www3.tokai.or.jp/d-sabrina/bdCurvidens.html

http://www.asabe.net/curvidens.html

http://ahp341.pixnet.net/blog/post/11927572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40998265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36845515-%E4%B8%8D%E4%B8%B9dcc

http://dennis45654.pixnet.net/blog/post/319996711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dcc, 彎角大鍬, 鍬形蟲

深山扁鍬形蟲 飼養與繁殖紀錄 Dorcus kyanrauensis

2015 年 8 月 30 日 by kurtsunx

IMG_4908.JPG
中文名稱:深山扁鍬形蟲

日文名稱:ミヤマヒラタクワガタ

學名:Dorcus kyanrauensis 

產地:台灣 (Taiwan)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簡單)

成蟲壽命:1年~2年

成蟲大小:♂:18~58mm  ♀:23~35mm 

幼蟲期:4~10個月

溫控:不需


【聊聊深山扁】

深山扁是台灣另外一種扁鍬,同時也是台灣扁鍬的好兄弟。

一開始發表時似乎是分到 Serrognathue 屬去了,但很快就被分回到 Dorcus 的大家族之中。

DK48.jpg

而雖然名字有個「深山」但其實也不用到深山就抓得到,甚至山腳下的樹林就有可能出現。

不過出現率就比台灣扁鍬低很多。
11856513_473025116204505_3265793012386125572_o.jpg

深山扁長得跟台灣扁鍬很像,但是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外型獨特的地方  😎
(深山扁可是台灣特有種喔!)

首先可以從體型大致判斷:深山扁體型較小,野外常見的差不多3~4公分左右。
IMG_4940.JPG

接著是「齒型」,深山扁除了基齒以外,深山扁大顎上的鋸齒非常平滑,並多出一個小小的齒突:
IMG_4901.JPGdtsdk.jpg
第三個是鞘翅,深山扁鍬的鞘翅較粗糙,佈滿小小的刻點:
IMG_3827.JPG

而母蟲的辨識更簡單了,鞘翅上都是刻點的就是深山扁了!(台灣扁鍬的是光滑的,最多只有鞘翅最外緣會出現一些刻點)

IMG_4729.JPG
IMG_4735.JPG


【成蟲飼育】
深山扁適應力雖然沒有台扁那麼強,不過基本上也算是不怕冷、不怕熱的品種,盡可能養在通風、涼爽的環境下,可以讓他活得開心而且長壽一點 !👍
IMG_4891.JPG
而且壽命也蠻長的,活一年沒有問題,顧的好可以兩年。
IMG_4903.JPG
還有,個性很兇,非常兇,把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別讓他咬傷手,或是夾爆其他的蟲…🤨


 【交配與繁殖】
深山扁好動、又色,但也因為很兇,所以在交配上要謹慎一點,不然有機會出現家暴致死的「蟲倫悲劇」。

確保蟲成熟了再安排聯誼吧,通常進食兩個月左右後就可以配了,當然,放越久會越穩定。

IMG_3840.JPG

記得公蟲先放進交配的環境,冷靜下來再放母蟲,一般而言只要公蟲找到母蟲,就會開始交配。

除非母蟲還沒成熟、或是不給督,否則通常可以很順利。

產房布置則照一般的方法就可以有不錯的產量,木頭喜歡軟一點的,同時也會在木屑、箱底生一些,也可以使用菌或廢菌投產,如果幫忙挖幾個洞,成功率會比較高。

IMG_4613.JPG


  【幼蟲飼育】
深山扁的幼蟲不用溫控一樣可以活得很好,並且有非常短的幼蟲期。

通常公蟲6個月、母蟲4個月就會羽化了。

但是如果想養出大蟲,菌加上溫控還是必要的條件。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吃菌的真的比木屑大很多,我養辦公室吃菌的個體,L2入菌,一瓶吃到羽化,共用了6個月,49mm,放家裡吃木屑的個體,L2放700cc方盒,4個月就羽化,但體長都只有35mm左右。

IMG_8272
日本那邊有心得是說:把溫度調低一點到20度~22度,可以降低深山扁的成長速度,並把幼蟲期拉到10個月,這樣會有比較高的機會出大蟲。

我今年有冰箱了,就用22度來試看看吧!希望別再像今年一樣出現殘念的49mm了!希望有機會能挑戰個BEKUWA 58.2mm紀錄!  😎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回首頁yt subsub fb拷貝RB CM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深山扁

  •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頁 »

曬貓VLOG、黑貓開箱與GAMING影片

來聽我說書、說故事吧!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文章分類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騙讚筆記
  • 歷史小故事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關於黑貓老師

瀏覽量

本日人氣:45
總瀏覽量:11,146,173

黑貓老師的各個平台

Twitter:

我的推文

熱門文章與頁面︰

  •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 黑蟲倉庫
    黑蟲倉庫
  • 日本大鍬形蟲 飼育與繁殖 Dorcus hopei binodulosus
    日本大鍬形蟲 飼育與繁殖 Dorcus hopei binodulosus
  • 最適合新手的水草缸與魚!23cm 小榕鬥魚造景缸!
    最適合新手的水草缸與魚!23cm 小榕鬥魚造景缸!
  • 黑土推薦,以及各種水草缸的底砂介紹
    黑土推薦,以及各種水草缸的底砂介紹
  • 蘇拉威西巨扁 飼育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typhon
    蘇拉威西巨扁 飼育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typhon
  • 亞齊巨扁 (蘇門答臘巨扁) 飼養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yasuokai
    亞齊巨扁 (蘇門答臘巨扁) 飼養與繁殖心得 Dorcus titanus yasuokai

黑蟲倉庫FB

黑蟲倉庫FB

黑貓老師FB

黑貓老師FB
  • 小故事
  • 黑貓開箱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鼠婦超人
  • 黑貓老師YT頻道
  • 新書推薦
  • 預約頻道健檢
  • 關於我

Copyright © 2025 · 黑貓老師 All Rights Reserved.

阿腸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