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蘇拉威西巨扁鍬形蟲
日文名稱:スラウェシヒラタクワガタ (舊名セレベスオオヒラタ)
學名:Dorcus titanus typhon
產地: 印尼 – 蘇拉威西大島 (Sulawesi)
飼育難度:★☆☆☆☆ (非常簡單)
繁殖難度:★★★☆☆☆ (普通)
成蟲壽命:約2~3年
成蟲大小:♂31~103mm ♀29~53mm
幼蟲期:♂8~10個月 ♀4~6個月左右
溫控:非必需 / 建議
【聊聊蘇拉威西巨扁】
今天的主角是蘇拉威西大島產的大扁鍬:蘇拉威西巨扁!
因為造型特別,又大隻又好養,所以也是市場的熱門蟲,但其實它有好一段錯綜複雜又帶點爭議的命名過程。
為什麼會這樣?首先我們請GOOGLE來告訴我們蘇拉威西島在哪裡:
蘇拉威西(Sulawesi) (以前叫做西里伯斯Celebes) 位於印尼的東北方,往西接近馬來西亞、往北鄰近菲律賓。是個由四個半島組合而成的美麗大島。
由於島的地理狀況特別,所以各半島的往來幾乎都靠海運居多,加上附近三個國家都是一大堆海島所組成,貿易關係密切,也因此增加了鍬形蟲隨著船與貨物亂跑的機會,增加分類的難度。
在久遠的1835年,幾乎整個東南亞的巨扁都被分成「南洋巨扁」(D. t. titanus)
而這時候的蘇拉威西巨扁的中文名稱通常是寫成「蘇門答臘巨扁」的前齒型。
接著到了1905,前齒型大扁為了跟基齒型大扁作出區別,另外被分出來成為「提風扁」 (D. t. typhon)
日本人還另外取了個更帥氣的名字:「帝王扁」(テイオウ) (當然更有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發音不好…typhon唸成tyoon)
但因為菲律賓跟蘇拉威西都有類似的前齒型巨扁……明明兩個島群距離相隔超遠,兩種扁鍬的表徵也有差異,叫同一種名字不是很怪嗎?所以在2010年時,菲律賓的帝王扁改成了D. t. imperialis,我們有人管它叫「霸王扁」,但大部分人沿用舊名稱繼續叫它「帝王扁」。
而D. t. typhon就成為今天的「蘇拉威西巨扁」了。
總而言之,這兩隻蟲中文、日文、學名都做過2~3次的變動,外觀又像,導致在討論與交流時特別容易混淆…🤨
photo source : 蟲誌3, 商鼎文化2005, p75, p78
如何?頭楯、體型與牙型看得出差異嗎?
如果看不出來,就看產地比較保險:現在的「帝王扁」指的是在菲律賓西北如呂宋島(Luzon)、卡坦端內斯島(Catanduanes) 等地產的D. t. imperialis;蘇拉威西大島產的「蘇拉威西巨扁」則繼承帝王扁以前的學名:D. t. typhon。
[附註] 有時候還會看到另一個學名:Dorcus titanus sulawesi,但我找不到文獻與根據,我猜可能是某個人把寫在後面的產地當作學名的一部分吧
【成蟲飼育】
蘇拉威西巨扁幾乎都是前齒型、偶爾會有個體會偏到中間去,成蟲強健好養,超爆幹兇。大顎非常有力,形狀非常適合夾人、把玩時千萬注意。
身體雖然整體是扁的,但其實又厚又重,很有肌肉感!😎
飛行能力不佳,不會暴衝,也不太會裝死,走路都優雅地慢慢走,遇到危險都正面迎擊,實在是很有霸氣!👍
用手指輕輕戳一下或是對它吹氣,大扁們就會把大顎抬高,面對鏡頭擺出一副雄壯威武的姿勢,非常適合拍照!根本鍬形蟲界的模特兒!
【交配與投產】
因為很兇。所以記得交配前一定要先確認公蟲熟了沒! (標準大約是:進食後兩個月)
越大的個體成熟期要越多的時間,如果超過80mm的話,建議進食三個月再嘗試配對。
配對前一定要先等公蟲冷靜,才能放下母蟲,只要公蟲沒有攻擊母蟲,通常交配會很順利。扁鍬持久很不錯,督一次20分鐘到1小時都有可能。
我2015年的時候剛好做完巴拉望的廢菌投產測試,於是我這一輪投產繼續試看看用菌繁殖。產房使用菌包折對半,直立放置作為產木。
投產一個月左右,母蟲不明原因死亡。然後再放一個月後開挖:
不過還好,母蟲臨走之前有完成任務!👍
共取得12隻幼蟲 (木屑2隻,菌包10隻)
(一般來說,蘇拉母蟲一次大概可以生30隻左右)
雖然用菌來投產不確定的部分實在是很多……但是剝菌找幼蟲的輕鬆度是剝產木的一百倍簡單啊!
【幼蟲飼育】
蘇拉的幼蟲算是較不怕熱的品種。建議使用菌來養,一般來說吃菌的個體明顯比吃木屑來得大,但是使用菌飼養務必配合溫度控制,否則就是要算好投產時間,讓幼蟲成長期避開夏天。
我這一批留了4隻,取出直接進壓好的250cc鮑魚菌杯飼養。
幼蟲成長速度飛快,一個月多一點就成為肥滋滋的L3,並換成700cc自壓菌磚飼養。
700cc也是吃不到兩個月就快吃完了,巨扁系列的食量都很大,窄口瓶通常是吃兩個月就要換了。
挖出後的第五個月,幼蟲又更肥了,每次換菌時都可以感受到幼蟲的急遽成長,這也是養大扁才會有的成就感!😋
最後一次用了菌包配桶子養,兩個月後幼蟲就做了蛹室。
因為菌的狀況似乎已經很濕很爛,所以挖出用人工蛹室,一月中順利羽化,二月初開始進食
【飼育紀錄】
2014年5月: 投產
2014年6月: 開產房,入250cc自壓鮑魚
2014年7月: 換700cc鮑魚菌磚
2014年9月: 換鮑魚窄口
2014年11月: 換菌包 (母蟲全數化蛹、羽化)
2015年1月: 羽化
溫度控制:7~11月=溫控冰箱22度;11月~2月=沒溫控
公蟲:共8個月 84mm
母蟲:共5~6個月 42mm、44mm、46mm
耗材:金樂豐 MAX S 鮑魚菌包、窄口瓶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參考連結】
http://komurohu.pixnet.net/blog/post/40490011
http://j525263.pixnet.net/blog/post/41406403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92%E3%83%A9%E3%82%BF%E3%82%AF%E3%83%AF%E3%82%AC%E3%82%BF
http://www1.kamakuranet.ne.jp/tsuki/brd-teiou.htm
http://mushinavi.com/navi-insect/data-kuwa_hirata_teio.htm
http://jfk0911.com/page4_52.html
http://www.geocities.co.jp/calcan3000/DT.html
http://93536807.at.webry.info/200808/article_1.html
http://www.e-mushi.com/dorcus-titanus-titanus-sulawe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