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蟲倉庫 X 熱血人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黑貓電台 PODCAST
  • 關於我

美西白兜蟲 飼育與繁殖筆記 Dynastes grantii

2020 年 5 月 6 日 by kurtsunx

中文名稱:美西白兜

日文名稱:グラントシロカブト

學名:Dynastes grantii

產地:美國亞利桑那、猶他州

飼育難度:★★☆☆☆ (簡單)

繁殖難度:★★★★☆ (困難)

成蟲壽命:2~4個月

成蟲大小:♂:35~89mm  ♀:28~55mm

幼蟲期:10~20個月

溫控:建議  (適溫約22~26度)

IMG_2664.JPG

 


 【聊聊美西白兜】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在《沉醉兜鍬》一書上看到美西白兜的介紹時,心中就大喊著:

「哇靠!竟然有這麼漂亮的甲蟲!(゚∀゚)+」

是的沒錯!帥氣的甲蟲一大堆!但是像美西白兜那麼有氣質的,就真的不多了。


美西白兜也是有兄弟的,市面上常見的白兜蟲還有四種。

分別是:

  • 美東白兜  Dynastes tityus
  • 墨西哥白兜  Dynastes hyllus hyllus
  • 墨龍白兜  Dynastes hyllus moroni
  • 馬雅白兜  Dynastes maya

其中,美西白兜最白。
其他都偏黃,而且角的比例跟大小也是美西最漂亮。

他蟲本人也是很好相處的,既不會很好動、也不會很膽小,攻擊性不強,不會家暴母蟲,繁殖起來也很簡單,所以許多介紹中,都把美西白兜分類到入門蟲….

於是我一看到網路上有人在賣幼蟲,就馬上入手了一組回來養!
IMG_6447.JPG
第一輪也順利養到羽化了,但等到了要繁殖時才才發現……

「欸不是!這根本不是入門蟲啊!」

ヽ(`Д´)ノ


【成蟲飼育與交配】

首先先講成蟲吧!

成蟲的確是很好養,值得一提的是,剛羽化的美西白兜頭是全黑的,鞘翅會由白轉橘,橘轉黑。等到蟄伏期過後再慢慢變白並且出現斑點。
IMG_0918.JPG
然後隨著飼育環境的潮濕度,以及餵食的食物,也會慢慢影響到白兜的顏色。所以想要它白白的,就要養在偏乾的環境,並且餵食水果或淺色的果凍。

交配也沒什麼問題,跟一般兜蟲一樣,把公蟲放到母蟲身上通常就會配了。

但…一切的問題會從產卵後開始……
IMG_3835.JPG


【產房布置與幼蟲飼育】

產房的布置,大致上跟其他兜蟲沒有什麼兩樣,使用腐植土、大兜土去布置就好了。一般來說,健康的母蟲可以生個30~100顆卵。

可是!!!

卵的孵化期快則兩個月,慢則六個月啊!

也因為孵化期真的拉太長,所以不採卵的話,後面的卵很可能會被先出來的幼蟲撞壞。

但……把卵取出另外孵,又可能增加爛蛋的風險。而且就算另外孵,也一定要用藥盒之類,能分隔每顆卵的容器。不然一不注意新孵化的幼蟲鑽進土裡,你又要重複挖蟲/採卵的兩難了…。

等到先出來的都轉L3變成肥肥雞母蟲,你卻還有一堆蛋在那邊等孵化。

但孵了半年,有的一樣黑掉、發霉給你看,保證讓你孵到懷疑人生。
IMG_7769.JPG


接著孵化了,但美西白兜的幼蟲期也是漫長的10~20個月。幼蟲羽化所需要的時間跟「溫度」以及「食材」密切相關。

(溫度高一點,羽化比較快)
(食物營養一點,羽化比較快)
(公母混養,羽化也會比較快,而且有機會一起羽化)

不溫控不容易出長角,建議還是要溫控。而且不溫控的話,先出來的母蟲跟後出來的公蟲可能會差到接近一年的時間,要累代的話根本對不上。

所以想要累代的話,不但需要技術、計畫,有時可能還需要點運氣。

但如果能成功的話,看到美麗的白兜蟲羽化,真的會很讓人感動啦   ! 😎

 

好,那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

 

還想看更多帥氣甲蟲 + 了解更多甲蟲的飼養法嗎?

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https://s.shopee.tw/5VIsaDn9eN

 

 

↓ ↓ ↓ 然後 …… 我出書啦!趕快點下面的傳送門,買一本超酷甲蟲書回家收藏,用行動支持黑蟲倉庫繼續更新吧! 😎 ↓ ↓ ↓


回首頁 

分類: 黑蟲倉庫 標籤: 獨角仙, 產房, 繁殖, 美西白兜, 飼育, 飼養

不知道多久沒寫的心情隨筆

2020 年 5 月 6 日 by kurtsunx

呼……

 

不知道多少年沒有在blog寫心情隨筆了?

其實前一陣子都在閉關,一整個禮拜都沒有開台跟打遊戲

 

(本來是預定要努力趕稿的,但其實也沒有把稿趕完 …XD)

 

儘管沒把稿子寫完,不過花更多的時間在思考網路經營的未來,重新規劃了一下人生。

 

這一年,在FB當個實況主

每天汲汲營營的追求看台人數,緊盯著後台觸及率跳上跳下,實在是有點累了,也離當初開始在網路上發文的初衷越來越遠 ….

 

很多想發的,想做的,卻因為害怕演算法拖累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拖延症,沒有持續去做。

 

覺得這樣實在是不行

 

辭掉了FB的實況工作後,決定這兩個月先來把BLOG除草一下,整理整理,欠的文章先趕出來

然後可能會多花一點時間在youtube上

 

目前主題實在是很多,想發實況的心得、網路經營的心得、甲蟲飼育筆記、養魚養草的教學,同時很多神話也還沒打完,歷史更是欠了讀者一堆故事。

等這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後,之後的事之後再說吧

如果各位有什麼想看的文章主題,或是影片的話,請務必跟我說嘿

 

 

p.s.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各位能訂閱個youtube跟twitch,BLOG的廣告收入微乎其微,很難維持創作的動力,您點一下滑鼠,可以支持我升出更多文章喔   O__Q
 

[點我訂閱youtube]

[點我前往twitch]

 

(不知道這篇文章會被多少人看到,有的話希望大家可以留言跟我打聲招呼  XD)

分類: 未分類

[心得] 推薦好膜:ideology手機包膜 – 新北板橋手機維修

2020 年 4 月 3 日 by kurtsunx

好!換新手機啦!😎

之前iphone從5C用到8,平板也都用ipad,勉強算是個果粉。

但這次決定斬斷與apple的緣分,重回安卓陣營,換了支拍貓特別猛的PIXEL 4 XL!


換手機第一件事就是要包膜囉!

要包膜要找就找專業的!所以我來到了新北板橋的《IDEOLOGY》手機包膜:


檢視較大的地圖

從捷運站出來走一下,再過個馬路就到了:
DSC00963拷貝.jpg
招牌是低調典雅的小黑方塊:
DSC00978.JPG
除了包膜以外,也有賣手機殼、線材以及手機維修:
DSC00887.JPG

店門口的LOGO很有質感,也很大,不難找
DSC00955.JPG


價錢很透明,直接貼在門口,並且現在還有活動可以打折:
手機包膜的價位表都可以在網頁上查到: 點我傳送
https://www.ideology.com.tw/film-phone-service
DSC00897.JPG


首先拿出我即將退役的iPhone 8,才用一年就全身遍體麟傷,真是辛苦你了 …😥

DSC00863.JPG
保護貼有很多版型跟顏色可以選,看是要黑、要白、要透明還是要霧面都可以挑   (我選霧面的)
DSC00873.JPG
因為有先打電話預約時段了,所以不用等,說換就換,不囉嗦!

除了換保護貼以外,還順便做了清潔,才幾分鐘我的iphone就跟新的一樣! (雖然我還沒想今後這支要賣要留,總之先整理再說 XD)
DSC00936.JPG


接著拿出今天的主角:GOOGLE PIXEL 4 XL!

其實拿到這支手機後,本來想說家裡附近隨便找家店包一包然後順便買殼…

可是因為這支是很冷門的機子……周邊不好買,膜跟保護貼也很難挑… 🤨  (還好在網路上找到這家包膜店)
DSC00945.JPG
全新拿出來,香。

GOOGLE的LOGO霸氣十足:
DSC00928.JPG
包膜也可以選樣式,櫃檯上有許多樣本可以挑:
DSC00890.JPG
如果想要樸實一點,也有沒花樣的基本款可以選:
DSC00894.JPG
如果個人風格強烈,也有很多彩色圖案的膜:
DSC00913.JPG
海賊王跟迪士尼的超多可以選 XD
DSC00985.JPG


決定好一個充滿科技感的膜後,師傅馬上開始動工! 👍

DSC00980.JPG
先量尺寸跟裁切好像那張好像很厲害的膜 :
DSC00924.JPG
然後清潔手機以防把灰塵跟屑屑也包進去:
DSC00930.JPG
前面的螢幕也有貼保護貼,而且不是普通的保護貼,是它們家獨家的「3D全透明全UV膠玻璃貼」!

高透明度 + 高貼合,而且更防水、更防塵但卻更輕薄。

這種膜詳細的特色、能貼的機型、價錢,一樣都能在網站上查到 →  點我傳送

https://www.ideology.com.tw/protector-screen-service
DSC00995.JPG
最後細節的修飾也不馬虎:
DSC00948.JPG
等待的時間也陸陸續續有很多客人前來,所以各位如果要來記得要先預約時間才不會等半天!


全機包膜花的時間比貼保護貼多一點,大概弄了快半小時。DSC01001.JPG
這個膜真的超有質感,越看越喜歡,一看就是走在科技尖端的菁英 👍
DSC01003.JPG
換個角度再拍一張,手感真的棒!

讚讚!👍
DSC01007.JPG
這下總算是有新手機用啦~大家如果需要包膜的話,很推薦這家喔!


最後補一些店家資訊:
店名:IDEOLOGY 手機維修 手機包膜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213號
電話:02-22720200
營業時間:14:00~22:00 周日公休

FB:www.facebook.com/ideologyhw
官網:www.ideology.com.tw
DSC00953.JPG

分類: 黑貓開箱 標籤: ideology, iphone, pixel, 保護貼, 全機包膜, 心得, 手機包膜, 手機維修, 推薦, 新北, 板橋

高CP值的好用水草燈:天賞SKYFALL高功率LED水草燈!

2020 年 1 月 17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 😎

好久沒更新BLOG了,今天來發篇開箱文吧~

先讓大家看看我現在的主缸:
DSC00127.JPG

這是45cm的ISTA 超白屏風缸,養了幾隻巴西紅扇、女王燈、蝦子,也種了幾棵好照顧的草……

但是!

這個缸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就是…它的燈!

這盞燈是水草大師的AP小白鯨,它防水、可調角度,而且它的外型可以很均勻的照到魚缸的各個角落…

但是 … 也會很均勻的把光線射進我的眼睛啊!! 😭

我房間只是一個不到十坪的小套房,書桌就在旁邊,躲也躲不掉,好刺眼呀~~~ 😒

DSC00129.JPG

「不行,再這樣下去我會瞎掉的!」

身為一個實況主,要好好保護眼睛 (更何況現在其實就已經有乾眼症了)

所以說什麼都得把這個燈換掉才行…

於是馬上連到AC草影的官網,挑了一下…

最後選了「 SKYFALL 天賞 高功率 LED水草燈 」
https://www.acshop.com.tw/goods.php?id=8673

隔天就寄來了,非常有效率 👍
DSC00049.JPG
樸素的外盒打開,就可以看到被泡泡紙包好好的本體 + 燈架。
DSC00110.JPG
我買的是45cm的。

但這款也有出30cm、60cm、90cm的,甚至連120cm的也有,尺寸很齊!
DSC00111.JPG
翻過來可以看到它的LED燈珠配置,據說用料很厲害又很省電。
DSC00114.JPG
再翻過來,整體是酷炫的黑紅配色,上面印有SKYFALL天賞的LOGO,而且是MADE IN TAIWAN的喔!🥰

DSC00119.JPG
燈架可以調整,所以對於尺寸的相容性很高,倒過來裝就可以用懸吊的。 (只是我沒有架高的燈座)
DSC00123.JPG
裝好了!來試看看效果如何吧!
DSC00133.JPG
開了燈。

燈光演色性很高、而且很亮。
色溫也很清爽,不會偏黃。
DSC00134.JPG
真的很亮,水看起來都變清澈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覺連魚都變鮮豔了  XD
DSC00187.JPG
開關位置在燈上,要開要關都很順手。
而且打開時,有一秒鐘的延遲緩衝,這種設計可以大幅延長電器的壽命。
DSC00138.JPG
因為亮度跟演色都很高,所以水草看起來也更紅了。
DSC00135.JPG
然後,讓我們來比一下新舊燈的差別吧!

舊燈:
DSC00129.JPG
新燈 (SKYFALL天賞高功率水草LED燈):
DSC00175.JPG
紅蓮燈 (欸)
DSC00169.JPG
換個角度
DSC00139.JPG
不過…外型是一回事 ……一盞燈用起來好不好用,優不優秀,需要時間的考驗才準。

所以,以下是實際一個月使用的心得:

…
1. 這個燈真的是有夠亮
2. 這個燈真的是有夠亮
3. 這個燈真的是有夠亮!

真的是超亮的啦!不管是豹紋血心蘭、大紅葉還是紅宮廷都被照得一片紅通通的:
DSC00324.JPG
第一次把紅宮廷種這麼紅:
DSC00325.JPG
甚至連虎耳都紅了 (不過也長藻了 XD):
DSC00331.JPG


結論:

這盞燈真的好用👍

高演色、高CP、高亮度,而且台灣製 (劃重點)
(真的有什麼要注意的部分,大概就是因為太亮,所以要控制一下光照的時間吧?)

以後要開缸大概都會優先考慮這盞  🧐


看更多水族筆記.jpg

ac草影.jpg

分類: 黑貓小草缸 標籤: led, skyfall, 天賞, 好用, 水草, 水草燈, 省電, 神燈, 高功率, 高演色

魔物獵人世界:冰原的一些新手拓荒心得 MHWI

2020 年 1 月 16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最近PC的冰原上啦,這是我跟小亞幫大家整理出來一些新手可以為了冰原所做的準備

p.s. 以下的觀點會以新手為主,也假設新手只有打主線而已(無騰龍與嘎瑪裝)。


一、珠子:
珠子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所以列在第一項,筆者創了新角色使用系統給的防衛隊狩獵笛與防具打了兩天到冰原碰上的最大難題,就是很難把技能疊加成你想要的樣子,這裡指的還不是輸出項技能,而是保命用的技能。

比如說狩獵笛維持旋律最重要的鼓笛珠我一顆都沒有,就算用上能給予大量buff的攻大防大旋律,也很難維持常駐。這裡推薦利用進入冰原前的祭典時間,活動任務「本尊的名字是熔岩龍」來大量刷取,最少也要備齊3顆體力珠。


二、武器:
一定會有新手問說還要不要打絢輝龍,我的答案是「要」,但不是為了武器,而是鎧玉。在冰原中,連最基本的R9礦石與骸骨武器面板攻擊與孔都比絢輝武器強,再加上現在冰原基本已經放生絢輝武了,我會建議不用再為了武器打絢輝,也極推薦新手如果武器還沒客制回血,進冰原直接換成M級礦石與骸骨武器。

如果有能力的話,近戰玩家可以先做出滅盡龍與雌火龍的武器,在冰原方便升級,也可以試著獲取火屬性高的武器,方便攻略第一隻魔物冰魚龍。
MH1.jpg
↑冰魚龍是火屬弱點


三、防具: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有沒有必要刷出全歷戰王的嘎瑪裝或騰龍,如果你是個操作新手,我會告訴你:不需要。你需要的,會是強化防具用的鎧玉。

與武器同理,M級的防具面板防禦會比開了上限的上位防具高,且在冰原中的第一隻怪冰魚龍,其套裝效果包含了耳塞5與體力3,我會建議新手使用這套裝備拓荒序盤直到轟龍與迅龍,如果覺得傷害太痛了就直接把鎧玉拿去升級。
MH2.jpg
↑冰魚龍全套裝效果


四、護石:
大量護石在冰原中後段都可以再獲得一次升級,配裝上會比較彈性,這裡會推薦先把生存向的護石做好,也就是體力、耳塞、體術等先做好。

特別是體力,假設沒有體力珠,那麼從冰魚龍套裝換成轟龍套裝的時候,雖然能保有耳塞5,但體力增強的部分只能用護石彌補,血量最大值在冰原至關重要。


五、消耗品:
簡單來說,如果是遠程玩家請一定要備好大量的瓶與彈藥,還有其材料。

剩下的,就是請出一大堆的秘藥、回復藥G、漢方藥,換成M級武器的時候我們的武器不再能吸血,面對全新動作模組的魔物只能用受傷去學習,再加上新的「猛毒」狀態,請一定要準備好這些消耗品,不然會被痹毒龍折磨。

素材:在世界中所使用的龍脈石,在冰原中全部只能拿去煉成珠子而已,所以除非想拿有回血效果的武器拓序盤,否則可以不需要再刷龍脈石了。

另外還有靈鶴石,這個可以在上位的各地圖採到,在冰原中第一個M級礦石武需要10個,可以先準備好。
mh3.jpg
第一把礦石武器素材所需,其中靈鶴石與獄炎石是可以先備好的素材
mh4.jpg
↑第一把骸骨武器,只有良質硬骨可以先準備好魔物

好,今天先這樣,希望大家冰原拓荒順利囉!😎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iceborne, mh, mhwi, 冰原, 拓荒, 新手, 永霜凍土, 魔物獵人, 魔物獵人世界

水族箱怎麼組?花費要多少?水族新手QA在這!

2019 年 7 月 9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 😎

雖然已經打了一系列教學了,可是偶爾還是會有同學跑來問我水族箱到底要買什麼硬體、要花多少錢。

不如我們今天就來整理一篇設缸前的新手的Q&A

讓新手們在開始設缸前能先有個方向與心理準備吧!🧐


Q:我想要養魚,我要先準備什麼?
首先,你要先找看看你家哪裡可以放魚缸。

這個地方要穩定、能耐重物、不會被陽光直射、有插座,就算水噴出來也不會造成重大災害。

千萬不要放在書櫃或電腦旁邊,一個地震來就完了!😕


Q:魚會不會很難養?

就像這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姬笆人一樣。魚也是有分好養跟難養的!

只要方法正確,大部分的情況魚都可以活得健健康康。

如果真的怕養死,可以先從鬥魚、彩兔、斑馬、螯蝦這幾種幾乎是不死系的開始養。


Q:我找到放魚缸的空間了,接著呢?

接著你要決定你要買多大的魚缸,原則上魚缸越大越好顧。(但也越花錢、越花時間管理。)

不過記得留一些空間放些水族工具、飼料等瓶瓶罐罐。


Q:我已經確定了我的缸子要買多大的了,然後勒?

然後決定要「養什麼」。
一般來說,缸子有「養魚為主」、「養草為主」兩個路線。
如果自己不清楚的話,建議上水族社團或水族館看看別人的缸子哪個順眼。

在決定前記得順便考量:
1. 自己懶不懶
2. 錢包深不深

「花時間」跟「花錢」是養水族箱不可或缺的兩個要素,但是可以互補。

不想花錢就花多一點時間;不想花太多時間就花多一點的錢。


Q:如果我想要用最便宜的方式養最簡單的魚,我需要什麼?

最基本的要有一個小魚缸,約 150元。
一盆小榕 50、一隻鬥魚 20、一根大滴管 30,就這樣。

結論:最簡單的鬥魚缸大概300$搞定 。


Q:如果是普通的魚缸呢?我要買什麼?

正常的魚缸,硬體需要:
20cm以上的魚缸,便宜一點的大概200左右;
一個 100L/h以下的外掛過濾器,大概120左右;
一個 2.5w左右的小夾燈,會亮就好,150以內吧;

一些濾材(例如海綿、陶瓷環,通常過濾器裡面會有附,另外買大概50元)

一些工具 (量杯、滴管、夾子、小網子,加起來大概100元)

所以設備本身約500元。

活體的部分:

挑些好種的水草大概可以在100內搞定;使用SKFALL低肥黑土2包大概180元;養個5隻魚5隻蝦,200元。

結論,一個20幾公分寬的陽春的魚缸大概要花1000元,30cm的大概1500內


Q:如果我我想要進階一點的水草缸呢?

進階一點的話,可以買透度更高的缸、更適合水草的燈、肥一點的土、以及二氧化碳鋼瓶組。

都進階了,缸子買好一點,買個30cm超白缸吧? 500~1000元。
燈要用瓦數夠,水草專門的燈吧,600元~1500都有。
過濾也要大顆一點 300~500$
加上濾材 50~150$
黑土買好一點350$
買幾顆造景石 100$
CO2鋁瓶套餐大概2000$

以上,光是設備大概是3000~5000$
加上魚跟草、飼料、肥料還有工具,進階一點的水草缸預算差不多是4000~6000 $


Q:如果我只是想養孔雀魚呢?

純粹想養孔雀魚的話,最好要有兩個以上的缸。

不論是配種、公母、生產、仔魚都需要各自的空間。

而比起外掛過濾,純養魚更適合底部過濾或是水妖精。

兩個25cm方缸或是一個45cm缸,算800元
馬達買一個中型的,加上止逆閥、三通跟風管大概600元
水妖精兩顆,300元
繁殖/隔離箱 200元
為了調整酸鹼,還是需要一些砂,算100$

…所以,進階養孔雀魚的設備大概是2000元。

不過因為流派不同,所以花費的範圍也大。

真的要便宜,用壓克力飼養箱配底部版,500元以內就設好一缸。 (甚至有人直接拿塑膠桶隨便挖些土種蓮花就養的呱呱叫了)

不過用這種方式養魚,通常會買有品種的魚,所以貴會貴在活體上,較漂亮的品系孔雀魚一對大概也要300~500元。


Q:我要去哪裡買設備跟買魚?
通常是三種方法:
1. 網路商店
2. 水族館
3. 玩家

我通常都在網路買,不論是設備還是活體都是跟AC草影買的!👍

(這系列教學文章都是它們家贊助的喔🥰)

ac草影.jpg

如果不習慣網路購物的話,當然也可以直接到水族館,不過水族館品質良莠不齊,不知道怎麼分辨魚況跟草況的人最好還是上網打聽一下風評好壞,或是找個懂的朋友陪你一起去。


Q: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 買設備之前可以先拿水桶裝一桶水,讓水曝氣,這是很重要的步驟。
  • 買設備完要先養水才能放活體。
  • 放活體前要先檢疫跟對水。可以參考以下這這幾篇文章嘿:

水族新手入門.jpg

第一課:選一個魚缸

第二課:挑一個燈

第三課:裝一個過濾器

第四課:鋪一層底砂

第五課:養水

第六課:養魚基本知識

第七課:水草基本知識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到FB來問我,不過可能的話,最好直接去問專業的水族館啦 (例如AC草影) XD


看更多水族筆記.jpg

 

ac草影.jpg

RB CM

分類: 黑貓小草缸 標籤: ac草影, 便宜, 孔雀魚, 新手, 水族箱, 水族館, 水草, 水草缸, 草缸, 設缸, 預算, 養魚, 魚缸

開實況需要的電腦硬體、設備與預算

2019 年 7 月 7 日 by kurtsunx

  Last Updated * 2021 / 01 / 09 更新
實況機設備篇.jpg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  😎
最近大概是畢業季,有許多同學在我的FB問:
『老師,要開實況的電腦怎麼組啊?(゚∀゚)』

…好!

那我這篇就來分享一下我這幾年開台實況的硬體心得吧!


1.【基本概念】
首先,「開實況」這三個字其實是很廣的範圍。

如果只是要直播,隨便拿一台智慧型手機其實就可以開了……但如果是要在電腦上開遊戲實況…那不同的遊戲,就有不一樣的需求,例如如果只要開LOL、星海、或是用擷取盒玩PS4、SWITCH的話,影體需求就不用太高。
League-of-Legends-Image-1200x675.jpg

但如果你要玩GTA之類的3A大作、或是PUBG、APEX這種的FPS,硬體需求就會高很多…

就算是同樣的遊戲,要開720p跟開1080p也有不一樣的需求,如果你要開3A大作、又要特效全開,甚至要邊開台邊錄VOD…,哇靠,這樣一筆一筆加上去一定沒完沒了,錢包超級大爆炸。

所以在決定組實況機之前,必須要先搞清楚:「定位、需求」、「願意花多少預算」這幾個重點。

而且因為實況是有觀眾的,所以開台時任何一個環節出包都會很傷,建議電腦剛剛不要組「剛剛好」而是要盡量「游刃有餘」,這樣不但可以提升自己與觀眾的遊戲體驗,以後有什麼新遊戲上市了也才跑得動。

而且在組電腦之前,最重要的是必須確定自己有條又快又穩的網路,這比什麼都還重要! (゚∀゚)


2. 【主機的預算】
先說結論:
現在一台「普通等級」的實況機,主機大約要花個3萬左右。

我先把我的規格給大家參考: (下表為2020年12月的價錢)

CPU: AMD ryzen7 3700x ($10470)
MB: 微星MSI b550m MORTAR ($4590)
RAM:XPG D60G DDR4 3200 8G *4條 ($4798)
SSD: XPG s11 pro 512g (m.2) ($2000)
顯示卡:微星 MSI 2070super Gaming X  ($17000)
PSU:XPG CORE REACTOR 650W 金牌 ($3190)
機殼:XPG BATTLE CRUISER  ($4000)

這台算是中上規格,現在幾乎所有的遊戲,在1080p的解析度下,都可以效能全開跑,大概要4萬5左右。

而入門一點的建議大概至少也得抓個2萬5左右。

不過如果多注意一下各平台促銷中的套裝電腦,有時候可以買到市價6、7折的高興價,整套入門主機不含作業系統1萬5就生的出來。😏

53365997_253692595538320_7831108676773945302_n.jpg


3. 【主機以外的設備】
只有主機是沒辦法開台的,還有一堆其他東西要買,例如我目前用的配備如下:

麥克風: BLUE snowball ICE ($2290)
喇叭:Creative T20 II ($1990)
鍵盤:XPG SUMMONER 銀軸 ($3000)
滑鼠:XPG M20 ($1500)
螢幕:BENQ – EW2775ZH ($7000)

 

*視訊:羅技 C922 pro ($2200)
*手把:XBOX WINDOWS控制器 ($1400)
*擷取盒:威剛 GC553 ($3800)
*耳機:XPG PRECOG預知者 ($4300)
*LIGHTNING / HDMI轉換頭 ($1000) 

延長線、HUB、支架、線材、轉接器等等算($1000)好了…
「還不錯」的其他零件差不多要2萬5。
「一整套還不錯的電腦」全部加起來 = 差不多6萬。

(別忘了還要拉條夠快的網路,每個月還要多付1千多。)

p.s.主機以外的部分彈性比較大,甚至有很多其實是非必需品,不挑牌子的話,含螢幕5000以內就可以搞定。
所以簡單來說:
入門的配備整套:主機2萬+配備5千 = 2萬5
普通的配備整套:主機3萬+配備2萬 = 5萬
進階的配備整套:主機5萬+配備4萬 = 9萬
49421983_2318996161445383_4043226692230829058_n.jpg


4. 【電腦去哪買】
接下來講組電腦的方式。

電腦零組件這種東西每天都在推陳出新…每一季的生態、價錢都會有所變動,所以我就算列了菜單,大概半年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那怎麼辦?

簡單啦!(゚∀゚)+

只要找對地方,永遠都會有最新、最高CP值的菜單。

我自己最常去的地方是:
1. ptt 電蝦版 (PC_SHOPPING)
2. PC DIY的FB討論版
3. 欣亞3C的討論版。

像這類的地方永遠都會有硬體的新資訊可以查!(通常也會有一堆業務等著作你生意 XD)

你可以抄一抄作業後去各個電商或店家直接下單(有時候各個店家可能會有很棒的組合促銷價)

如果真的還是怕,就直接把抄來的作業貼到版上,再寫出自己的需求跟預算,一定會有人給你建議的。 (雖然有的可能很兇 XD)

咦?為什麼沒有「直接去電腦賣場問」的選項呢?

hmm… 當然也是可以啦…但有時候,賣場人員可能會給你亂推薦或洗你單,讓你買到你不需要的東西,多花冤枉錢…

p.s. 最後提一點,有時候菜單列半天、比價比半天,都不如直接買店家促銷來的有效率,而且有時候最新的東西一上市,次新的就開始打折了,有預算考量的朋友,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買新不買舊」,只要符合需求,即便不是最新的、甚至是二手的也沒有差啦 XD


5. 【處理器 CPU】
好,進入正題。實況機跟一般遊戲機不一樣的地方是…
「實況很吃CPU」
「實況很吃CPU」
「實況很吃CPU」

你要同時開遊戲、開實況軟體、還要同時開好幾個網頁、掛個聊天室、灌個插件,有時候甚至還要自己錄VOD …在這情況下,CPU扮演非常重要的關鍵,只要CPU不夠強、核心不夠應付多工,馬上卡頓的情況就會很明顯。

所以CPU是最重要的部分,絕對不要省。

…

選CPU第一個步驟要決定要買哪個牌子:INTEL?還是AMD?

intel-amd-logos-2-100719142-large.jpg
這兩家廠商的戰爭已經很多年了,信徒之間也是每天戰不停。

雖然一直以來都是INTEL佔上風…
Intel9Gen.jpg

但AMD RYZEN系列上市後,逆襲了一直以來站穩市占的INTEL。

2018年最佳性價比的獎項是Ryzen 5 2600;年度最佳CPU則是被Ryzen 7 2700x搬走!Ryzen7.jpg
而接著出來的3000系列更香,全面輾壓i家8代跟9代。儘管INTEL第10代好像可以打了,卻又被AMD的5000系列一拳灌倒在地上,看起來還是沒有辦法跟AMD競爭。

目前而言,RYZEN系列是開台非常優質的選擇!AMD YES!👍

2000系列在二手市場便宜又大碗;3000系列又穩又高CP值;5000系列雖然香度下降,但效能卻是一時之選 (不過供不應求,所以不太好買…)

現在預算低就選3600這一張,預算高一點就3700X跟5600X,再拉高就到3900x。

…不過!

上面說的輸贏,其實只是純論CP值啦,也就是性價比。

如果你銀彈充足,沒那麼在乎CP值的話,INTEL依然是很優質的選擇,除了較為穩定以外,各種軟硬體的優化通常都比AMD好,二手零件的保值率也比較高。

最近11代即將上市,目前的情報與跑分來看,很可能只是過渡產品。加上每次主機板都要換腳位,製程落後又不更新,所以我通常不太推薦這個時候組電腦選INTEL…… 😥

但如果還是想用INTEL的話,現在入門實況的CPU就是i5-10400F,6核12緒,配合還不錯的顯卡,大多數遊戲能順跑。

不過要開台,建議還是能上到i7以上,i7-10700也還不錯,再往上升,到i9-10900的話,性能跟效能應該也都沒得挑剔了,但就是CP值低,而且沒加個好一點的水冷排,溫度大概是壓不住…..

注意:

i5-9400F、10400F跟 R5 2600、3500X、3600算是現在最入門的開台CPU,但在沒有調校或是靠其他硬體支持的話,跑有些3A就會開始卡頓了


6. 【主機板 Motherboard】

決定好CPU的牌子之後,接著挑主機板。

很多人都以為主機板只是拿來裝CPU的所以不重要…其實主機板的重要性跟CPU是綁在一起的。

好的主機板才能把CPU的性能發揮出來,同時好的主機板會有比較高的擴充空間。(例如記憶體、PCIe的插槽數量。)

挑選實況機的時候,不論是預算還是效能,最好都能留一點空間,因為遊戲會一直出,萬一你今天你組一台剛剛好可以實況GTA5的電腦,結果之後GTA6出來就跑不動了怎麼辦?所以千萬不要挑最便宜的版子隨便裝。😐

第二個重點則是「有沒有超頻的需求」

如果你完全沒有打算超頻,那就挑一個價錢中等的就好,如果你會超頻,或至少會設定自動超頻,那就買好一點的吧。

順便補充一點:
開台往往會開好幾個小時的遊戲,對主機的散熱會有一點要求,而主機的散熱會跟機殼大小有相關,ATX的主機板最大,配合ATX的殼通常散熱最好。

小一點的mATX會有一些機殼為了空間而犧牲散熱,記得先確認一下自己挑的殼會不會有散熱問題。

至於到了ITX大小就不建議了,ITX大小幾乎是一定有散熱問題,就算沒有散熱,也會受限於尺寸沒辦法選擇比較好的顯示卡

p.s. 主機板我個人推MSI , 用起來超讚的啦! 

DSC01657.jpg


7. 【記憶體 RAM】

實況機跟一般遊戲機更吃記憶體。
因為我們除了要開遊戲、還要開OBS、開後台、開視訊、開DISCORD發通知,甚至還要錄影。

如果只有8G的話,會很吃力,所以建議至少弄到16G,能插滿當然是插滿最好。

我自己現在是用XPG的D60G DDR4-3200,一共插了4條,共32G,目前覺得很夠用!(後面那個數字是時脈,理論上數字越大越快)
productGallery38.png

主機板跟CPU有能支援的記憶體頻率上限。(例如8代intel跟Ryzen 2000系列不超頻頂多只支援到2666)

買速度超過3000的記憶體,記得先查一下你的主機板跟CPU有沒有支援。(萬一超過的話還是可以用,你的電腦會自動降頻)

btw
後面那個數字雖然看起來差很大,但每一個級距的效能差異大概都只有1%左右,不用跑分軟體的話,一般人是感覺不到差別的。
productGallery7056.jpg


8. 【顯示卡 Video card】

接著是顯卡。

常常有人說「開台顯卡不重要」

這說法是有原因的,因為就算你畫面再好,現在大部分的平台頂多只支援到1080p/60fps的畫面 (除了youtube可以開到4K)所以你顯卡再好,觀眾都爽不到,甚至還可能造成觀眾硬體瓶頸。😢

所以才會說投資顯卡的cp值低於投資CPU跟RAM。

但不管怎麼說,你還是得跑得動遊戲,如果你喜歡3A大作、或是你是FPS的實況主,那顯卡就必須買好一點。

顯卡的戰爭一樣分兩邊,AMD Radeon對上nVIDIA :
maxresdefault (1).jpg

雖然在遊戲表現上,兩家打得難分難解,很難定義哪一家的卡比較好。

但在實況上,N家的卡的NVENC硬體編碼對於實況非常有幫助,我自己是從A卡跳到N卡的,一試成主顧,回不去了。所以我會建議要開台的朋友,還是用N家的卡吧!
DSC01574.jpg
現在開台便宜的入門卡是GTX 1650,但我建議最少要買到1660super (大概5、6000元一張的等級)

1650跟開些不吃資源的遊戲的還算堪用,但如果要開1080p中畫質的3A遊戲就跑不動了。nVidia刀工很細,有多少預算就買那個價錢的卡,不過現在RTX 20系列的卡都停產,RTX 30系列的卻是到處缺貨,場面有點尷尬。

AMD系列的卡則是因為編碼跟驅動的關係,我個人不太推,但如果各位還是想用A卡,現在入門卡是5500XT、好一點的是5700XT,新出的是6800,6800XT以上開實況就效能溢出了,不過跟RTX30系列一樣,供貨不穩,想買不一定買得到。

講結論的話:以1080p的畫質來講,1660super的CP值最高,2060可以符合大多數實況主的需求。現在買得到3060ti最好,或可以再等一下買3060剛剛好。


9. 【電源供應 PSU】

POWER常簡稱PSU。

選POWER時,實況機跟遊戲機沒什麼不同:避開雜牌,挑個W數夠、供電穩定就好。正常使用的話,耗電量主要取決在CPU跟顯示卡上,買好一點的POWER,可以提供比較乾淨的電,延長零件壽命,買大一點的POWER,可以防止用久了造成的衰退,也可以為自己保留一些升級空間。

我自己是之前用FSP 全漢的,現在用XPG的CORE REACTOR 650W。在ptt,板友常推薦的牌子還有Antec、LEADEX、台達、酷碼、海韻、海盜船、be quiet! … 等。不過其實很多家都是代工來代工去的,所以挑個自己喜歡、網路上又沒災情的就好。

補充一下:650W算是過時的指標,因為2020年底出的CPU跟顯卡都更吃電,像是顯示卡用到3070的話,建議至少也要用上750W,3080以上就直接用1000W吧,都花這麼多錢買顯卡了,不要在POWER上省這筆小錢。

p.s. 至於什麼白牌、銅牌、銀牌、金牌那些是省電效率的認證,對性能上影響不大,如果想對地球環保一點就買轉換效率高的。


10. 【螢幕 Screen】

螢幕基本上會分成「護眼派」跟「電競派」,電競螢幕有更漂亮的色彩表現,以及高更新率,通常也支援2K甚至4K以上的畫質,用起來爽度十足。護眼螢幕就是醜,畫面更新率還是解析度都遠遠比不上電競螢幕。…然而,因為我開台這幾年把眼睛弄壞掉了,所以不管什麼狀況,我一率只推薦各位使用護眼螢幕。

(btw選什麼螢幕理論上對你的觀眾都沒影響)

另外,實況主開台建議用上雙螢幕,會方便很多很多!

(雙螢幕的大小要是不一樣,有些全螢幕視窗切來切去的時候解析度會出問題,所以盡量挑一樣大小的螢幕吧。)

然後,開台時間通常好幾個小時,螢幕別買太小,建議27吋,以免眼睛脫窗。😕
46202791_518594991979374_8785790311776908250_n.jpg


11. 【擷取盒 livestream capture device】

如果你要開PS4、SWITCH、或是手機遊戲的話就需要擷取盒 (或擷取卡)

挑選的重點一樣取決在「玩什麼遊戲」,如果都只玩一些小遊戲的話,能支援720P / 30FPS的擷取盒就夠了,但如果是認真經營的實況主,請務必買能支援1080p與60fps以上的擷取盒,不然很多觀眾一看畫質不好就轉台了。

台灣現在大多數實況主應該都是使用「圓剛」這一個牌子。我以前用的是GC550,現在用GC553。

擷取卡跟擷取盒的功能差不多,理論上「擷取卡」因為裝在電腦裡面走PCI-E通道,所以會快一點,但開家機直播常常要線拔來拔去的,所以我覺得擷取盒比較方便。😗
46112333_274625946586543_919261152703981273_n.jpg


12 【麥克風 mic】

有互動的直播才有意義,所以麥克風是必備設備。

(不互動你自己單機玩就好啦!? ヽ(`Д´)ノ)

有的觀眾耳朵很挑,或是有的觀眾看台會戴耳機,這時,要是音質不好很折磨人的。

所以建議買個1000以上有牌子的USB指向性麥克風,不喜歡爆麥也可以買個防噴罩。(或者耳麥也行)

39930964_429440507581839_3535596359144964096_n.jpg


13 【硬碟 HDD & SSD】

傳統的硬碟叫做HDD,固態硬碟叫做SSD,SSD比HDD快很多,一用過就回不去了。

不管有沒有要開實況,我都建議要買SSD,真的非常值得投資!
6092885_3_1.jpg
而且,隨著SSD的技術進化,最新的SSD不走傳統SATA,而是用PCIE插槽,這種俗稱M.2的SSD,體積更小,速度更快,尤其裝在有支援PCIE 4.0通道的新主機板上,用起來的速度真的世界快! 👍

productGallery7158.jpg
這邊要特別提的是:

有的實況主會邊開台邊錄VOD,但是VOD很吃容量! (常常一個錄影檔就要7、8G),250G的也是沒多久就滿了 QQ

為了存放方便,有的人會多裝一顆傳統的HDD來放VOD影片 (因為便宜很多)


14 【視訊】

這邊講的就是其他東西了。

例如視訊鏡頭,這並不是必需的設備,露不露臉有其優點跟缺點,實況主必須自己取捨,如果只是想要開個小視窗讓觀眾看看你的反應,那買個720p的就夠了。可是如果會開聊天台,或是覺得自己美貌也是賣點之一,那就要買更好一點的視訊頭,至少要1080p,甚至很多人會買視訊轉接器,直接拿單眼相機當作鏡頭。

720P的視訊,1000以內就有。但是畫質要好一點,至少1080P以上的大概都是2500以上才有。

另外,為了減少背景的干擾,甚至有些實況主會架設綠幕,便宜的就壁報紙貼一貼,貴一點的連支架一起買又是5、6000元。


14 【鍵盤、滑鼠、手把】
鍵盤、滑鼠、手把理論上是自己用順的就好。

一切都取決在自己願意花多少錢、對自己跟觀眾的遊戲體驗有什麼程度的要求。這類的東西很難用言語敘述,建議一定要到實體店親手摸過,才知道手感如何、喜不喜歡。

但老樣子,吃飯的工具建議不要便宜行事,鍵盤至少也弄個機械式、滑鼠也弄個電競鼠,除了實用以外,也可以展現出專業。😏


好,目前能想到的硬體設備問題大概就這些,其他心得文,可以點圖片傳送去看😊:↓ ↓ ↓

點我實況筆記.jpg
我如果之後有空的話,每一段時間就會更新一下這篇,各位有想問的問題也可以到我FB問我,可能的話YOUTUBE也順便訂閱一下嘛~ 😎

sub yt拷貝

希望這篇心得能幫到大家,如果有什麼錯誤的地方還請提醒我一下嘿! 😊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實況, 實況機, 直播, 硬體, 開台, 電腦, 預算, 黑貓老師

瘟疫傳說中的黑死病,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2019 年 5 月 17 日 by kurtsunx

這幾天開台玩《瘟疫傳說:無罪》,有觀眾問說「老師,那個瘟疫是什麼?那時又發生了什麼事啊?」

好喔,這篇來聊聊十四世紀肆虐歐洲的瘟疫:黑死病
27e35b6479f53d416f5c9b554301cf98.jpg
這個時候是西元1347年。

得了這個病的人類會咳嗽咳到死,皮下出血,形成黑色的斑點或腫塊。

「這一定是被黑色的惡魔給附身惹! OAQ」

所以人們就把這種病就叫做「黑死病」 (Black Death)


當時的人們還不知道這種病將會消滅歐洲一半的人口,永久的改變政治與宗教結構。

傳染黑死病的罪魁禍首,一般被認為是老鼠害的。不過不是像《瘟疫傳說》這種鼠海戰術,而是老鼠得病後,身上的跳蚤再傳給人類,畢竟當時大家都住木頭的房子,容易被老鼠打洞跑進去,歐洲人又不愛洗澡跟洗衣服。

理論上跳蚤不會隨便咬人,但得病的跳蚤會處於飢不擇食的狀態,看到什麼生物都咬,而人類得病後,病毒變得能從空氣傳染,防不勝防。
2019-05-16 20-00-13.mp4_snapshot_01.33.21.883.jpg

除了造成約3000萬~1億人死亡以外,黑死病對人類最大的影響就是把教會的威信打爆。
當時教會的權力超大,各地領主甚至國王都要聽教會的。
面對人類史上最可怕的瘟疫,人類落後的科學以及醫學知識幾乎幫不上忙,教會完全無能為力。
為了戰勝黑色的惡魔,教會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但一個比一個雷…。

戰術A:
「可…可惡!把貓抓起來!」
「貓是撒旦的使者!ヽ(`Д´)ノ」
貓:「幹」
老鼠:「YEAH」

貓都被幹掉後,老鼠大量繁殖,病毒傳染率大增。


戰術B:
「可…可惡!一定是女巫害的!」
「把女巫抓來燒!ヽ(`Д´)ノ」
女巫:「幹」

然後村子唯一會煮藥的人被抓去燒了,病毒生存力大增。


戰術C:
「可…可惡!一定是大家對神的信仰不夠」
「快來教會儲值信仰!ヽ(`Д´)ノ」
村民:「好喔」

然後全村的人聚在同一個房間裡一起分享對神的信仰。

…順便一起分享病毒。

戰術D:
「不行了!這些人被惡魔附身了」
「只能殺掉了!ヽ( `Д´)ノ」
領主:「不准動我的人民!ヽ(`Д´ )ノ」
教會軍:「閉嘴!ヽ(# `Д´)ノ」

於是教會把不配合的領主幹掉,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各地治安秩序更難維持,防疫政策難以推動。


戰術E:
「沒有領主礙事了!開始撲殺病患!ヽ(`Д´)ノ」
軍隊:「好喔」
病患:「幹」

結果來殺人的軍隊,殺完人就走,把病毒帶回自己的城鎮…。


除了教會一連串的自爆以外,更糟糕的是,英法百年戰爭開打,戰場滿地的屍體成為瘟疫的溫床,讓本來就很悲劇的衛生環境變得更加惡劣;被戰爭波及的難民被迫離開家園,將病毒帶往別的城市與鄉鎮。

到最後,醫生們決定不鳥教會,跟各地政府、學術單位以及煉金術士開發出最先進的隔離裝:烏鴉面具。並且招募大量醫生,派這些「鳥嘴醫生」們下鄉治療黑死病。
Paul_Fürst,_Der_Doctor_Schnabel_von_Rom_(coloured_version).png

有用嗎?好像有喔?

雖然從現代的醫學與知識來看,這些鳥嘴醫生根本是來亂的,有的亂給藥就算了,有的竟然叫病患跳舞,或是用驅魔的名義,拿出自己的棒棒開始毆打病人就說是治療。 (物理治療?)。

不過鬧歸鬧,光是把戴口罩、勤洗手、汙染物要用酒或火消毒、病人要隔離 …這幾個觀念擴散出去,對整體疫情控制確實很有幫助。

最重要的是……會生病的人差不多都病死了。

還活下來的人不是抵抗力特別強,就是天生免疫有抗體的人。

但是並不是病毒沒了。


黑死病並沒有消失,除了歐洲、亞洲之後還有數次疫情爆發以外,甚至還跟天花病毒一起被傳染到美洲,消滅了大多數的中美洲原住民。
直到衛生觀念的提升以及抗生素的問世,這場老鼠瘟疫才算是被控制住。

原文FB連結 → 點我


 說書.jpg

分類: 歷史說書 標籤: 歷史, 歷史懶人包, 瘟疫, 瘟疫傳說, 瘟疫醫生, 鳥嘴醫生, 黑死病, 黑貓老師

利用streamlabs在FB直播時加入聊天室

2019 年 1 月 28 日 by kurtsunx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在FB開台的時候,很多人問我說聊天室是怎麼弄出來的,於是我做了這個簡短的教學,希望能幫上大家  🧐

簡單來說就是:
1. 連到streamlabs
2. 用FB登入
3. 從左上的「粉絲專頁」選擇要開實況的粉絲專頁
4. 從左下的「聊天室」設定主題與格式,然後複製插件超連結
5. 開OBS,開一個「瀏覽器」然後貼上連結。
6. 設定尺寸跟位置。
7. 搞定。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chat room, facebook, fb, stream, streamlabs, 實況, 擷取, 教學, 直播, 粉絲專頁, 聊天室, 黑貓老師

《國家是怎樣煉成的》 簡易讀書心得

2019 年 1 月 13 日 by kurtsunx

好,讀書心得系列重開!(゚∀゚) +
 
想寫的書已經疊的跟山一樣高了,希望2019至少每週都能出一篇讀書心得 XD
 
今年讀的第一本書是這個:
 
《國家是怎樣煉成的:三分鐘看懂漫畫世界史》

IMG_3126.JPG


之前常常有同學會找我要書單,問我:「老師,有沒有適合給新手入門的歷史書呢?」

我之前打過一篇歷史新手入門的書單:
https://blackcatteacher.com/blog/post/45417288
 
不過已經是2017年的舊文了,如果我要再打一篇新書單的話,應該會把《國家是怎樣煉成的》系列放進去。
 
111.jpg
 

這套書共分三集,【亞洲篇】【歐洲篇】【美洲等篇】

 
主打「三分鐘看懂漫畫世界史」三本差不多介紹了30個國家。
 
是一本適合任何人的歷史普及書。
 
內容就是用漫畫來講述這些國家怎麼建國的懶人包。
 
因為是漫畫,加上有許多現代梗,讓這本書的內容超級淺顯易懂,就算對歷史毫無興趣,平常也沒閱讀習慣的人來說,都能輕鬆讀完。
 
333.jpg
 
閱讀此書,就可以大致了解現在世界比較有名的各個國家是怎麼從零到有,建國路上遇到什麼風波與挫折,最後又是怎麼樣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看完後,不論你在什麼場合看到國際新聞,信手拈來就可以說一段歷史故事,馬上讓你營造出博學多聞的氣場,從頭到腳都噴出文藝氣質。
 
特別適合時間少,想用破碎的時間快速又有效獲取知識的現代人。
 
每個章節真的大概3~5分鐘就看得完,拿來泡麵,一本壓泡麵,一本拿來翻,讀完一章,泡麵剛好泡好。
 
不然你也可以買來丟廁所,每上一次大號,就學會一個國家歷史了呢。(´・ω・`)
 
222.jpg

有興趣的就去書店翻翻

或是到網路書局去看試閱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7360

 

分類: 未分類 標籤: 國家是怎樣煉成的, 讀書心得, 黑貓老師

  • « 上一頁
  • 1
  • …
  • 14
  • 15
  • 16
  • 17
  • 18
  • …
  • 44
  • 下一頁 »

曬貓VLOG、黑貓開箱與GAMING影片

來聽我說書、說故事吧!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看更多梗圖、貓與說書請到FB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想看更多甲蟲、水族文章請點我

文章分類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騙讚筆記
  • 歷史小故事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關於黑貓老師

瀏覽量

本日人氣:35
總瀏覽量:11,140,274

黑貓老師的各個平台

Twitter:

我的推文

熱門文章與頁面︰

  •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新手也能輕鬆養活的水草四天王:小榕、金魚藻、水蘊草與陽明柳
  • 不用溫控!推薦給新手的入門好養甲蟲!
    不用溫控!推薦給新手的入門好養甲蟲!
  •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長頸鹿鋸鍬形蟲 繁殖與飼育筆記 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 美他力佛細身赤鍬形蟲(Cmf)飼育筆記 Cyclommatus metallifer finae
    美他力佛細身赤鍬形蟲(Cmf)飼育筆記 Cyclommatus metallifer finae
  • 養魚先養水,養水怎麼養?
    養魚先養水,養水怎麼養?
  • 黑土推薦,以及各種水草缸的底砂介紹
    黑土推薦,以及各種水草缸的底砂介紹
  • 「獨角仙怎麼養」淺談兜蟲飼養與繁殖
    「獨角仙怎麼養」淺談兜蟲飼養與繁殖
  • 日本大鍬形蟲 飼育與繁殖 Dorcus hopei binodulosus
    日本大鍬形蟲 飼育與繁殖 Dorcus hopei binodulosus

黑蟲倉庫FB

黑蟲倉庫FB

黑貓老師FB

黑貓老師FB
  • 小故事
  • 黑貓推特報
  • 黑貓開箱
  • 黑貓打遊戲
  • 自媒體經營
  • 歷史說書
  • 神話懶人包
  • 黑貓小草缸
  • 黑蟲倉庫
  • 黑貓電台 PODCAST
  • 關於我

Copyright © 2025 · 黑貓老師 All Rights Reserved.

阿腸網頁設計